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勇 《颈腰痛杂志》2005,26(5):371-374
3胸椎侧凸胸腔镜下矫形术 3.1适应证和禁忌证 由于镜下操作难度大,矫形力应用受限,因此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仅适用于年龄较轻、Cobb角较小、侧凸较柔软、脊柱矢状面形态正常或有轻度前凸的特发性胸椎侧凸病人,对于KingⅡ型和KingⅢ型脊柱侧凸尤其适合。对于KingⅤ型脊柱侧凸,可采用选择性融合技术,即上胸弯较柔软时可仅融合下胸弯。对于Risser小于2的病人,胸腔镜Eclipse矫形术可消除椎体的生长潜能,防止“曲轴效应”的发生。Picetti于1996年10月开展了第一例胸腔镜  相似文献   

2.
邱勇 《颈腰痛杂志》2005,26(4):292-295
2脊柱侧凸胸腔镜下前方松解手术2.1手术适应症和禁忌证现在几乎可以利用胸腔镜来治疗所有原先需要开胸手术的所有脊柱疾病。脊柱畸形手术的目的是将脊柱撑直,并且安全地获得正常的生理曲度。手术必须既矫正矢状面的畸形,又矫正额状面的畸形。手术者必须努力使头、躯干和骨盆的位置得到平衡(即达到矢状面上的平衡),并且通过适当的关节融合手术来达到脊柱的持久稳定。最安全地矫正大的弯曲对于儿童患者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将纤维环、椎间盘和前纵韧带去除,松解了脊柱前方的软组织,那么超过70°的僵硬性侧凸能够得到更为安全的矫正,并且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3.
邱勇 《颈腰痛杂志》2005,26(3):211-215
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九十年代初Michael Mack和John Regan等最先在德克萨斯脊柱研究中心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同时,Frank Eismont进行了动物实验。而Ronald Blackman则进行了动物、尸体和临床实验。1991年9月,一篇文章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医学科学专栏上,表示赞同胸腔镜技术是一种“进胸手术的新途径”。这项技术代表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因为通过内窥镜置入胸腔的外科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4.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5.
脊柱侧凸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贵兴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0):715-717
脊柱侧凸的治疗邱贵兴脊柱侧凸的治疗在国内已逐渐普及,许多基层医院已开展了一些脊柱侧凸的矫形手术,如:Harrington、Luque等。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有些延误了治疗时机,有些采用不适当的治疗方法,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不良后果。究其...  相似文献   

6.
脊柱侧凸的修复和矫形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非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研究,为脊柱侧凸的矫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凸侧骨骺阻滞术、凸侧骨骺阻滞术、胸廓扩大成形术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脊柱侧凸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随着各种新器械的诞生而得以迅猛发展。本文旨在综述脊柱侧凸手术技术的进展,讨论各种器械的优缺点,并概述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脊柱侧凸手术器械的进展 60年代开始应用和推广的Harrington器械[1]已成为脊柱侧凸手术中最常见的矫形和内固定方法,它同时又成了评价其他器械的标准。哈氏系统经过25年临床检验,证明是有效的。 矢状面的总体平衡(即生理弧度)极为重要[2,3];腰椎前凸对外观与预防疼痛,对步行时能量消耗的减低都很重要。圆头哈氏棒在矫正侧凸时无法保留胸谁的生理后凸和腰椎的生理前凸,出现…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手术并发症对于脊柱的前路松解来说 ,胸腔镜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故而发生一些并发症的危险可以得到避免。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同 ,分述如下 :3 .1 出血当发生出血时 ,外科医生应该保持冷静 ,并且要记住手术视野其实是放大 15倍的。作为助手的下级医生应该时刻将一块不透X线的海绵准备在棒中 ,以便术者在发生出血时将之用力压在出血的表面。必须在不透X线的海绵上加以缝合固定 ,以确保它能够容易地修复创面。外科医生必须能够确保持有海绵的棒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其中一个鞘管插入胸腔。在出血的血管上…  相似文献   

9.
背景:脊柱畸形患者可合并有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结果异常,但文献中缺乏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UCG异常的比较.目的:比较青少年IS患者与CS患者UCG结果异常的发...  相似文献   

10.
Qiu Y  Wang B  Zhu F  Yu Y  Zhu ZZ  Zhu L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21-223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与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72例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4例,行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3例,女31例,平均年龄16岁(12~25岁),术前Cobb角平均58°(42°~76°),内固定节段T11~L318例,T11~L410例,T11~L26例;B组38例,行传统开放胸腰段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4例,女34例,平均年龄17岁(13~26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54°(40°~74°),内固定节段T10~L37例,T11~L320例,T11~L411例。结果A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12°,纠正率为81%,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最终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14°,丢失率4%。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3例,术后渗出性胸膜炎2例,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行穿刺引流)。B组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冠状面侧凸术后平均15°,矫正率73%,最终随访Cobb角平均18°,丢失率5%。5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胸腔积液2例。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胸腰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在青少年中发病较为普遍,且病因至今未明,成为脊柱外科界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鸡、兔、大鼠等动物的脊柱侧凸模型,以研究其发病机制。本文就多年来脊柱侧凸模型建立情况及当前病因学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藉此对今后的实验开展工作有所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进行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8.5±1.2)岁。术前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98.0°±15.4)°,矢状面后凸Cobb角为(38.8±14.7)°。Ⅰ期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将脊柱侧凸矫正约55%左右,之后每隔6~12个月再进行一次生长矫形,至骨骼发育成熟后作终末矫形内固定,行剃刀背切除并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6例完成初次手术,10例完成二次手术。初次小切口矫形术后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42.2±10.1)°,平均矫正率56.9%;二次延长术后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35.8±6.6)°,平均矫正率34.1%。总矫形率为65.4%。结论对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行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的研究初步证实,该术式可以提高畸形矫形效果,延缓脊柱融合时间,减轻早期融合对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脊髓纵裂是一种先天性椎管缺陷,我院自1985年开展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以来诊治8例。为提高对脊柱畸形引起的脊髓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认识,减少脊柱矫形手术可能造成的脊髓损伤的严重合并症,我们就脊髓纵裂与脊柱侧凸的有关问题提出讨论。1临床资料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为7~14岁,平均11岁。1.1临床表现 (1)脊柱部位皮肤异常,如有丛毛、色素斑、皮肤凹陷者5例。(2)两足大小不对称,两下肢不等长,相差1.5~2.0cm者3例。(3)出现两下肢肌力减弱,步态不稳,痉挛性瘫痪,皮肤感觉迟钝,小便失禁,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踝阵挛等体征者3例。(4)合并脊柱…  相似文献   

15.
矫形、器械内固定、前路和(或)后路融合,已经成为治疗成人脊柱侧凸的标准术式。但对于处于生长期特别是幼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过早融合势必会对脊柱生长造成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矫形和防止畸形进展的同时,又保持脊柱正常的活动性,尽可能避免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和一些并发症的“曲轴现象”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柱侧凸的分类与手术治疗的关系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10例脊柱侧凸(先天性5例,特发性5例)。结果随访6~30个月,10例脊柱侧凸矫正率平均4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明确分类、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是提高侧凸矫正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脊柱侧凸在我国的发生率为2~3%,许多病人因未及时治疗而致畸形加重,对家庭社会造成负担。本文通过对52例脊柱侧凸病人的治疗分析,讨论了重度脊柱侧凸病人的手术治疗,重点讨论了中度以下侧凸病人的矫形器治疗,通过我们的观察,利用矫形器进行保守治疗,辅以运动疗法,效果明显,特别适全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多棒分段CD技术纠正严重复杂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原理。方法:1997年起治疗16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在后路纠正术中将侧凸分解成僵硬的顶椎区和上下相对柔软的终椎区,然后分段纠正。结果:无神经并发症,冠状面平均纠正百分比达62%,明显高于哈氏等传统手术,脊柱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平衡重建满意。结论:本技术可在顶椎区和终椎区分别施加纠正力而获最大侧凸纠正,可使脊柱不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幅度纠正造成的牵拉力,并在获侧凸最大纠正时,保持和重建脊柱平衡。  相似文献   

19.
1988年3月~1990年2月,15例脊拄侧凸采用分段矫治,包括:①枕颌垂直悬吊牵引,平均矫正24.6°,矫正率29.5%;②椎板多段截骨、Luque棒固定和植骨融合,平均矫正21°,矫正率28.8%;③侧后方松解与①和②联合矫治,平均矫正54.8°,矫正率达49.8%:④脊髓移位与①、②和③联合应用,平均矫正70°,矫正率55.0%。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3):2160-2164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大,造成的社会负担繁重。其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往往与侧凸的进展密切相关,医生的经验十分重要。近年来对CS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从病因、分型及治疗的角度对近年来CS研究取得的进展及一些注意事项做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