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以及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进一步探讨影响老年人以及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以期提出一些措施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10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和194例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与社区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9%,而社区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仅为8.2%.住院老年人:不同户籍,文化程度,付费方式之间的抑郁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社区老年入: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情况,体育活动情况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高文化素质,加强社会支持以及鼓励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老年人疫苗的接种情况以及老年人对于流感的认识程度和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方法 选取2015年深圳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856名疫苗接种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单因素统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异有无显著性。不同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和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P>0.05,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和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较为有效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式为注射接种流感疫苗。因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流感疫苗的普及率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凡  绳宇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744-2748
背景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角色减少以及各种负面生命事件的产生,老年人成为社会隔离的高危人群。社会隔离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结局,而健康促进行为是促进健康的保护因素,但目前尚缺乏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关系的研究。目的 分析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以及不同社会隔离状态下的健康促进行为差异。方法 于2017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及石景山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域的485例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进行调查。结果 485例老年人中存在社会隔离者111例(22.9%),存在家人隔离者62例(12.8%),存在朋友隔离者135例(27.8%)。健康促进行为总分范围为40~160分,平均(101.61±16.58)分。不同年龄、性别、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家人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得分低于无家人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朋友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朋友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将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朋友隔离的影响较社会隔离和家人隔离范围更广。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以此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老年人心理资本量表对50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在抑郁情绪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性别、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在心理资本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情况总得分和各维度与心理资本总得分和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 <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情况是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相关性的控制变量。结论  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相关,针对老年人不同特征进行心理干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资本可减少其抑郁情绪和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了解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老年人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了解不同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的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SAS、GDS、SCSQ、LSIA量表,采用分层及方便抽样方式对绍兴市8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轻度及以上焦虑的老年人占29.56%,有轻度及以上抑郁老年人的占45.66%;独居或养老院老人焦虑水平高(P<0.05);女性、文化程度低、农村、独居老人抑郁水平高(P<0.01);健康老人焦虑、抑郁水平低于患病老人,积极应对、生活满意度高于患病老人(P<0.01);健康与焦虑老人在抑郁、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与抑郁老人在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绍兴市老年人群中焦虑、抑郁问题突出;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是影响老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健康状况、情绪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高玲  臧梦云 《广西医学》2016,(7):1030-1035
目的:调查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足程度,以分析其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南京市10个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足程度,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程度的差异。结果共调查245名社区老年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足程度偏低,总体处于一般或不太满足的状态。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居住情况、月收入和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总满足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定期健康体检外,在其他17个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满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对经常进行健康咨询和评估、健康知识讲座、日常护理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家庭照顾与访视、精神和心理卫生咨询指导及安宁照顾8个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满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健全老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及提升社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服务质量,以期完善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董越 《吉林医学》2011,32(22):4613-4614
目的:了解吉林市区老年人便秘现状,并探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对便秘发生率的影响,评价被调查者便秘防治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在吉林市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24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吉林市区老年人便秘患病率较高,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2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得分为(60.17±14.28)分,与中国社区人群(65.4士13.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社区性质、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慢性病、应激事件、身体锻炼、家人关系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观性维度除在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其余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弹性及三因素与抑郁呈负相关(r=-0.28~-0.14,P<0.001);不同抑郁程度其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偏低,其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6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率和MMSE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配偶合住居住形式的老年人MMSE得分高于与子女合住的老年人(P<0.05);已婚及丧偶的老年人MMSE得分均显著高于离异及未婚的个体(P<0.01)。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比较严重,早期干预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状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认知功能对 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运用认知 功能问卷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对1 283 名某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 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分数、短时回忆能力和延时回忆能 力3 个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 ADLs、IADLs 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维度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婚姻状况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IADLs 得分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各方面与日常活动能力各维度呈负相关(r <0,P <0.05), 相关系数分别分布在-0.143 ~ -0.337。分层多元回归显示,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的因素包含人口学特征、健 康行为方式、慢性病和认知功能,贡献率分别为12.3%、3.6%、2.5% 和3.5%。其中认知功能中,心理状态分 数、短时回忆能力对日常活动能力影响较为明显。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短时回忆能力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结论 应关注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病人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健康行为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脑卒中健康行为量表(HBS-SP)完成问卷调查,收集问卷后对比与全国常模之间的得分差异;对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病人应对方式总分为(41.49±4.73)分,其中面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 < 0.01),回避维度高于全国常模(P < 0.01)。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平均(25.93±3.35)分,近80%的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中低等水平。老年脑卒中病人的面对维度与自我效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 0.01),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与自我效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和P < 0.01)。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老年脑卒中病人面对维度与健康行为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回避与屈服与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 < 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积极的应对方式、较高的自我效能是老年脑卒中病人健康行为的积极促进因素,自我效能较高者更倾向于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是21世纪我国逐步扩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社区用药人群中老年人口占90%以上,但国内关于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门诊和住院患者,而对社区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情况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归纳了社区老年人家庭用药常见的问题,包括社区老年人患病率高、用药种类多、服药依从性差、安全用药知识缺乏,用药存在知识一行为分离现象等。总结了家庭用药问题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指导,加强家属的用药知识教育,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等,从而为今后社区老年人安全、有效、经济地运用药物预防和控制疾病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应对方式、照顾负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对照顾者焦虑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并建立其作用关系模型。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于2016年6月-12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5个社区440名失能老人及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建立失能老人照顾者焦虑影响因素模型用AMOS 17.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模型数据拟合度良好,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照顾负担对焦虑有间接正向效应(β=0.384,P<0.01);社会支持对焦虑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53,P<0.01)和间接负向效应(β=-0.590,P<0.01);自我效能对焦虑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70,P<0.01)和间接负向效应(β=-0.374,P<0.01);应对方式对焦虑有直接负向效应(β=-0.706,P<0.01)。 结论 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均可直接影响照顾者焦虑,照顾负担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照顾者焦虑,自我效能通过照顾负担和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照顾者焦虑,社会支持通过照顾负担、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照顾者焦虑,因此,社区护士未来应鼓励照顾者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给予针对性的医疗知识和提高照顾技能来增强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应多角度多方位地给予增强照顾者社会支持系统来最终减轻照顾者焦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社会支持、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老年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华盛顿医科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应对方式量表(CSQ)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住院的老年喉癌术后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各60例进行问卷调查,用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老年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主要照顾者较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照顾者解决问题、求助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照顾者的自责、退避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提高老年喉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照顾者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行为能力受限、工作角色及部分社会角色消失,逐步与社会网络脱节,易发生社会隔离。社区作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在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情况,探讨社区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便利选取河北省唐山市6个典型老年社区内1 526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社区老年人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采用社会网络量表简版(LSNS-6)评价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社区功能及社区公共服务调查问卷调查老年人一般情况、社区功能及社区公共服务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26例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371例(24.31%),LSNS-6得分为(16.32±5.429)分。其中651例60~69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155例(23.81%),LSNS-6得分为(16.25±5.257)分;639例70~79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126例(19.72%),LSNS-6得分为(16.71±5.197)分;236例≥80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90例(38.14%),LSNS-6得分为(14.41±6.231)分。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LSNS-6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7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80岁社区老年人LSNS-6得分低于60~69岁与70~79岁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慢性病数量、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娱乐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可适应性是60~69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慢性病数量、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可适应性、社区服务中心可达性是70~79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80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80岁老年人群发生社会隔离的可能性最大;社区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存在差异,社区工作人员应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程度与面对疾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2008年—2009年间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6例冠心病患者中68例存在抑郁(70.83%),其中轻度抑郁为42例(43.75%),中度抑郁为19例(19.79%),重度抑郁为7例(7.29%);与常模比较,冠心病患者多采用屈服和回避应对方式;相关分析结果示,抑郁与屈服呈正相关,与面对呈负相关,与回避无相关.[结论]应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帮助患者学习和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武警官兵应对方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广东省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广东省武警官兵1170人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广东省武警官兵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25.5%)。其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7,r=0.275,r=0.145,r=0.151)(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123,r=-0.146,r=-0.108,r=-0.145)(P〈0.01)。“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这两种应对方式进入全部四个回归方程。结论不同的应对方式可影响武警官兵的生活质量状况,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的应对行为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脂肪肝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社区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某社区663名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体检结果,了解社区老年人脂肪肝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社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为49.02%(325/663),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除胆固醇外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别上,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60.1%(191,318),高于女性[38.8%(134/34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降低。结论社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脂肪肝组危险因素高于非脂肪肝组,且有性别、年龄差异。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是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全科医师针对危险因素发挥其在地理位置、管理方法及熟悉程度方面的优势,使用低成本高效的方法进行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对长沙市老城区、城乡结合部两个社区310名合适年龄的老年人的高血糖、高脂血症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本地区乃至各地城乡结合部的60周岁以上居民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后湖社区,一个老城区社区学堂坡社区老年人分别进行体检。后湖社区153例,学堂坡城区157例,获得两社区老年人各体检项目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从中发现老年人中糖脂代谢水平差异,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学堂坡社区老年人在高脂血症患病率低于后湖社区老年人,在高血糖方面两社区无明显区别。总体上看两个社区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后湖社区代表的郊区老年人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要高于学堂坡社区代表的城区老年人,故要密切关注郊区老年人的糖脂代谢状况并提出合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保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我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80例保健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社区保健及护理工作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维持老年人正常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老年群体健康,延缓衰老。结论:社区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各种细微的变化,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尽快恢复老人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