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东省定陶县部分7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霞  崔敬兰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10-111
目的 调查定陶县部分7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状况,为群防群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850名0-7岁儿童的Hb与RBC,计算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分析儿童贫血患病率。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平均为66.47%,其中以1.2岁儿童患病率最高83.96%,贫血类型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主,且多为轻度。结论 1—7岁儿童贫血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添加辅食不及时,儿童偏食及新鲜蔬菜和大豆等含铁及抗坏血酸食物摄入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掌握勐腊县汉、傣族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收集在勐腊县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1193名汉、傣族5岁以下儿童常规检验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7.27%,初步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65%;傣族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4.27%,汉族儿童贫血患病率14.06%;2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2.91%,2岁以上儿童贫血患病率7.53%。傣族2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2.78%,汉族2岁以下儿童患病率18.29%。[结论]勐腊县儿童贫血病的防治重点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重点人群为傣族及2岁以下儿童,而重中之重是傣族2岁以下儿童。应广泛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儿童贫血有几多一位幼儿教师来信问:儿童贫血的标准。答:所谓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1987年全国9个省市协作组调查结果显示,7岁以下小儿贫血患病率为37.9%。我国儿少卫生专家最近指出,我国儿童50%以上属于轻度边缘性缺...  相似文献   

4.
了解柯城区城乡0~6岁儿童的营养现状,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城乡儿童1995年和2003年的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的患病率。结果:城镇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1.29%、8.51%、17.9%,2003年为1.37%、8.45%,6.97%;农村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倭病患病率分别为2.84%、37.42%、6.89%,2003年为2.01%、9.70%,3.76%。结论:目前柯城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城镇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但低体重和贫血患病率无明显改观;农村儿童这三种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下降,城乡儿童营养状况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5.
农村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江苏省江都县农村3月到6岁儿童进行铁缺乏症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贫血患病率达51.2%,患病高峰年龄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占总贫血患病率的83.1%,铁缺乏症患病率为77.5%,缺铁性贫血占铁缺乏症的54.9%。通过1年半大规模的群访群治,贫血及铁缺乏症患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绵阳市2 359例儿童贫血患病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儿童血红蛋白(Hb)平均水平及贫血患病现状,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ABX MICROS60-O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2359名2-12岁儿童的Hb值,计算小细胞低色素和大细胞性贫血患病率。结果儿童贫血率为16.6%,Hb平均值为126.27g/L,各年龄组Hb均值差异无显著性:2岁和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为主:7岁以后,患大细胞性贫血比例逐渐升高,到10岁时,超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结论绵阳市儿童分阶段贫血率较高,儿童贫血的防治工作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对儿童贫血病因判断价值。方法采用SF-3000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10岁儿童血常规,对153侧体检儿童检测血常规的有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被体检的153例儿童中异常情况是红细胞计数(RBC)基本正常;低血红蛋白(HGB)75人,占49.02%;红细胞压积(HCT)低于正常142人,占92.81%;红细胞体积(MCV)低于正常89人,占58.17%;血红蛋白平均含量(MCH)低的47人,占30.71%;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低者均只有10人,占6.54%。结论现代儿童贫血主要表现在红系中的HGB低,HCT小,MCH低于正常,归类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结合其它相关检查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了监测,同时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治。1990年贫血患病率为46.6%,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监测点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下降。改善点下降幅度为71%,对照点下降50%;改善点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点贫血率(尸<0.01)。2岁以内儿童是贫血重点防治人群。监测结果表明,防治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吴德雯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89-1590
目的了解社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探讨其病因,从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在天津市红桥区芥园医院儿保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为普查对象。用氰化高铁法测定幼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贫血诊断分析。结果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1.8%,以3岁以内儿童为主;男女幼儿贫血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28.3%,人工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社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一致,其中以0~3岁偏高,添加辅食不及时,未实施母乳喂养为主要原因。应通过大力宣教喂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提高儿童免疫力,有效地预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10个县级市学龄前儿童贫血流行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描述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围生保健监测的常规报告及儿童随访研究项目。采用WHO推荐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为2000年浙江、江苏两省10市64466名3.5~6.5岁儿童,计算患病率并描述其分布特征。结果 贫血患病率为21.39%(13789/64466,95%CI:21.07~21.7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9%以上)。贫血患病率,女童高于男童,5岁后显著高于5岁前,母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及新生儿期为人工喂养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单胎与多胎、低出生体重与正常出生体重者的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我国南方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与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等可干预的因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育龄妇女、孕妇和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日前公布。此次共调查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个城市和县镇的17484名儿童、孕妇和育龄妇女。结果显示,7个月至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为40.3%,铁减少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2.5%和7.8%;城市婴幼儿铁减少患病率为33.9%,高于农村的29.7%;而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2.3%,明显高于城市的5.6%。孕妇铁缺乏症患病率为61.7%,晚孕期则高达85.4%。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聊城市城区托幼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3年托幼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率1994年为50.43%,2003年为23.27%;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聊城市城区托幼儿童贫血患病率仍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托幼园所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阳市21所幼儿园4541名儿童血红蛋白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8.65%,其中轻度贫血占8.61%,中度贫血占0.44%,未发现重度贫血患者。2—4岁年龄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5~7岁年龄组。个体幼儿园贫血患病率高于公办幼儿园。结论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加强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学喂养,平衡膳食是降低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我站地段儿童营养性贫血状况及患病原因,我们于1997年2月 ̄3月对地段内散居儿童进行了一次贫血调查。按WHO的标准诊断贫血,Hb采用氰化高铁法。结果:0 ̄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2.48%;其中以1岁以内婴儿患病眩最高63.58%;1 ̄3岁患病率55.36%;4 ̄6岁患病率为27.96%。小儿营养性贫血严重地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是小儿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地段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为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庐江县儿童贫血的现状。方法 对1 173 名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贫血患病率为50.3% 。轻、中度贫血分别占87.8% 、12.2% ,未发现重度和极重度贫血,农村儿童患病率高于城镇,婴幼儿高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结论 儿童贫血仍为儿保工作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中小学生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用Hb、PCV、BRC三项指标,按WHO贫血筛选标准,对我市42077名(男:21767、女:20310)学生调查表明:我市中小学生营养贫血患病率为17.8%(男:17.5%、女:16.5%),男女无差异(P〉0.05);青春期最高,12岁男高达31.2%,女高达23.5%。以营养性小红细胞贫血为主,占84.5%。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儿童少年营养性贫血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资料一致认为血红蛋白等项指标的变化是评定儿童少年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进一步掌握和研究学生贫血发生情况,1996年对市内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贫血调查。1对象与方法以市内7-18岁每年龄组分别随机抽样调查400名(男女生各半),共24个年龄组4800名学生。血红蛋白(Hb)采用氰化高铁法,红细胞比积(PCV)测定采用超微量法,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按公式。贫血诊断标准按WHO推荐标推。2结果与分析2.1贫血患病率:4800名学生中检出贫血患者465人,贫血率9.7%,男生为7.9%,女生为11.4%,P<0…  相似文献   

18.
泉州市6月~7岁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市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泉州市6月~7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和身高,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营养正常、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及消瘦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26%、46.41%、43.27%及44.12%。随贫血程度加重,各型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阿勒泰市3岁以下哈萨克族小儿的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符合研究标准的793名哈萨克族小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基本信息、血样本和饮食习惯等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岁组、2岁组和3岁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依次为65.5%、75.4%、52.9%;血红蛋白(HGB)在各年龄组内的水平依次为(101.80±18.95)g/L、(95.80±18.81)g/L、(106.00±21.81)g/L;混合喂养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低于单纯母乳喂养儿童;饮用自来水/渠水的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饮用井水的儿童;习惯经常喝浓茶或奶茶的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很少或不喝浓茶或奶茶的儿童;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冬至菜的儿童的患病率低于极少食用者。添加辅食时间在0—3月内、3~6月内、6—9月内和9~12月内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5.9%、64.3%、70.3%和77.4%。结论阿勒泰市哈萨克族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HGB水平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儿童贫血与其特定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有较大关系,早期添加辅食可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兴化市农村0~6岁儿童贫血状况。方法:对7572名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贫血患病率为9.02%,0~岁组最高为13.99%,6~岁组最低为5.47%;不同喂养方式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贫血的发生与年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等因素有关。加强0~6岁儿童系统管理有助于贫血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