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层阻滞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同层次存在不同不应期和传导性,所以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导障碍,心脏传导系统横向或水平分离,出现分层阻滞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房室传导分层阻滞现象在心电图上十分少见,易与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混淆。我院近期诊治房室传导分层阻滞1例,心电图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85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加重1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建立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参考值范围,为早期发现房室传导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100名中晚孕超声筛查结果正常的胎儿(15~40孕周),按检查时不同胎龄分为5组进行研究.获得TDI动态图像后脱机软件QLAB分析测定房室传导时间,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将AVCT与心率及孕周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研究的胎儿出生后尽量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范围为(123.9±10)ms;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心率成负相关(Y=190.261-0.467X, P<0.01),与孕周无明显相关(Y=0.045X,P=0.66).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为测量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良好方法;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孕周无相关,而与心率呈负相关;正常值的建立将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房室传导异常.  相似文献   

3.
房室传导阻滞,简称房室阻滞,指激动从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因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位(有时是几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引起激动,出现传导延缓、部分传导中断,甚至全部传导中断的现象。房室阻滞是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房室传导是保障胎儿心脏正常活动的重要基础。采用适当方法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对早期诊断胎儿房室传导阻滞、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汉文名英文名心动过缓bradycardia慢快综合征 brady tachyarrhythmiasyn drome,BTS游走节律点wanderingpacemaker房室传导atrioventricularconduction传导比例conductionratio房室分离atrioventriculardissociation心房分离atrialdissociation干扰interference隐匿性传导concealedconduction逸搏escapebeat逸搏心律escaperhythm窦房传导阻滞sinoatrialblock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block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Wenckebachatrioventricularblock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typeⅡatrioventricularblock 高度阻滞advancedblock ,highgrad…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时,腺苷增高,提示房室阻滞与腺苷有关。有人报告静脉注腺苷能抑制窦房结的自主性和房室传导,近来报告腺苷对房室传导的作用是由于它结合细胞外的受体,以及增加钾的电导而减少介导慢通道流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62例分为房室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房室结双径路(DAVNP)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0例。以房室旁道伴AVRT室房(VA)传导特征为对照,探讨DAVNP伴AVNRT VA传导特征。结果表明DAVNP伴AVNRT其VA传导发生率为100%;室房逆传多经房室结快径;快径逆传具有房室旁道逆传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上研究房室交界区 (房室结及房室束 )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SD大鼠 2 0只 ,分为 2 4h实验组、48h实验组、72h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5mg/Kg。取材心房室交界区 ,常规石蜡切片 ,HE或Masson三色染色 ,光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 :3个缺血实验组一般心肌光镜下的形态学改变均已出现 ;72h实验组的房室交界区表现为传导细胞边界不清 ,胞浆嗜酸性增强 ,细胞核染色加深 ,传导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扩张 ,而且房室束区的缺血变化比房室结区严重。结论 :心肌缺血时 ,传导系统缺血的情况没有一般心肌严重 ,没有一般心肌反应快 ,分布也不均匀 ,从房室结后部到房室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9.
心脏房室交界区(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 Area,AVJ)是指心脏传导系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态学将其分成房室结和房室束两部分;电生理的研究将心房肌与房室结直接相连的部分也归入AVJ,称之为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移行区或房结区.移行区与心房肌的分界不明,大小无法确定.成人房室结的长度约7mm,房室束为10~20mm[1];成年大鼠房室结的长度约0.97mm,房室束约1.08mm[2~3].传导延搁是AVJ最主要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须具备的条件是(1)有二条传导速度不等的冲动传导道路,如房室速和房室旁道;房室结功能性纵行分离既快通道和慢通道以及窦房结和心房交界处。(2)二条通路中一条呈单向阻滞。(3)另一条传导缓慢,以致有足够的时间折返并再次应激。折返发生在窦房结和心房交接处和心房内部引起窦性或房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房室结内,由功能性纵行分离引起的双径通路导致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而预激症者的旁路所构成折返环则引起往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体。发生激动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着一些连接房室之间的肌束,称为房室旁路通道。1 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的几种形式1.1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①正向传导型:此类较为常见,其折返环的前传支为房室结,逆传支为旁路。适时的期前收缩经房室结前向传导,经旁路逆向传导而构成折返激动并导致心动过速。心电图的QRS波群通常是“窄”的。②逆传型:较少见,其折返环的前传支为旁路,逆传支为房室结,激动在折返环中沿旁路前传,沿房室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三维数据成像技术评价胎儿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中的房室传导模式.方法 收集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心律失常胎儿60胎及正常胎儿40胎,行VVI,应用Siemens Syngo Workplace工作站分析三维数据成像.结果 VVI三维数据成像可清晰显示胎儿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房室传导形式.下传心房早搏提前出现的心房收缩后有心室收缩,后伴不完全代偿间期,未下传心房早搏在心房提前收缩后发生传导阻滞,其后无心室收缩;与窦性心律兴奋点比较,心房早搏位置轴发生改变.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律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激动的速度轴降低,时间轴和位置轴无变化.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紊乱时心室律绝对不齐,房室激动的速度轴明显降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呈2∶1下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间运动无关联;房室激动的速度轴、时间轴和位置轴均无变化.结论 应用VVI三维数据成像可立体观察胎儿心脏传导状态.  相似文献   

13.
心肌缺血对大鼠房室交界区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上研究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及房室束)的形态学变化。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24h实验组、48h实验组、72h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5mg/Kg。取材心房室交界区,常规石蜡切片,HE或Masson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3个缺血实验组一般心肌光镜下的形态学改变均已出现;72h实验组的房室交界区表现为传导细胞边界不清,胞浆嗜酸性增强,细胞核染色加深,传导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扩张,而且房室束区的缺血变化比房室结区严重。结论:心肌缺血时,传导系统缺血的情况没有一般心肌严重。没有一般心肌反应快,分布也不均匀,从房室结后部到房室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4.
心率减慢时,1:1房室传导突然转变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后,P波如能在适当的时相内抵达,房室传导便可重新恢复,这称为四相阵发性房  相似文献   

15.
陈泗林 《新医学》1999,30(6):355-356
1病因房室传导阻滞病因包括原发传导束病变即列夫(Lev)病和勒内格尔(Lenegre)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炎症如心肌炎和莱姆(Lyme)病、心肌病、先天性传导阻滞、外伤如手术或办入治疗损伤,其它如药物、电解质及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2诊断原则2.1房室传导胆滞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使得心房至心室激动传导延缓或部分、全部不能下传心室称房宣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应包括阻滞严重程度及阻滞部位西方面。临床上,房室传导阻滞分以下三度。2.1.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AVB)居室传导时间延长,但…  相似文献   

16.
(六)房室结双径路(DAVNP):1956年 Moe经动物实验证明 DAVNP,1975年 Denes 等在人体得以证实,后来 Akhtar 发现由此可发生房空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DAVNP 是房室结传导的一种电生理异常。已证明 PSVT 的70%由此引起,可见于任何年龄,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者。发生抗制:房室结内存在两条或多条传导径路,一为传导速度慢,不应  相似文献   

17.
答:隐匿性传导这个名称由兰格乔夫和皮克于1948年最早开始在临床上使用。隐匿性传导是常见的干扰现象之一,凡心脏某一处的冲动在传导途径中已传到足够的深度而未能使心房及心室除极的传导阻滞现象,称为隐匿性传导。由于这些冲动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微小,不足以在体表心电图上直接显示出来,但可根据对下一次冲动所引起的传导障碍或冲动起源上的变化而得到提示和间接的证实。例如:房性早搏隐匿性房室传导时,因心房冲动虽已传入到房室交接区一定深度,但未能完全通过房室交接区激动心室。因此,心电图上便只有P波而无QRS波。从电生理的角…  相似文献   

18.
“预激”一词的定义,即表示心室肌的一部分早期应激。预激综合征系在房室间存在异常传导通路,可引起病人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此异常的房室传导组织名为肯特氏束。从组织切片发现并证明心房与室肌之间除  相似文献   

19.
医学问答     
《新医学》1986,(2)
问:洋地黄中毒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钾盐应用问题上感到束手无策。洋地黄中毒宜用钾盐,但钾盐能抑制房室传导,使房室传导阻滞加重。请问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20.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征,病因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的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简称旁路)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