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结核治疗中乙肝携带者HBVDNA滴度与肝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携带者HBVDNA滴度与肝脏损害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66例肺结核病患者及其中的174例乙肝携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乙肝携带者病毒量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肝损害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乙肝携带者病毒量最高组与病毒量最低组在肝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携带者病毒量最低组与HBsAg(-)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是评估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时可能出现肝损害的较好指标,并可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白原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85-85,90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首选的有效方法。但抗结核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肝损害,严重的肝损害致使化疗中断,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出DOTS,实行2H3玛乙马/4H3玛方案,已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由于H、R、Z3种药物对肝均有不同程度损害。现将我区2002~2006年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情况进行总结,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损害亦称药源性肝病,是指用药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村,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增加,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亦有所增加,本文收集近3年来诊治的24例病例,现略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2156例肺结核患者对使用不同抗结核治疗方案出现肝损害的情况,探讨抗结核治疗中应对肝损害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156例肺结核患者,已出现肝损害的37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2H3R3Z3E3/4H3R3方案的1358例初治病人,出现肝损害231例;使用2H3R3Z3E3S3/6H3R3E3方案的798例复治病人,出现肝损害140例;对出现肝损害的病人根据ALT结果给予保肝治疗,均获得较好效果。结论:临床医生要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策,确保病人规则治疗,保障病人用药安全,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5.
卓荫培 《中国校医》1995,9(1):44-44,43
绝大部分抗结核药物都有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副作用,以最常使用的六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霉素类、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以对氨水杨酸为例,除链霉素外其它五种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而结核病的化疗一定要几种药物联合足量用药。尽管在临床上严格掌握剂量标准,但还是经常出现程度不同的肝损害。本文选自近几年门诊病人中资料完整者12例,进行分析讨论。l对象及方法1.1选择对象:选自近几年给防门诊病人治疗中出现肝功损害者12例,其中初治1例,复治8例,均无肝炎病史。1.2发现方式:本组病人均是在此次执搭治疗中因出现症状而…  相似文献   

6.
抗结核药肝损害487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总结 1997~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肺结核患者中 2 0 90例采用标准化方案治疗发生肝损害 (按国际检查标准 ) [1] 4 87例 ,占同期标化方案治疗的住院肺结核病人的 2 3 3%。通过对 4 87例发生肝损害病人原因分析 ,发现有肝病史、营养不良、饮酒、高龄是服用抗结核药后出现肝损害的主要原因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2 0 90例患者中 ,男性 1346例 ,女性74 4例 ,年龄 15~ 72岁。高龄组 310例 (≥ 6 0岁 ) ,营养不良组 10 9例 ,肝病史组 (HBVM阳性或HCV -Ab阳性 ) 2 5 7例 ,饮酒组 2 4 7例 (饮酒≥ 10年 ) ,…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已为大家所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少数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因肝损害而不得不停止抗结核治疗,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1年5月收治的674例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101例 (15% )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0例 ,女21例。年龄16~72岁 ,其中初治病人87例 ,复治病人14例。所有病人服药前肝功能正常 ,无肝炎及肝结核。1.2治疗方法初治及复治病人均予含异烟肼(H)、利福平 (R)和吡嗪酰胺 (Z)之短程化疗方案。具体为 :H0.3/d,R0.6/d,…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致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entral数据库等。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所需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然后,提取资料,通过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研究对象有1 847人,其中治疗组有998人,对照组有849人。Meta分析结果为:①试验组的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77,95%CI:1.082~1.506,P=0.004);②亚组分析:2周内试验组的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24,95%CI:1.128~1.329,I2=0.0%,P=0.579);4周内试验组的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RR=1.337,95%CI:0.862~2.074,I2=97.4%,P<0.001);③ 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0.921,95%CI:0.483~1.938,P=0.828)。结论 双环对抗结核致肝损伤患者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艳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284-1285
目的改进老年肺结核的化疗方案,使患者的耐受性增加。方法肺结核强化期3个月,之后分为2组,治疗组:每周1次利福喷丁+每周2次异烟肼;对照组每天1次利福平+异烟肼。结果2组患者均治疗9个月后,痰培养、病灶吸收情况和2年随访复发率,如除外结核空洞的病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每周1次利福喷丁巩固治疗对无结核空洞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且肝损害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特征及对结核病治疗的疗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50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60%)为轻度肝损害,18例(36%)为中度肝损害,2例(4%)为重度肝损害。42例(84%)未影响抗结核治疗疗程及效果,6例(12%)使得抗结核治疗疗程延长,2例(4%)使得抗结核药无法规律应用,病情迁延不愈。结论: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后经调整方案大部分患者不影响结核病的治疗,但有少数受到影响,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1.
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因素,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4例抗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总结患者分析导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结核病的类型、抗结核药物疗程、并发症,结果使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越大、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肝损害更容易发生,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时间长、合并肝炎患者容易发生肝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伤与年龄、并发症、治疗疗程和抗结核类型均有关系,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医生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9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嗜酒、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有肝病史、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3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对抗结核药致DIL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情况,通过临床干预以保证结核病人得到全程规则治疗。[方法]对出现肝功能异常的153例结核病人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7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患者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对82例ALT、AST、ALP均﹥2×正常高限的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干预后,其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结论]在抗结核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肝功能的监测,根据肝功能结果,采取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可以保证结核病人得到全程规则治疗。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药物可致肝损害,并因此而中止抗结核治疗,有时甚致导致死亡。我院1990~2003年诊治药物性肝炎40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0~2003年我院诊治肺结核病患者1708例次,给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E)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共发生401例次肝脏功能损害,发生为23·5%,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药物性肝病标准[1]。2治疗方法根据肝脏功能损害状况,停用或更改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护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并配合积极的护理,其中有1例经人工肝治疗。3治疗结果401例次经治疗后,371例次肝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9…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本院门诊治疗的143例肺结核病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平均天数为57d,大多数为轻度肝细胞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有乙型肝炎病史的肺结核病人,并短期密切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情况。对我院收治的结核病例出现的17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结核化疗对结核疫情的控制起很大作用,但抗结核药具有联合、长疗程、足量等特点,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对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住院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致肝损害170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情况与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患者年龄、结核病类型、用药时间及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抗结核治疗中多种影响因素可诱发药物性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并定时检测肝功能,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并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和二线抗结核药,坚持早期、联合、全疗程规律用药的基本原则,采用短程疗法和减敏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这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耐受,尤其是药物性肝损害.如何避免或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20.
周渊 《中国卫生产业》2014,(26):123-124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针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的10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之上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加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之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加以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全部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治疗情况,对结果加以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针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