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阿仑膦酸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近期疗效。方法:以35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每日服用阿仑膦酸钠10 mg,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大转子部位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尿钙与尿肌酐比值降低(P<0.05)。副反应轻微。结论:阿仑膦酸钠是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血透骨质疏松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选择血透患者经双能骨密度仪检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04例,分为骨化三醇组21例、阿仑膦酸钠组41例、联合组42例,分别用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疗程均为4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PTH和腰椎骨密度。结果骨化三醇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血PTH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前后PT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TH值联合组〈骨化三醇组〈阿仑膦酸钠组(P〈0.05);3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骨化三醇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均P〈0.05),骨化三醇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血透骨质疏松症对血PTH降低不明显,但有协同骨化三醇降低PTH的作用,两者联合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8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肠溶片10 mg/d,B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10 mg/d,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肠溶片70 mg/周.3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钙尔奇D600,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骨钙素(BGP)、C端交联多肽(CTX)水平及新骨折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疗效(骨密度改善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治疗后3组患者的BGP、CTX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均无新骨折发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与阿仑膦酸钠片无差异,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间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阿仑膦酸钠维D3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各70 mg/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剂600 mg/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指标β-Crosslaps和TP1NP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骨密度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β-Crosslaps、TP1NP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两者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19%,明显低于治疗组92.86%(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均安全有效,但阿仑膦酸钠维D3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仑膦酸盐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50例。阿仑膦酸盐组予以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唑来膦酸组予以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疼痛程度以及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新发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唑来膦酸组患者腰椎BMD、股骨颈BMD均高于阿仑膦酸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唑来膦酸组患者VAS评分低于阿仑膦酸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唑来膦酸组患者腰椎BMD、股骨颈BMD均高于阿仑膦酸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唑来膦酸组的碱性磷酸酶(ALP)为(59.14±4.53)U/L,低于阿仑膦酸盐组的(64.61±4.8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仑膦酸盐组患者新发骨折发生率为18.0%,高于唑来膦酸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阿仑膦酸盐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2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疲劳量表(FS-14)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骨密度和疲劳值均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劳值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更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临床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及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骨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予阿仑膦酸钠片加注射用骨肽加钙尔奇D,对照组A予阿仑膦酸钠片加钙尔奇D,对照组B予注射用骨肽加钙尔奇D.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6,P=0.013).治疗后3组腰椎总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骨密度增加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2,P=0.017).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BMD)、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及血钙血磷的变化。方法 54例连续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罗钙全组)27例应用活性维生素D3(罗钙全),0.25μ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应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一次口服,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测两组骨密度、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及血钙血磷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连续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髋部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有上升(P<0.05),腰椎部位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TH治疗前后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有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P均有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钙有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钙有下降,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磷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连续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可明显改善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空腹尿钙、尿肌酐及其比值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筛查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5~69岁),每周70 mg阿仑膦酸钠治疗半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采用偶氮胂III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尿钙和尿肌酐,同时检测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103例(20~49岁),计算尿钙/肌酐比值.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时尿钙检测值、尿钙/肌酐比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尿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与3个月时尿钙检测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用药前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同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尿钙和尿钙/肌酐比值均可以作为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状态的生化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阿仑膦酸钠的疗效指标在临床上使用,尿钙/肌酐比值显得更加稳定;空腹尿肌酐检测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阿仑膦酸钠联合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骨密度较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与社区正常人群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与社区正常人群实施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管紧张素II的测定。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性进行了验证。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水平与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和血管紧张素II水平相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低、且骨折风险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紧张素II影响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结论:进一步深入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组分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在福州地区抽样检查54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腰椎和股骨上段骨密度,结果女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男性肾阴虚者股骨颈骨密度明显高于肾阳虚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肝脾亏虚多伴有肾虚,男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瘦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瘦素和TGF-β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计算血清瘦素、TGF-β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血清瘦素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TGF-β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瘦素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TGF-β水平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之一,而无直接证据表明瘦素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73-76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牙周炎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疾病分组;对照组(60 例):未患有慢性牙周炎疾病;观察组(60 例):患有慢性牙周炎疾病;两组患者于临床利用密度测试仪展开临床检测工作,通过测量骨密度水平,针对骨质疏松情况加以合理了解,依据牙周炎严重程度合理展开分级工作,探讨严重程度不同牙周炎患者自身骨密度水平以及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结果 同对照组骨密度比较,观察组围绝经期患者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同中度牙周炎组及轻度牙周炎组患者骨密度比较,重度牙周炎组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同轻度牙周炎组患者骨密度比较,中度牙周炎组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同中度牙周炎组以及轻度牙周炎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重度牙周炎组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同轻度牙周炎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中度牙周炎组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牙周炎同骨质疏松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伴随着慢性牙周炎疾病程度逐渐严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5.
杨瑞平 《广西医学》2003,25(12):2379-238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BMD)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1 )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定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 ,随机筛选出 4 4例骨质疏松患者和 5 0例无骨质疏松患者 ,分别测定其 IGF- 1、血雌二醇 (E2 )、睾酮 (T)、空腹血糖 (FBS)、空腹胰岛素 (FINS)等值 ,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 IGF- 1及 T水平比无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 (P<0 .0 5 ) ;IGF- 1与第二、三腰椎 BMD呈正相关 (P<0 .0 5 ) ;T与第二、三腰椎 ,Ward’s区 ,前臂远端的 BMD呈正相关 (P<0 .0 5 ) ;IGF- 1与 T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IGF- 1是一个骨生成的强刺激因子 ,其与 T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人骨质疏松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
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
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松  王成剑  黄荣曦 《重庆医学》2008,37(11):1200-12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时骨密度变化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腰椎2~4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同时观察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糖尿病组中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者为37例(47.43%),对照组中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者为25例(34.72%),糖尿病组骨密度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改变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血糖控制不良时,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2)低体重是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低体重糖尿病组与低体重对照组相比骨密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好血糖,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昆明地区人群中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建立符合昆明市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方案.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2月30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骨科及康复医学科的病历档案中筛选出来的744例患者,对其测量腰椎L2-4的骨密度值(g/cm2),计算出T值,并记录脂肪百分比(%).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参考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一1 min测试.结果 (1)男性与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在40~49岁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各年龄组骨密度降低程度与峰值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骨密度在50岁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骨密度降低程度与峰值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骨质疏松(OP)总患病率为41.0%,女性总患病率为39.2%.按年龄分组,男女性患病率经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8和0.973,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3)随着脂肪百分比(%)的增长,男性峰值组出现在40%~44%组,女性则出现在50%以上组.与峰值组比较,男性只有15%~1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则在5%~9%、10%~14%、15%~19%、20%~24%这4个组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男女骨质疏松1 min测试结果显示,男女的结果大致相似,男性中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百分比为51.7%,女性高于男性,为62.0%.而在阳性人群中患骨质疏松症(OP)的男性患病率为58.7%,女性患病率为60.4%,男女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昆明市骨质疏松症防治形势较为严峻;(2)加强对昆明市居民的骨质疏松症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健康运动、早期筛查,尤其是对50岁以上女性高危人群;(3)为昆明市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预防方案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Clinical update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osteoporo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 on chronic bony pa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one strength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in the patients of osteoporosis.
Data sources Using the key words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osteoporosis”, we searched the PubMed for related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07. We also searched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for studies published in Chinese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07.
Study selection Inclusion criteria: (1) all articles which referred to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pulsed magnetic fields on osteoporosis either in primary osteoporosis or secondary osteoporosis; (2) either observational studies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Exclusion criteria: (1) articles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about osteoporosis; (2) repetitive studies; (3) case reports; (4) meta analysis.
Results Totally 111 related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101 of them were published in Chinese, 10 were in English. Thirty-four were included and the remaining 84 were excluded.
Conclusions Low-frequency PEMFs relieves the pain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enhances bone formation and increases BMD of secondary osteoporosis. But the effects of PEMF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bone resorption were controversia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骨密度值有所增加,疼痛及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均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改变效果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