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人工气道,进行辅助或控制性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然而肺结核所致呼吸衰竭有其病理、生理上的特征性。长期以来,肺结核被列为机械通气的禁忌证,结核病呼吸衰竭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为探讨适合于结核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我们近几年来对合并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尝试进行了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康健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3):257-258
呼吸衰竭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肺通气/血流比(V/Q)失调,引起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使全身各组织的氧输送量减少,脏器因缺氧出现功能障碍或衰竭。因此,在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提高对组织缺氧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五、治疗及抢救国内的肺心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生理主要是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后引起肺心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多数由于呼吸道感染。所以治疗主要是:(1)控制感染;(2)改善通气,提高PaO_2,降低PaCO_2;(3)改善缺氧,适当吸氧治疗;(4)在呼吸衰竭时,肺水增加,故利尿剂的应用有其特殊价值。一般肺心病急性发作地患者,只要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改善通气、适当地吸氧、给予利尿剂,心肺功能不全症状就能得到控制。只在少数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需考虑应用强心甙及血管扩张剂。现将治疗措施分项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探讨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慢性呼吸衰竭是很多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已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本文探讨通过对老年性呼吸衰竭病人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使病人能够尽快康复或好转,尽早回归社会,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夏体梦 《吉林医学》2011,(9):1829-1829
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称之为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要掌握其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密切观察和护理,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监测各项指标以及有效的防止不良反应措施,保持气道通畅等护理要点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及换气功能降低,导致饥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潴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因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称为呼吸衰竭。习惯上所说的呼吸衰竭,包括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器官  相似文献   

8.
<正>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ARF)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障碍,出现缺氧或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危重临床综合征。一、病因和病理生理根据呼吸衰竭类型的不同,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有所不同。Ⅰ型呼吸衰竭:以换气功能衰竭为主。此型是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弥散障碍和通气与  相似文献   

9.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积极治疗,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等措施,可使症状缓解。我科于2005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41例,其中发生呼吸衰竭18例,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几点体会、心得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赵德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27-128,110
慢性呼吸衰竭(CRF)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基础上,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多伴有高碳酸血症,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及综合征。治疗多样化比较困难,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是肺结核临床常见死亡原因,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本文对2003年至 2007年56例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经积极抗结核、抗感染、祛痰、平喘、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 68例病情好转43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者中多脏器功能衰竭19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合理治疗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呼吸衰竭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肺结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多见老年、复治、耐多药患者,该人群个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如能适时建立人工气道,采取有效安全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下面就我院6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德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Z):127-128,110
慢性呼吸衰竭(CRF)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基础上,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多伴有高碳酸血症,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及综合征。治疗多样化比较困难,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报告择期开胸手术 345例中 ,并发呼吸衰竭 18例 ,呼吸衰竭发生率 5 .2 %。其中死亡 3例 ,病死率16 .7%。分析结果表明 ,术前心肺功能异常、手术创伤、肺减容、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尽早诊断 ,及时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主要手段 ,其次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 ,加强呼吸道管理 ,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 ,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致呼吸衰竭临床治疗的进展靳燕黎怀碧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17)由各种原因引起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O2,CO2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按病程可分急性、慢性,按...  相似文献   

17.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功能不完善,窒息缺氧、感染、吸入、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是新生儿ICU中最常见的严重影响预后的危急症.以往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无创通气被受关注,一年多来我院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秀 《安徽医学》2003,24(6):79-8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PF)是呼吸内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因.COPD合并ARF病情复杂,支气管肺部感染,呼吸肌疲劳,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交错存在,治疗效果差.以往认为待患者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甚至直到呼吸停止才行机械通气,延误了抢救时机,严重缺氧和酸中毒造成重要脏器严重损害,其结果是病死率高.近十多年来,由于高科技应用于该病的病理生理、呼吸机及其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研究,加之多年的临床实践,从以下方面对机械通气加以改进,可以在比较大的程度上使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发生改观.  相似文献   

19.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而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严重临床表现。呼吸衰竭往往是由于肺部疾病并发感染未得到控制而引起。一旦发生呼吸衰竭 ,常累及其他脏器而危及生命。因此 ,呼吸衰竭的首要问题就是控制感染 ,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以下谈谈笔者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感染控制护理体会。1.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因为医生用药主要根据痰培养结果和经验用药。方法 :清晨嘱患者先用生理盐水漱口 ,再深呼吸后用力咳出 1~ 2口痰液 ,痰液收集置…  相似文献   

20.
吴燕梅  姜振英 《医学文选》2005,24(6):969-970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重症呼吸衰竭病死率很高,近年来多主张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对改善呼衰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减少呼吸功消耗有肯定的效果.我科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病人采用美国产FOME-CUF低压气囊气管导管经鼻插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