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挤压综合征是身体大面积或肌肉丰富的肢体受到较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软组织的损害,而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全身综合性病变。但在早期有些伤员有时无明显中毒性休克表现,受伤部位也无明显改变,每因症状不够典型,以致临床忽视对病情发展的观察,至伤员出现高血钾、严重酸中毒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挤压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少尿期、多尿期的病情变化,才能在不同阶段主动地观察病情,积极进行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挽救阶级兄弟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挤压综合征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或躯干被倒塌的工事、建筑物或其他重物长时间挤压 ,受伤肢体的自压或缚扎止血带的时间过长 ,使受不了压缺血部位的肌肉受到破坏 ,在解除挤压之后发生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暴力原因引起的挤压综合征已被临床工作者所熟悉 ,在非暴力情况下 ,如因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或安眠药中毒 ,不合理的长时间手术麻醉体位等原因引起的自体挤压综合征常易误诊 ,造成严重后果。现就我地区几家医院所见 15例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4例 ,一氧化碳中毒 7例 ,酒精中毒 4例 ,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致挤压综合征并肾衰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4例挤压综合征并肾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护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果治愈21例,3例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所致挤压综合征并肾衰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肌肉损伤所造成的症状和体征并不局限于受到挤压的部位.这种损伤具有系统性表现,统称为挤压综合征.虽然对挤压综合征还很难有一个有效准确的定义,但在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后遗症的基础上,对该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已达成了普遍共识.因此,在最近的一次专题讨论会[1]上,将其定义为:"挤压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挤压综合征是由于压力或打击等原因造成的肌肉细胞损坏的系统性表现".这个定义不涉及挤压的持续时间或存在的相关症候学.很明显,几种不同类型的挤压伤之间存在类似处.对挤压伤最普遍的描述是:由于自然灾害(例如地震)、采矿、工业意外、战争或任何其它情况造成的房屋倒塌和房屋残体坠落引起的患者的损伤.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例如,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1990年伊朗地震和1995年日本地震,均出现了大量挤压综合征患者.这些伤员可能长时间被困,主要表现为下肢损伤,上肢损伤相对较少.躯干部分的挤压伤往往是致命的,并导致挤压综合征,但幸存者也有介绍.另外,部分自我意识发生改变的患者,也会因自身重量造成局部挤压而导致挤压综合征,如药物过量患者或中风患者.最后一种情况,即当肢体遭受一股剧烈而短暂的压力后,例如肢体被重型车辆碾过,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也会发生.挤压综合征与劳累型热射病造成的综合征类似,但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挤压综合征是获救的地震伤员除创伤外死亡的最重要原因[1],死亡率高达50%[2].多因地震、矿井塌陷、车祸等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引起[3].而挤压综合征通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我院本次所收治的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达5.43%,急性肾损伤达3.81%.对这些伤员,血液净化治疗是挽救其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使伤员被砸压后长时间掩埋,人体肌肉丰富部位受到打击、挤压等钝性外力作用,致使软组织变性、坏死,肢体解压后大量毒素进入体内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常导致急性肾功能障碍,出现挤压综合征(crash syndrome,CS)[1].我科在汶川地震后手术救治19例CS伤员,其中13例同时予输血治疗,术中及时、高质量的血液输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成败.现总结输血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 对149例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的临床特点,尤其是电解质紊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挤压综合征伤员比较,149例(8.2%)挤压综合征伤员有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血钾及血磷水平更高,血钙水平更低(P<0.05);同时表现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解质紊乱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低磷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高钾血症,不但严重而且顽固,需要尽早积极治疗.结论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伤员表现出严重而且复杂的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是最严重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149例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的临床特点,尤其是电解质紊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挤压综合征伤员比较,149例(8.2%)挤压综合征伤员有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血钾及血磷水平更高,血钙水平更低(P〈0.05);同时表现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解质紊乱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低磷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高钾血症,不但严重而且顽固,需要尽早积极治疗。结论地震后挤压综合征伤员表现出严重而且复杂的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是最严重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在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们贯彻落实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一系列指示,在抗震救灾抢救治疗伤员中,采取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治疗挤压综合征,取得了初步成果。治疗10例挤压综合征伤员中,除2例转为多尿期后,死于肺内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外,其余8例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地震等灾害所致挤压综合征发生突然、伤员多、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是伤员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我科在所收治的挤压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伤员的救治过程中,由于早期即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同时对CRRT病房的建立和管理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改革,使救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每年的冬春寒冷季节常见急症。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常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造成急性中毒。据WHO在2002年公布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50万人丧命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有了新认识,提出了新疗法。笔者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和进展做如下综述。1病因及机理1.1病因分析一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在氧气不充足情况下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如工业生产上的炼钢、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地震挤压伤员其生化及体液检验结果的变化.方法 收集芦山地震伤员中的16例有挤压综合征表现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n=64)、生化(n=41)、体液(n=19)标本,并对其进行检测.根据获得的检测结果值,讨论是否符合地震挤压伤员生理病理性变化.结果 16例患者不同时间段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与参考值差异性不大.结论 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对于挤压伤患者病情的控制,追踪和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震伤挤压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是地震灾害伤员中继灾害直接损伤致死后的第二位死亡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挤压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而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挤压伤患者病死率高达40%。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日趋成熟,在复杂性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已达成共识,而其临床应用范围已,拓展至非肾脏病领域。  相似文献   

14.
吴智慧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1):674-675
挤压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包括休克、肌红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4部分,最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和医生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该并发症死亡率极高。CO中毒后发生挤压伤综合征的儿率不高,但我科自2006年11月~2008年4月接收CO中毒后发生挤压伤综合征患者2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挤压综合征是指人体肌肉组织较丰富的部位(下肢、臀部)长时间遭受重物挤压或掩埋,经解压后迅速出现全身中毒反应和急性肾衰表现.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在不截肢的情况下,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达90%.我院于2001年3月收治了1例挤压综合征致多功能衰竭患者,因抢救及时,保住了肢体,住院49天,治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地震伤致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救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39例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行早期抗休克、外科创伤处理、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抗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了动态的病情观察、制订了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绝大多数病人获得临床治愈。[结论]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除早期抗休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血液透析等内、外科综合治疗外,正确的护理措施和适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地震伤员残疾,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运动引起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CS)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或躯干,受外界重物挤压或固定体位自压1h以上,造成肌肉组织创伤,肌肉发生缺血坏死,在此基础上出现肾脏的缺血缺氧,肾血管痉挛,肌红蛋白可变为不可溶的血红蛋白,沉淀于肾小管内,从而加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展。挤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多见于外伤,而因剧烈运动引起者少见。2001年8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了4例运动引起的挤压综合征患者,因体能测试或训练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均痊愈或好转,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患者均符合现代创伤学CS诊…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全身中毒性疾病.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日常生活中常因室内用煤炭火取暖、使用液化淋浴器不当、液化气泄漏等原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过多的CO而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俗称的煤气中毒。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可产生一氧化碳,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分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职业中毒如炼铁、炼钢、炼焦、烧窑等过程中接触而导致中毒,生活性中毒如家庭室内使用煤炉或使用煤气淋浴器因通风不良均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1]。在新疆的矿区和农牧团场以架火烧煤为主的冬春季节较为多见。本科成功救治了1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是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肌痛、乏力、深色尿。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心、脑损害较为常见,而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较少。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一氧化碳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