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苦杏仁中苦杏仁酶的闪式提取工艺,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以苦杏仁酶总活力为指标,考察了氨水浓度、提取液用量、提取时间、中和终点pH值和沉淀时乙醇体积分数对闪式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苦杏仁酶的比活力,并计算其总活力.结果 苦杏仁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取50.0 g脱脂苦杏仁粉,使用500 mL62.5mmol/L预冷氨水提取120 s后,残渣再使用450 mL提取液提取90 s,滤过,滤液用36%醋酸调pH 4.0,滤去杂蛋白后加入4倍量乙醇,沉淀苦杏仁酶.结论 采用闪式提取法改进了苦杏仁酶的提取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较优的闪式提取条件.该工艺具有周期短、操作简便、酶活力高等优点,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6)
目的通过比较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桃仁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选择较优的提取方案。方法以苦杏仁苷的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进行闪式提取正交设计,正交最优结果与乙醇回流法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对闪式提取及回流提取苦杏仁苷后的药渣进行回流提取多糖,对其多糖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闪式提取最优工艺提取苦杏仁苷的含有量为2.50 mg/g,转移率为71.48%;回流提取苦杏仁苷的含有量为2.26 mg/g,转移率为64.61%;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的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分别为7.32%和5.91%。结论闪式提取的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及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均高于回流提取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及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法优选苦杏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艳阳  苏碧茹 《中药材》1999,22(2):93-94
本文以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甙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媒浓度、药材处理方法、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苦杏仁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杏仁制成霜,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6倍乙醇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最佳提取、精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苦杏仁苷的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及不同结晶时间、乙醇用量对苦杏仁提取物精制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提取次数,其次是提取时间,再次是乙醇用量。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6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所得粗品用无水乙醇(1∶30固液比)重结晶三次,得到含量为92.47%的苦杏仁苷纯品,苦杏仁苷转移率为45.92%。结论:此工艺步骤简单、经济可行,适用于苦杏仁苷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苦杏仁及其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生品苦杏仁及其3种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苦杏仁苷,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h im-pack VP-ODS 1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17∶83);柱温:25℃;流速:1mL/m in;检测波长:263nm。结果:生品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6.14±0.05)%,蒸品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6.11±0.07)%,品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5.77±0.07)%,炒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4.54±0.06)%。结论:蒸法炮制苦杏仁为苦杏仁的最佳炮制工艺,其苦杏仁苷的含量与生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蒸苦杏仁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倩  杨书斌  孙立立  戴衍朋 《中成药》2012,34(3):532-534
目的 优选蒸苦杏仁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灭酶程度和含苦杏仁苷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蒸汽流量、蒸制时间和厚度四因素、三水平k(34)正交试验法,优选苦杏仁的最佳蒸制工艺.结果 蒸苦杏仁最佳炮制工艺为杏仁厚度铺置3~5 cm,以大流量蒸汽蒸制30 min.结论 确定的苦杏仁蒸制工艺稳定可行,对于规范蒸杏仁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苷提取方法多样,包括水提法、醇提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具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溃疡、抗肿瘤、抗脑缺血、抗氧化、止咳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苦杏仁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苦杏仁苷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苦杏仁苷的提取率有较大的影响。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加水量为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苦杏仁煎煮入药时宜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苦杏仁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苦杏仁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杏仁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0h,苦杏仁苷转移率可达96%;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苦杏仁苷进样量在1.952 5~9.76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RSD=1.40%,n=6).结论:提取工艺科学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苦杏仁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曲组方中用生苦杏仁和制苦杏仁时其苦杏仁苷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神曲、生品苦杏仁、蒸制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进行了跟踪测定.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 1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结果:神曲组方中无论采用生苦杏仁还是蒸制苦杏仁其苦杏仁苷均在发酵不久后即消失.生品苦杏仁从发酵第1天起苦杏仁苷的峰就消失了,而蒸制苦杏仁的苦杏仁苷的峰却一直存在.结论:苦杏仁苷可能是被神曲发酵过程新产生的酶类所酶解,神曲组方中沿用生苦杏仁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