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4岁,于2006年10月不慎被1万V的高压电击中,急送到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眼科会诊检查:双眼睑烧灼伤,双眼电光性眼炎,给予对症治疗。在烧伤科住院治疗45天后出院。出院时双眼视力1.0。近10天觉左眼视力下降明显来诊,无眼痛,偶有眼痒,干涩不适。专科检查:VOD1.0,VOS0.2不能矫正。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双眼电击性白内障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例1:男,25岁。2001-09-24驾驶联合收割机误触6600V高压电线致昏迷,被送至当地医院常规烧伤治疗,10d苏醒后患者发现双眼视物模糊,呈渐进性视力下降,以左眼为著。平素体健。查体:双肩胛部、双腘、双髋部及右脚底电流穿入和穿出点处肌肉萎缩,局部皮肤疤痕增生,双下肢肌力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2 2岁 ,农民。以头部被电击伤后双眼视力下降1年之主诉于 2 0 0 1年 8月 2 4日入院。一年前在劳动中不慎头顶部触电 (110千伏 ) ,当时枕顶部头皮烧伤 ,昏迷 ,曾在外院住院治疗头部烧伤后全愈 ,愈后发现双眼视力下降 ,并呈进行性。无眼红、眼疼等症状。曾在多家医院检查治疗 ,视力无改善并进行性下降转来本院。入院检查 ;神志清 ,精神可 ,枕顶部可见 4cm× 5 cm瘢痕 ,无头发生长 ,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眼科情况 :双眼视力 0 .1,近视力不及 0 .1,角膜透明 ,房闪 (一 ) ,KP(一 ) ,瞳孔圆 ,光反射存在 ,双眼晶状体前囊呈片状混浊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0岁。1月前患者在西安某工地楼顶工作时不慎被10000V高压电电瞬间击伤右额部,有昏迷1-2min后被工友救起。2008年5月10日来我院外科就诊,给予清创、抗感染及抗破伤风等治疗,患者伤口稳定。20d后自感右眼视物不清,速至眼科会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遗传病或传染病史,无屈光不正或其他眼病史,无特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5.
双眼电击性白内障伴黄斑裂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男,8岁,高压电击伤后3mo,发现视力下降1wk。3mo前患儿在高压配电房附近玩耍,10000V交流电击伤左肩部致昏迷,立即送往当地医院常规烧伤治疗,昏迷2h后苏醒。1wk前父母发现患儿视力差,询问患儿诉左眼视物不清,遂于我院就诊,平素体健。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左上臂、左肩部、背部,前胸部皮肤瘢痕增生,有溃疡及渗液。视力右眼:0.2(不能矫正),左眼:手动/30cm。双眼睑(-),角膜透明,KP(-),前房中深,Tyndall(-),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晶状体前后囊膜下可见灰白色点星状混浊,左眼明显,以前后极为中心向晶状体赤道部延伸。眼压OD:15.6mmH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隧道式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4例(26眼)行小切口隧道式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联合隧道内的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24例(26 眼)术后均形成弥散扁平型滤过泡,术后在不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6.86±9.46)mmHg(1 mmHg=0.133kPa)降至术后的(12.89±2.15)mmHg.视力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该联合手术术后眼压控制满意,视力恢复良好,操作简便,且无需缝合.  相似文献   

7.
我科行巩膜隧道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摘出手术简化改进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和改进。手术方法:表麻。10~11点钟方位近角膜缘4.5mm或4.6mm直线形隧道切口,省去辅助切口,改进的连续环形撕囊。6.0mm切口者,以圈匙直接娩核或隧道内碎核,囊袋内植入PMMA硬质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是白内障主要的治疗方法^[1]。我院对60例6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瓣下小切口、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患者,男,48岁,工人.住院号:1395260.2010-03-15工作时头部不慎接触4万V高压电受伤,当即昏迷.经抢救约20 min后苏醒送我医院急诊.检查见生命体征大致正常.右侧头面部皮肤Ⅲ度烧伤,上鼻道穿孔,左上臂皮肤Ⅲ度烧伤.右侧眼睑、眼眶、眼球损伤;左眼睑红肿,结膜充血(+),角膜、前房清,瞳孔直径约4 mm,对光反应正常,眼底无视盘水肿或视网膜出血.头部计算机断层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示额面部电击伤,右侧额部、颧面部及眼眶内组织(包括眼球)撕裂,右侧眼眶外侧壁骨质及鼻骨骨质结构不完整.送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抗休克等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适于县市基层医院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县市基层医院施行的效果。方法 对152例(185眼)施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术后1周视力≥0.5者163眼占88.11%,视力≥0.8者155眼占837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且经济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不需要昂贵的器械,易于学习,便于推广,特别适用于县市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防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防盲中的应川。方法在608例(639眼)防盲白内障复明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旋转晶状体核至前房,利刷注水晶状体圈匙摘出晶状体核,植入后房人上晶状体。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362眼(56.65%),术后第3天视力≥0.5者405眼(63.38%)。脱盲601例(脱盲率98.84%),脱残572例(脱残率94.08%)。结论在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无需昂贵的超乳仪及其特殊器械,手术操作步骤简化安全,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采用小切口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27例27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27眼。男10例10眼。女17例17眼;年龄47~69岁,平均60.5岁。均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窄Ⅲ~窄Ⅳ;视力: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370例(1370只眼)白内障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无手术禁忌证.在表麻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点眼.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为0.5以上者915只眼(66.79%),术后第2天视力0.5以上者1201只眼(87.66%),术后3月视力0.5以上者1235只眼(90.1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迅速安全,易于掌握,适合于当前我国国情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陶凤览  高烨  刘红莲 《眼科》2006,15(6):425-425
自2000年8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168例(174眼) F1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经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68例(174眼)白内障患者中男79例(81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囊外摘出小切口与常规角膜缘切口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往我院常规角膜缘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手术切口大,需缝合3~7针。手术时间长。术后视力恢复慢或不满意,术后散光明显。2002年5月~2003年8月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所需时间较短,术后视力恢复较好,角膜散光较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236例(255眼)。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角膜水肿33.73%,前房积血2.75%后囊破裂1.9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干眼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颖  张琳  周绍荣 《眼科新进展》2005,25(6):553-555
目的了解干眼与白内障手术的关系,术前干眼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以及术后干眼的发生与转归。方法将84例96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为44例51眼和40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I组)和小切口囊外摘出术(II组),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所有患者于术前进行干眼检查,按积分分级,分别列入A、B、C3组,并于术后1月、3月随访远视力、干眼状况、角膜散光、轴位及非球面指数等指标。结果在I组中,C组术后1月角膜散光值为2·41±1·23,术后3月为2·12±0·89,与A组(1·94±1·01,1·51±0·72)和B组(2·03±1·08,1·60±0·75)角膜散光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II组中,C组术后1月角膜散光值为1·90±0·83,术后3月为1·12±0·71,与A组(1·28±0·62,0·82±0·54)和B组(1·34±0·64,0·86±0·55)角膜散光值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2组中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I组和II组中,术前、术后1月、3月,角膜非球面指数值在各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组中,术后1月、3月C组视力分别为0·43±0·30、0·54±0·33,较A组(0·62±0·24、0·70±0·28)和B组(0·58±0·21、0·65±0·26)低(P<0·01);II组中,术后1月、3月,C组视力分别为0·65±0·32、0·76±0·30,亦较A组(0·85±0·26、0·90±0·29)和B组(0·84±0·24、0·88±0·25)低(P<0·01);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术后1月C组患者数均较术前增加,术后3月则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I组术后发生中重度干眼的比率高于II组。结论白内障术前干眼的程度与术后角膜散光、角膜非球面指数及术后视力的恢复都存在正相关,术前中重度干眼的存在及术后干眼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治疗术前干眼及预防术后干眼对提高手术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26例(243眼)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术中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结果 243眼中228眼(93.82%)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79眼(73.66%)将晶状体核自囊袋旋拨至前房,其中Ⅰ级核16眼和Ⅱ级核93眼全部旋拨成功,Ⅲ级核70眼旋拨成功(占61.95%),部分病例,需做前囊松解切口。结论 连续环形撕囊用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时,在Ⅰ、Ⅱ级核是安全有效的、部分Ⅲ级核及Ⅳ级核做前囊松解切口后也能顺利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