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春宁  刘宏景 《检验医学》2004,19(3):258-26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对41例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48 h和3、7 d共7次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溶酶原(PLG)、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均导致PT、APTT的明显延长,t-PA活性、DD含量的明显增高,PLG、α2-PI、PAI-1活性和Fg含量的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P均<0.01).但这种变化为时较短,至溶栓后12 h,各项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t-PA与PAI-1已回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与溶栓疗效关系密切,应用时监测PLG、α2-PI、t-PA、PAI-1、Fg和DD等指标,对判断溶栓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 (AMI)已被确认 90 %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 ,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面积 ,改善预后。AMI时改变血浆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 ,观察溶栓与抗凝对预后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因此 ,我们对 3 6例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治疗期间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择发病 2 4小时内符合 1979年诊断制订的AMI标准[1]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 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45~60岁 ,平均年龄 ( 4 5 .2± 5 .7)岁。随机分为尿激酶 (UK )组 2 0例和去纤酶 (DF)组 16例。选择同期…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74-2275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患者溶栓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及纤溶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4h,70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均高于溶栓前,且纤维蛋白原(Fg)水平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溶栓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均高于溶栓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治疗期间,70例患者中发生鼻出血2例,牙龈出血1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现象。结论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不仅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4例,用重组链激酶(r-SK)150万U进行溶栓治疗,并按临床再通标准将其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未通组,观察其溶栓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的活性及抗原的含量变化.结果 再通组溶栓后tPA活性明显升高,TAFI活性及抗原明显减低;未通组tPA、TAFI活性及抗原无明显变化.结论 溶栓后tPA、TAFI活性和抗原减低可能提示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应用大剂量尿激酶(urokingase,UK)溶栓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为预防脑出血和溶栓治疗后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22例,病程6~12小时经头颅CT证实。检测患者入院后即刻和溶栓后30min、1h、2h、3h、4h、6h、1d、3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TP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溶指标:D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 80例急性心梗患者分别给予 2种溶栓剂治疗 ,并测定其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目的是比较尿激酶(UK)、链激酶 (SK)二者对凝血—纤溶活性影响的程度 ,为临床溶栓药物的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选取我院 1994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入院急性心肌梗死 80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 38~ 85岁 ,平均5 9 9岁 ,随机分为两组 ,SK组 40例 ,15 0万U/例于 1h内静脉滴注 ;UK组 40例 ,2万U/kg于 30min内静脉滴注 ,均于发病后 6h内给予溶栓治疗 ,两组年龄及梗死部位无显著差异 ,于溶栓前 ,溶栓后 …  相似文献   

7.
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直接死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APT),另有10万人的死因与之相关。遗憾的是作为一项常规治疗措施,溶栓治疗后24h的血管阻塞率仅降低35%,第7天时则与单纯抗凝治疗无异。因而,我们着重研究了APT患者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后24h和7d凝血、纤溶指标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以期为该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对3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溶栓治疗(或非溶栓组一般治疗)后1、6、24h,第2、3、5、15d测周围静脉血中D-二聚体(DD)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PA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活性(PLGA),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梗死相关冠脉(IRA)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AMI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P<0.01),PAA无变化,PAIA显著升高(P<0.01),PLGA亦显著升高(P<0.05);溶栓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溶栓前差异非常显著(P<0.001);溶栓治疗后IRA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溶栓后6、24hPAIA前者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PAA、PLGA及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AI在AMI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部分血栓之所以出现溶解抵抗可能与溶栓后血浆中PAI大幅度回跳有关,而IRA再通组与未通组血浆DD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DD不能作为监测IRA是否再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trepkinase (SK),recombinant strepkinase (rSK),urokinase (UK),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on fibrinolytic and coagulation system during the thrombolysis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MethodsThe levels of prothrombin time (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min time (APTT),fibrinogen (FG),plasminogen (PLG),α2antiplasmin (α2AP),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were measured in 43 AMI patients with (SKn=8;rSKn=13;UKn=16;rtPAn=6) and without (n=14) thrombolytic therapy before and at 4,12,24,48 hours,and 1 week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hrombolytic treatment 26 cases (60.5%) had coronary artery reperfusion.Follow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SK,rSK,UK,rtPA,plasma PT and APTT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tPA activities and DDime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AI1,PLG,α2AP activities and FG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ll P<0.01,compare to pretreatment values).But those changes were short,and tPA and PAI1 activities returned to the levels prior to treatment at 12 hours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The effects of SK and rSK on fibrinolytic and coagulation system were relatively greater than that of UK,and rtPA on FG showed the least effect.In addition,plasma tPA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patency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patency pretreatment,but PAI1 activity was on the contrary (all P<0.05).ConclusionsAfter therapy with SK or rSK,UK or rtPA,the fibrinolytic activity is markedly increased together with reduction in coagulation activity,and changes in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ies might associate with clinical results with thrombolysis.  相似文献   

10.
凝血—纤溶动态图对休克病人凝血纤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9例休克病人进行凝血-纤溶动态图检测。结果发现凝血指标即凝固启动时间,1分钟凝固程度,最大凝固程度和纤溶指标即平衡时间。1分钟纤溶程度,完全溶解时间,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别。休克死亡组在纤溶图上的改变更明显,休克生存者休克纠正前后CFGD各指标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I活性、Fg含量及D-Dimer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说明μA及AM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活性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减退,这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原肺水肿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及纤溶系统在高原肺水肿(HAPE)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在海拔3700m对8例HAPE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含量(PLG)、纤维蛋白原含量(F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I)及D-二聚体(DD)的含量,并以初入相同海拔高度第7天的10名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 HAPE患者治疗前较临床治愈后AT-Ⅲ降低非常明显(P<0.01),Fg、t-PA、PAI及DD增加显著(P<0.05或0.01)。结论 HAPE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增高,导致凝血-抗凝血机理的失衡。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失衡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过程监测的系统报道。我们检测了 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的的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纤维蛋白肽A (fibrinopeptideA ,FPA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 ,AT Ⅲ )、纤溶酶 α2 抗纤溶酶抑制物 (plasmin α2 antiplasmininhibitorcomplex ,PIC)和D二聚体 (D dimer)含量的变化 ,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凝…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2抗纤溶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及其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免疫法等定量分析4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及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DD,t-PA,PAI等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治疗14d后AMI患者中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vWF,FIB,DD,t-PA,PAI水平变化.结果 AMI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vWF,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纤溶活性指标t-PA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PAI,DD水平升高(P<0.01).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t-PA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t-PA,FIB,PA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有明显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能明显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粘度与纤溶凝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用降纤酶治疗后血粘度及纤溶、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对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D-D二聚体进行测定。结果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下降,D-D二聚体升高。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则延长。结论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溶栓前后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出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LDVT患者溶栓后高血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0例LDVT患者溶栓前后抗凝血浆标本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活性抑制剂-1抗原性(PAI:Ag)、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促凝活性(Ⅷ:C)、凝血因子Ⅻ活性(Ⅻ:C);并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AT:A、PLG:A、t—PA:Ag、Ⅻ:C在溶栓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升高(P〈0.05或P〈0.01),其中AT:A、PIG:A、Ⅻ:C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PA:Ag无显著性差异(P〉0.05);FIB、PAI:A、D-D、Ⅷ:C、VWF在溶栓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下降(P〈0.05或P〈0.01),其中PAI:A、D-D、Ⅷ:C、VWF下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FI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凝血系统机能紊乱、纤溶-抗纤溶系统失衡与LDVT患者溶栓后血栓的发生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凝血与纤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肝移植病人移植手术前和手术后1天、2天、1周、2周、1月、2月的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测定,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终末期肝病病人PT、APTT、TT明显延长,Pit计数、Fg、FIX:C、AT-Ⅲ及PLG明显降低,D-Dimer明显升高,行肝移植术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肝移植病人作Plt、PT、APTT、TT、Fg、FIX:C、AT-Ⅲ、PLG及D-Dimer有助于肝移植手术病人止、凝血功能的监测。也是判断手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李生伟朱仕钦沈庆明罗文军叶友坤感染性休克是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病情变化迅速。休克发展过程中伴有凝血或纤溶的改变〔1~3〕,其凝血、纤溶平衡的破坏可加重休克的程度,因而对休克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