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极半髋置换在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双极半髋置换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0例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后患者优良率达86%。结论双极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PNF内固治疗这两种方案,探究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治疗办法。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月到2015年2月这段时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我院共有98例患者采用以上两种疗法。分析所有资料并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的某些数据,得出结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案的患者均随访20个月。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PNF内固治疗这两种方案,发现半髋关节置换方案治疗时间较短,切口长度较大;PNF内固治疗手术出血量和输血量都比较少。两者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内科并发症、内植物并发症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与PNF内固两种治疗方案都能有效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0月到2015年12月间,在我院选择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为优6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对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8例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病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对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吕胜 《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32-133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11月-2013年02月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4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两组患者,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Harri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实验组为(50.5±9.0)min,对照组为(71.3±8.6)min,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比不良事件,实验组共5例,对照组10例,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能取得较佳的疗效,但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远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注意事项、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DHS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对其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原因进行分析。结粜随访6~30个月,满意42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8例,失败5例。5例失败病例中,髋内翻畸形4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失败原因是骨折不稳定,骨骼质量差。钉位欠佳和复位不满意。结论DHS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选择适应证、掌握手术技巧、术后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是防止失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H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H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比较,H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注意事项、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DHS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对其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30个月,满意42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8例,失败5例。5例失败病例中,髋内翻畸形4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失败原因是骨折不稳定,骨骼质量差,钉位欠佳和复位不满意。结论DHS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选择适应证、掌握手术技巧、术后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是防止失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4年12月对3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10个月至3年随访,平均16个月,主要指标为颈干角、髋关节伸屈活动等。骨折全部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2例轻度髋内翻。参照董纪元等评定标准,优26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DHS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易达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抗旋转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
非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为减少卧床时间,提高疗效,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1].资中县中医院2000-06/2004-06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管伟荣 《现代保健》2014,(11):33-34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1年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第2年与第3年手术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相当,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樊晓臣 《现代保健》2014,(26):13-16
目的:探讨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4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min(40-110min),平均出血量80mL(30~200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48个月,平均20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2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4周,骨折愈合时间10周。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PFNA结合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092-109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早期下床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PFNA内固定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合并症、内植物并发症的指标。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2个月,PFNA组临床更具微创性,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更少。结论 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年轻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11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11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3例,良6例,优良率81.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42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2型23例,31-A3型19例。使用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除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髓内钉远端的股骨干骨折,80%的患者在术后六个月恢复术前的患髋关节功能,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1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11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3例,良6例,优良率81.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38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70~82岁,平均76岁。骨折按Evans分型:I型5例,Ⅱ型17例,Ⅲ型12例,Ⅳ型4例。38例中有28例合并有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18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3例,糖尿病10例,胃肠疾病4例,老年神经精神疾病3例,并存2种及以上内科疾病的患者12例。结果38例患者经围手术期准备后均顺利进行手术,住院8~23d,平均14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心功能衰竭1例,其中有2种以上并发症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2.1年,优良率84.2%。结论多数转子间骨折的老年人同时患有1种或多种内科疾病,手术风险较大,主要风险不是手术本身,而是合并的内科疾病,但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控制内科并发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早期采取手术等积极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不追求解剖复位,而是注重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出血,尽可能减少麻醉对患者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