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科自1997年1月以来共收治颈椎病人66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6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男性20例,女性46例;年龄36~81岁,病程10天~30年。66例根据患者入院体征:颈椎2~7椎突,椎旁压痛。击项试验阳性、曲颈试验阳性、神经根紧张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等体征;66例中,均有颈椎X线平片及CT扫描,其中60例为颈椎X片,8例CT扫描。40例为颈椎4~6椎骨质增生,18例为颈椎4~5椎体前缘变尖锐,间隙变窄,8例CT扫描提示4~6椎体前线变尖锐,后缘骨质密度增高,项韧带钙化。临床上颈椎病西医共分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了2002年~2006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失稳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手术疗效评价(JOA)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就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效果对颈椎椎不稳的改善效果而言,融合笼(钛网)植骨植入术亦优于自体髂骨植入(P〈0.05)。结论退变性颈椎不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力学状态改变,常和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发生,并对后者的进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为中年以后(40~60岁)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引起脊髓、神经根、推动脉或交感神经丛压迫或刺激而产生的复杂综合征。大多为多发,同时可累及2~3个椎体,以颈5~6之间(第六颈神经所在部位)为最多,次为颈6~7和颈4~5之间。颈椎的推弓根较短,构成椎间孔的前后径较小,是颈脊神经根容易受到前后挤压的原因。横突较小,中间有横突孔(第七颈椎除外),均有推动脉通过,颈椎曲度的改变往往使椎动脉扭曲受压。资料来源我院2年来,110例,男51例,女59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5岁;40~60岁65例较多占59.09%,…  相似文献   

4.
崔桂芹 《吉林医学》1997,18(1):52-52
颈椎损伤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崔桂芹(农安县医院130200)颈椎损伤是一较常见的多发病,我院自1990年~1993年共收治17例颈椎损伤的患者,其中完全性截瘫8例,不完全截瘫9例,男性多于女性,入院时病情均较重,表现为四肢瘫痪,二便失禁,呼吸困难,胸式...  相似文献   

5.
全部172例患者中男102例,女70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1.8年;颈椎X线片或CT片显示有生理弯曲改变者43例,颈椎骨质增乍者86例,颈椎问盈突出者28例。脑血流图均有椎动脉血流速降低。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对照组5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8年11月~2000年12月,运用推拿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并设单纯颈椎牵引组26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64岁;病史最长者20年,最短者2个月。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疼痛、头晕目眩、头痛、恶心等症状。颈椎X片显示:32例颈椎椎体前缘或后缘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者21例,项韧带钙化者27例,钩椎关节增生者15例,椎间隙狭窄者31例。所有病例均经相关检查排除了耳源性…  相似文献   

7.
宋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66-67
目的介绍和总结Zephir钢板在颈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Zephir钢板治疗颈椎骨折24例,其中C43例,C5、6 3例,C6 3例,C73例。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同定。结果24例均获颈椎骨折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植骨均获融合,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Zephir钢板治疗颈椎骨折操作简便,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无需特殊外固定,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颈椎小关节紊乱为颈椎椎间关节的轻微错移,是颈椎常见病,以往常靠触摸棘突的偏歪来确诊此病。因颈椎棘突除第一颈椎与第七颈椎外均呈分叉状,而且分叉变异较大,小关节错移程度轻微,临床上判断误差较大,以往用X线平片诊断颈椎小关节紊乱一直未见报道。笔者从1994-OS~1997-Og所收集观察的60例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病人整复前后X线平片比较,其中CI、2错移20例,C3_7错移4O例,分两个部分探讨了X线诊断该病的标准和临床意义。1环枢关节紊乱症诊断方法颈部C3以上C12为中心产生的退变,错移等病变所产生的以眩晕、头痛、恶心为主的特发…  相似文献   

9.
颈椎侧块螺钉技术在颈椎不稳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xis颈椎侧块钢板并采用改良Magerl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定11例。结果11例经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术后无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Frankel级患者1例术后无恢复,其他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和断裂。颈椎侧块螺钉技术是治疗颈椎不稳定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颈椎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31例儿童颈椎脱位患者,均采用自制的枕颌带仰卧位持续牵引,辅以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药物。牵引过程中每天行颈部按摩3~5次,每次3~5分钟。结果31例全部治愈,经随防无一例复发。其中19例院内治愈,12例带石膏围领固定出院并于2~3周内痊愈。结论自制枕颌带持续牵引治疗儿童颈椎脱位,安全,简便易行,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注射液配合通窍活血药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目前对这类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我科从1997年2月至1998年5月共书治4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配合通窍活血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月。均为单耳发病,右耳28例,左耳20例,耳聋程度为27~90dB,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耳鸣,10例还伴眩晕、呕吐;3例伴有高血压,全部患者均作电测听检查确诊,内听道摄片均为阴性,颈椎片30例有颈椎退行性变。2治疗方法云…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病因学基础可导致颈椎—基底动脉可逆性的血运障碍,引起各种不同表现的综合征。称为:巴—刘氏综合征(syndrome ofBarrelieou)、颈后交感性综合征、颈椎综合征、颈性眩晕及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等。本文报告54例。1 临床资料1.1 病历选择5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5~55岁14例,56~65岁23例,65岁以上17例。1.2 颈椎X线平片常规摄颈椎正、斜位片,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及项韧带钙化。其中颈椎2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呼吸困难的观察和护理田方(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颈椎前路手术是我院近10多年来开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它对于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等均有良效。1986年5月~1995年3月,我院共施行颈椎前路手术98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1996年6月~1999年3月,我们运用补阳还五汤伍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在58~74岁间;病程3个月~8年,一般1~5年。各病例均有体位性反复发作性眩晕,3例有视物旋转,9例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欲吐,6例发作时有短暂性意识丧失,13例伴有肢体发麻,26例患有高血压,均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62例均做脑血流图和颈椎X片检查。脑血流图示血管弹性减退或双侧供血不对称或波幅明显降低;颈椎X片示椎体退行性增生改变或颈椎弯曲变异。  相似文献   

15.
对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骨固定。结果:17例均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4个月,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线维持良好,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1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按Franke1分级提高1~2级。认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必须早期手术,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及恢复椎体的高度以获得即刻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单侧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伴有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23例伴有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55~72岁,平均65岁,均行颈椎单侧侧块内固定配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 d,1年复查颈椎X 线片、MRI,观测颈椎曲度变化;术后1年行JOA 评分统计,计算功能改善率。 结果 23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椎侧块内固定配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13~22个月)。手术时间为50~80 min,平均为65 min。术中出血为50~200 mL,平均为120 mL。术前JOA 评分为5~10 分,平均为7.5±2.0分,术后1年复查,患者JOA评分为10~16分,平均为13.3±2.1分,均较术前评分明显提高。术前颈椎Cobb角为-21~-29°,平均为-26.1±2.3°,术后3 d X片显示Cobb角为-6.5±2.9°,较术前好转,患者束带感明显缓解,术后1年复查X片显示Cobb角为-7.2±2.6°,较术前明显好转。 结论 颈椎单侧侧块内固定配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位置时椎管内结构的变化,为临床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测量8具成人颈椎标本在不同位置时颈椎矢状径及截面积的变化。在自然屈颈位,对87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颈椎管扩大术及椎板间植骨融合,随访1~4年,按JO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颈椎轻度屈曲时,对椎管容积影响不大,中立位和自然屈颈位时椎管矢状径和截面积两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87例患者中,优27例,良41例,改进16例,无变化3例,有效率为965%。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坐位值得推荐。行椎板间植骨融合,可使扩大的椎管达到牢固的骨性融合,防止椎板塌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应用钛网支撑加钢板固定重建其稳定性的效果。方法33例中行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16例、双椎体次全切除17例,均以钛网支撑加钢板内固定。随访6~24个月,观察术后颈椎融合及融合节段的高度丢失情况。结果33例术后全部达到骨融合,没有明显的高度丢失。术后较术前JOA分值增加5分及以上的21例,增加3~4分8例,增加3分以下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应用钛网支撑加钢板固定可使手术节段得到长时间的稳定支撑,为骨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避免了供骨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资料来源:本组7例均为就诊时即发现误诊的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年龄除1例42岁外,其余6例为53~61岁,均为男性。7例患者均根据其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并经X线颈椎片、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除外其他疾病确诊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延髓麻痹。  相似文献   

20.
颈部多节颈椎外伤,在交通事故、自高层建筑坠落等外伤中较为常见[1]。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对25例多节下颈椎外伤采用后入路单开门格管成形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一、病冽资料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398岁。均为急性下颈椎外伤合并预髓损伤.不完全瘫痪。病因均为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过伸型损伤7例.屈曲型损伤18例。病程五天至1.5年,平均38天。X线颈椎正、侧位、左、右斜位片示椎体移位、小关节“交锁”10例,椎体楔变、推板断裂12例.椎体粉碎性骨折3例。CT检查显示推板骨折、小骨片陷入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