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眼科疾病发病时全身症状不显,尤其眼底疾病,以致于医者在临床辨证时常常无症可辨,此时传统的八纲辨证理论无法满足诊疗的需要。玄府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诊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眼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眼位至高,寻常药物所不能及,风药轻清上行,可助药力直达眼目,同时作为最常用的开玄府之品,其在眼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以玄府理论为基础,总结眼科疾病的发病规律,结合风药辛散的生理特点,探讨风药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提出风药通过祛风、散火、胜湿、润燥、达神等来祛除郁滞眼目的病理产物,调畅目中气血之运行,从而通利玄府通道,恢复目中神光运转功能,达到治疗内外障眼病的独特作用,以期为临床医师应用风药论治眼科疾病时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雷磊  江玉 《四川中医》2022,40(4):29-32
玄府作为中医学人体最微小结构单位,是气血精津液流通运行的道路。玄府贵“开”忌阖、以“通”为顺的生理特点,与大肠以“通”为用的生理特性具有共同内涵,提出“肠中玄府郁闭”是便秘的病理基础。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性,在便秘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升阳开玄、宣肺启玄、化湿利玄、散火通玄、理气达玄的作用。本文以期为风药治疗便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丰富便秘治疗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玄府遍布于人体各处,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最微观的结构,玄府功能失调及闭塞是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风药,以行玄府之气滞、祛玄府之瘀毒、补玄府之气虚、畅玄府之气机,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灵活配伍、灵活组方、辨证处方、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4.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骨科十分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化和缺失,伴有整个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包括滑膜、半月板、关节周围韧带和软骨下骨。临床以缓慢进展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或畸形为主要表现,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归属于中医学“膝痹”的范畴。玄府作为迄今中医学有关人体结构层次中最细微的结构单位,由细小孙络进一步分化而来,是机体“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的道路门户,分布广泛。玄府理论强调“贵开忌阖、以通为顺”。玄府郁闭、开阖失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障碍,不通则痛,是膝痹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风药味薄气轻,药性轻灵,升浮发散,得风气之先,畅达机体上下内外,走而不守,既可开发肌表之玄府,又可打通人体脏腑组织的玄府,是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佳的一类开通玄府的药物。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等特性,在开通玄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探析玄府理论、膝骨关节炎以及风药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为出发点,从行气开玄、活血开玄、燥湿开玄、补虚通玄等角度阐述风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丰富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古籍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玄府是人体气血津液的输布代谢之门户;玄府功能失调,风、湿之邪相兼是湿疹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疹的治疗应在玄府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运用风药,以达到祛风通玄、胜湿通玄、引药达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以听力部分甚至完全丧失为主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玄府"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玄府闭塞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玄府气血津液不足则衰竭而闭,风、火、痰、瘀阻塞玄府则不通而闭,因此开通玄府为治疗的基本治法,而风药是开通玄府的有效药物,可发挥消风通玄、清火通玄、祛浊通玄、升阳通玄之功,应贯穿治疗始终。本文运用玄府理论指导突发性聋的中医临床诊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玄府理论以微观视角探究疾病的产生和治疗,以“忌郁闭、重开通“为原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特色之一;新冠肺炎在解剖结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上均与肺玄府关联密切。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需把握郁闭和虚损的病机特征,借助风药辛散、开宣、清扬等特点,灵活配伍,以达到清毒开玄、胜湿利玄、排瘀透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风药具有开通玄府、胜湿醒脾、升阳调气、调理阴阳的作用。口腔黏膜疾病乃湿邪为甚,湿邪易阻气机,郁闭玄府,聚于口腔局部可致瘀、致虚,导致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故认为"玄府郁闭"是口腔黏膜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又于湿邪变幻,导致口腔黏膜疾病症状多样,故善用风药开通玄府,以达到开玄胜湿、开玄祛瘀、开玄补虚、直达病所的作用。针对运用风药开通玄府的作用与优势,可为临床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玄府贵开忌阖的生理特性,提出从玄府学说辨治癌性发热,认为“玄府闭塞,怫热内郁”是癌性发热的核心病机,内虚不荣是玄府萎闭的基础,邪实阻塞是玄府郁闭之关键,并将开通玄府作为癌性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风药辛散之性对玄府之气具有发散、升提、疏解、宣透之功,可以开玄府之闭塞,进而宣发怫热。笔者通过结合医家临床实践与玄府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风药开玄理论可以为临床治疗癌性发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蛋白质通透性增加有关,由历代医家对“玄府”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的阐释可知,肾“玄府”的开阖功能在微观层面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及排泌作用存在某种契合之处,故文章从“玄府”气液说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之间的关联、风邪客于“玄府”辨证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风药宣通“玄府”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三方面,结合临床案例,探讨风药辨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价值,冀期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52-1854
"开玄通府"理论基于《黄帝内经》学术体系中关于"玄府"的理论,经后世医家的发展和丰富而来,认为其是"水的进出渠道""气的门户"和"神机"所在,可以为临床治疗各种皮肤疾病提供治疗思路,该文通过对"玄府"含义和特性的讨论,分析玄府理论与皮肤疾病的发生的主要病机认为"玄府郁闭,脏腑失和是皮肤病发生的主要病机",强调"以通为重",并为临床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思路——根据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病机特点予以给药,从而实现"开玄通府"理论调治皮肤疾病的目的,强调疏通气机、给邪气以出路,使邪气去,病自安,从而气血和畅则正气充盛。  相似文献   

12.
玄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津液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玄府贵在宣通,若其闭塞郁结,阳气不得泄越宣通,郁热蕴结三焦,易致消渴发生。消渴上可口渴多饮,中则多食易饥,下即多尿。因此,治疗消渴重在以宣通玄府为法,以辛甘热或辛苦寒之性味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不仅中医古籍记载细辛具有明目作用,而且在眼科专著方剂中大量运用了细辛,由此证实细辛确有明目作用.目玄府理论是眼科重要学说之一,结合细辛具有辛散、祛风、通窍等作用,现从玄府理论阐述细辛明目机制.细辛可以发挥祛风开玄升阳明目、散郁通玄润泽目珠、通窍开玄利水明目、引药达玄濡养目窍的功效,使得郁结散、玄府通而...  相似文献   

14.
炎症是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关键致病特征,其过表达可致心肌肥大、凋亡及纤维化,加重心衰的进程。巨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参与炎症反应及维持心脏稳态。巨噬细胞极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微环境的刺激下,巨噬细胞可极化2个亚群:经典激活的M1型和替代激活的M2型,两者相互拮抗。当巨噬细胞极化为促炎表型M1为主时,启动炎症反应;以抗炎表型M2为主时,发挥抑制心衰炎症、修复组织作用。同时,在心衰发展的不同阶段,M1和M2之间可相互转化,这与中医学说的阴阳制约、平衡和转化内涵相似。基于此,笔者拟通过阴阳理论来阐明M1与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提出临床防治心衰应重视微观和宏观的炎症反应,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使"抗炎"和"促炎"达到平衡,这与中医理论中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相一致,可为心衰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利水等中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善及不同中医证型HRV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HRV时域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与全程记录中每5 min 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但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各中医证型组中,SDNN与SDANN在气阴两虚血瘀与气虚血瘀水停两型中均较心肾阳虚血瘀型升高(P<0.01),但气阴两虚血瘀型与气虚血瘀水停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SSD与PNN50在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RV改善更为显著;HRV部分指标进一步研究和细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和辨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人类面临的重大临床问题之一,中医治疗慢性心衰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涉及的脏器不仅仅心脏,还包括其他脏器,中医能更好地协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其次,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注重个人差异,采用不同的治法,对于减轻症状,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体...  相似文献   

17.
心气虚乃慢性心衰发病之根本。心气虚而致瘀,瘀血不行而化水、化痰,痰、瘀、水等病理产物反过来进一步耗损心气。痰由瘀来,瘀因痰生,在心衰后期痰瘀互结与心之气虚阳虚相互交错。针对虚、瘀、痰等复杂的病机特点应以补心气为根本,在慢性心衰3期分治过程中灵活运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浊药物。心气虚贯穿整个慢性心力衰竭全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在慢性心衰的不同时期运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拓宽临床诊疗思维。本文基于内生宿邪角度论述心力衰竭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内生宿邪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和阴阳、气血、津液紊乱而产生的病理产物,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心、肺、脾、肾脏腑亏虚是内生宿邪的前提和基础,阳虚积重难返是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瘀血、痰浊、水湿乃宿邪发病的病理产物,心脉乃宿邪伏匿场所,外邪引动宿邪是急性加重的诱因。心力衰竭治疗上以扶元固本为主,温补心、肺、脾、肾,兼攻逐宿邪,化痰、活血、利水,急性加重时重祛风利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归纳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文献,筛选其中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整理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剂101首,共使用中药131种。诸方中以补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药物组合是黄芪-葶苈子,出现40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组,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温阳补气、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主,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血瘀水停,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温阳益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从肾论治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