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AS)与健康对照HLA-DMA/HLA-DMB各SNP位点及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可能的AS疾病易感位点及基因。方法选取110名AS患者和1 000名健康无关献血者,利用Taq-Man PCR技术对7个DMA和DMB 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运用SPSS软件及Arlequin3.1软件统计基因频率和单体型相关参数。结果 AS组DMA*01∶02基因频率(19.55%)显著低于对照组(28.05%),AS组DMA*01∶02-DMB*01∶01单体型频率(17.5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6.87%);AS组与对照组DMA p496和DMB p590 SNP位点多态性、DMA*01∶02等位基因以及DMA*01∶02-DMB*01∶01单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A*01∶02等位基因和DMA*01∶02-DMB*01∶01单体型可能对于AS疾病具有保护性作用,未来有必要在其他人群中进一步确认并研究其基因功能。  相似文献   

2.
郭光云  陈功  王艳  王永兰  邝军  罗四维 《新医学》2008,39(3):180-181
目的:探讨无支气管哮喘(哮喘)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物共振仪检测46例无哮喘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同时于非急性发作期测定其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结果:46例患者均对多种变应原过敏,其中对3种或以上变应原过敏占43例.肺通气功能异常22例(48%),其中阻塞性肺通气障碍2例,小气道功能异常20例.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患者(P<0.01).结论:测定无哮喘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可筛查出异常患者并及时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FOXP3基因在人类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包含14 5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6例人类变应性鼻炎黏膜组织,6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FOXP3基因差异表达的差异,并进行realtime 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FOXP3基因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FOXP3基因表达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FOXP3基因表达降低可能对人类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3、IFN-γ水平对变应性鼻炎IgE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炎组)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中IL-13、IFN-γ及IgE的水平,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IgE分别与IL-13、IFN-γ作相关性研究。结果:鼻炎组患者血清中的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却显著低于对照组。IgE水平与IL-13浓度呈正相关,而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2和-0.653(均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IgE升高与IL-13分泌过多及IFN-γ分泌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TAP1)*rs1135216及rs207148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病例组)、15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样本TAP1*rs1135216及rs2071480基因位点多态性,并与NCBI基因库中世界其他种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TAP1两位点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TAP1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世界其他种族人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 TAP1*rs1135216及rs2071480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易感性无关,可能不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4受体I50V、Q576R、P761基因与尘螨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88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2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进行白介素4受体Q576R、I50V、P761基因分型。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的I50V、Q576R和P761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I50V、Q576R和P761基因尚不能被认为是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候选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类非典型HLA抗原E(HLA-E)对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HLA同胞全相合HSCT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测序方法检测供、受体HLA-E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HLA-E*0101/0101纯合型占20.17%,HLA-E*0103/0103纯合型占27.73%,HLA-E*0101/0103杂合型占52.10%;HLA-E*0101/0101纯合子组CMV感染15例,CMV感染率为62.50%;HLA-E*0103/0103纯合子组CMV感染16例,CMV感染率为48.48%;HLA-E*0101/0103杂合子组CMV感染20例,CMV感染率为32.25%。含HLA-E*0103基因组与HLA-E*0101/0101纯合子组患者CM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5),与CMV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74)。结论:HLA-E基因多态性对同胞全相合移植后CMV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证型与免疫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证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3组不同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50例,即肺气虚组60例、脾气虚组42例、肾阳虚组48例,测定其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等数值,然后对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证型的IgA、IgG、IgM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阳虚组的IgE值最高,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更低,临床可将IgE值作为变应性鼻炎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探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58例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显效39例(24.7%),有效61例(38.6%),无效58例(36.7%),总有效率为63.3%.结论: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的治疗手段,正确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薏  高眉扬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45-2647
目的:探讨HLA-DM基因夫妇共享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O方法分别测定30对子痫前期患者夫妇及63对正常孕妇夫妇的HLA-DM基因型。结果:夫妇共享等位基因数为2个时,子痫前期组的例数明显多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LA-DM的各等位基因型在子痫前期组夫妇共享率与正常妊娠组夫妇共享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夫妇共享HLA-DM基因数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框架结构重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98例变应性鼻炎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纠正异常中鼻甲.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95.9%,术后半年总有效率81.6%,术后1年总有效率65.3%,术后2年总有效率60.2%.结论:该手术安全有效,有助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吴军  林红  张平  匡嘉丽 《实用医学杂志》2012,(11):1842-1844
目的:以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研究免疫治疗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简表健康调查(SF-36)问卷中文版进行调查。对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第6和12个月,分别要求患者完成健康测量量表SF-36问卷调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8个维度36个条目内容。疗效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生存质量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果:治疗后6和第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且后一次的评分比前一次显著上升(均P<0.01),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有助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存质量,SF-36可以衡量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徐长卿合剂作鼻腔冲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组(30例)应用自拟复方徐长卿合剂作鼻腔冲洗,对照组(30例)口服酮替芬。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变化情况,并与10例健康人对比。结果①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鼻分泌物EOS计数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复方徐长卿合剂做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辣椒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应用辣椒素治疗变应性鼻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0例(40%),有效38例(50.7%),无效7例(9.3%),总有效率90.7%.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辣椒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测序分型中,当某些等位基因间的差异碱基位于测序范围外时,无法得到清晰的等位基因结果.目的:分析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基因测序分型中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在中华骨髓库大样本人类自细胞抗原A、B、DRB1基因的测序分型中的解决方案.设计、时间及地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基因的测序分型,并对其中的模棱两可等位基因进行验证性实验,于2006-01/2008-06在深圳市血液中心完成.材料:658名深圳骨髓库汉族供者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血5 mL.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分型方法对658名深圳骨髓库供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B和DRB1基因进行高分辨分型,并采用针对相应位点的高分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对其中由于碱基差异位于检测区外而产生的模棱两可等位基因进行鉴别.主要观察指标: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的分布及确认.结果:658份标本中,人类白细胞抗原A、B和DRB1三个基因座的模棱两可等位基因分别为9个(2种)、140个(5种)、406个(8种),占等位基因总数的14.06%(565/3 948).高分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鉴定结果显示,中国报道的DRB1*1401被全部确认为DRB1*1454;12例B*0705/B*0706中,有1例被确认为B*0706,其他13种等位基因的鉴定结果分别为A*6801、A*7402、B*2705、B*3501、B*4402、B*5801、DRB1*0101、DRB1*0406、DRB1*0803、DRB1*1101、DRB1*1201、DRB1*1302和DRB1*1502.结论:在中华骨髓库大样本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测序分型中可以应用直接鉴别的方法区分模棱两可等位基因,但在临床移植前的高分辨确认试验中则需要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精确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估,探讨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及其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PAR患者100例分为轻度鼻炎组(57例)及中重度鼻炎组(43例),均于4周规范治疗前、后给予问卷调查,将两组治疗前后分值相比较.[结果]①治疗前轻度鼻炎组患者RQLQ各维度积分均低于中重度鼻炎组(均P<0.05);②轻度鼻炎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日常活动、一般症状、睡眠、情感4个维度积分有所好转(均P<0.05),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鼻炎伴随症状3个维度积分显著好转(均P<0.01);中重度鼻炎组治疗后各维度积分均有显著好转(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评分好转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与鼻炎程度成正比;经过规范治疗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3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3例受试者中有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4例可疑阳性,在激发过程中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但未出现一例全身严重反应.结论 严密的护理流程,积极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白介素33(IL-33)水平,为临床诊治变应性鼻炎探讨新途径.方法 收集2013年5月~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31例成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分类依据2009年武夷山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同期155例健康体检个体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和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结果 1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为28.11±1.6 ng/ml,155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为15.2±4.2 ng/ml,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个体(t=12.08,P<0.01).在患者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7.2±9.1 ng/ml,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31.11±7.3 ng/ml,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抑制血清IL-33水平或许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到该院就诊的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变应性鼻炎组;将患者按严重程度分组:轻度31例、中-重度组54例;按变应性鼻炎类型分组:间歇性组44例、持续性组41例....  相似文献   

20.
应用谢强“升阳祛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谢强教授"升阳祛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升阳祛霾"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并跟踪观察1年。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51例,占85%;有效8例,占13%;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随访1年无复发者。结论:应用谢强教授"升阳祛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