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莴笋俗名莴苣,又名干金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很早传入我国种植。莴笋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其叶的营养价值较高。现代医学表明:莴笋具有洁齿、明目、去口臭、开胸膈、通乳汁、利小便之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莴笋能通经脉、利二便、消食杀虫、疗蛇毒等功效。现正值莴笋大量上市,特撰几款莴笋菜制法,供人们休闲时参照试做。  相似文献   

2.
莴笋又名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公元7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现在各地均有栽培。莴笋分茎用和叶用两种。茎用莴笋是由叶用莴苣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的,食用部分主要是花茎,嫩叶也可食用,其茎肥如笋,肉质细嫩,故名“莴笋”。莴笋的品种,根据其叶片的形状可分为圆叶和尖叶两个类型,圆叶莴笋品质好。莴笋一般应以粗短条顺,不弯曲,大小整齐;皮薄,质脆,水分充足,笋条不蔫萎,不空心,表面无锈斑;不带黄叶、烂叶,不老、不抽苔;整修洁净,无泥土者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失眠的食物疗法文/宁在兰失眠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久之,会对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影响。牛奶牛奶中含有一种可产生疲倦感的生长物——色胺酸。因此,牛奶具有较好的催眠作用。睡前半小时饮一杯热牛奶可助人睡。莴笋莴笋里的浆液,具有鸦片样镇静安神作用。取莴笋浆...  相似文献   

4.
认识肝病……①面对该减肥的肝脏──谈谈脂肪肝北京医科大学教授田庚善给脂肪肝下个定义法国有道名菜叫“炖鹅肝”其实吃的就是一个大的脂肪肝。正常人的肝脏中也含有脂肪,一般只占肝脏重量的5%。脂肪肝是说肝脏内脂肪增多,特别是20%以上的肝细胞都含有脂肪小滴时...  相似文献   

5.
王腾月 《健康》2014,(5):72-72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甜菜碱、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帮助抑制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对保护正常肝细胞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平时泡花茶,别忘了放几颗枸杞子,做菜、熬粥、煲汤时选择几颗枸杞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莴苣,别名莴笋、青笋、莴苣笋,有“蔬中娇娘”的美誉。莴苣叶的营养价值比莴苣还高,但遗憾的是人们在食用时常把它丢弃。莴苣食用清脆爽口,可生拌,也可煸炒。  相似文献   

7.
<正>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肪在肝细胞内贮积,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如果局限于肝脏的一叶或数叶呈不规则分布,脂肪沉着区与非沉着部分复杂交错,则称为局灶性脂肪肝[1]。其可以持续经数年不变,也可在治疗后逆转  相似文献   

8.
问:脂肪肝是什么病? 答: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果肝内脂肪蓄积较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者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出现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蒲昭和 《健康》2013,(4):19
莴笋,又名莴苣,是春季和秋末的时令蔬菜。从品种看,春笋分圆叶和尖叶两种,圆叶莴笋的品质高于尖叶莴笋。莴笋口感脆嫩鲜香,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保健功效,是颇适宜以下人群常吃的保健佳蔬。糖尿病患者:莴笋含较丰富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患常存在营养不良和高分解代谢,手术时应予营养支持。富含支链氨基鞍的溶液可抗代谢并刺激肝细胞再生,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术后残存肝脏主要利用脂肪鞍提供能量。过多的糖可抑制内源性脂肪利用。中链脂肪鞍比长链脂肪鞍更容易被利用,且不在肝脏沉积,因而更可取。肝硬化患注射三配甘油后,游离脂肪鞍及甘油有在体内聚集的趋势,因而应间断应用。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进行大肝叶切除或进行肝移植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有利于患恢复。营养成分的选择、导管的护理以及对输注液体的限制都是有效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前提,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杨赐 《现代养生》2004,(6):31-31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状态,它是一种常见的经治疗可痊愈疾病。临床生理显示肝、脂肪组织及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而脂肪肝形成原因有二: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甘油三酯在内质网合成后与载脂蛋白以及磷脂胆固醇合  相似文献   

12.
正常情况下,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在肝脏进行分解氧化,或向脂肪组织转运储存,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肝脏不储存大量脂肪。当营养过剩、运动减少时,这种平衡会遭到破坏,大量的脂肪不能分解利用,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这些人往往表现为肥胖(主要是腹部肥胖)。此时,肝脏来不及处理大量脂肪,肝细胞分解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就引起大量的脂肪在肝细胞蓄积,  相似文献   

13.
酒精中毒性肝病或高脂肪、高胆固醇、低蛋白饮食在肝脏中浸润过量,形成脂肪散布在肝组织、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使肝细胞肿大而导致肝硬化。  相似文献   

14.
正常情况下,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在肝脏进行分解氧化,或向脂肪组织转运储存,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肝脏不储存大量脂肪。当营养过剩运动减少时,这种平衡会遭到破坏,大量的脂肪不能分解利用,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这些人往往表现为肥胖(主要是腹部肥胖)。此时,肝脏来不及处理大量脂肪,肝细胞分解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就引起大量的脂肪在肝细胞蓄积,  相似文献   

15.
邓斌 《大众医学》2011,(6):34-35
脂肪肝,只是肝脏中多了点脂肪吗? 形成:肝细胞中脂肪异常堆积 顾名思义,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细胞中异常堆积形成的一种疾病。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6.
品尝春之味     
蝶儿 《健康博览》2016,(4):60-61
正四月是春季的最后阶段,天气回暖,人体肝气旺盛,吃莴笋是不二的选择。莴笋,又名莴苣、生笋、白笋、千金菜等。莴笋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莴笋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对人的基础代谢、心智和体格发育甚至情绪调节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莴笋具有镇静作  相似文献   

17.
莴笋叶莴笋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叶子部分,莴笋叶子的含量就是茎部的120倍。芹菜叶芹菜叶的营养价值远较其茎为高,具有健胃、利尿、净血、调经、降血压、镇静、补铁、补钙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莴苣又名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汉朝时由西亚传入我国。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千金菜",千金,意为贵重。莴苣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叶酸及维生素B1、B2、C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乳酸、莴苣素、苹果酸、琥珀酸、天冬酸。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异常蓄积的一种状态,正常肝脏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一般不超过肝脏重量的5%。当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成为病理状态时,临床上便诊断为脂肪肝。发生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多超过肝脏重量的15%,严重者甚至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但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人的肝脏中,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根据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型。根据是否有过量酒精摄入,可将脂肪性肝炎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本文对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