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更为严峻,患病率已达1%-2%,甚至达到了3.7%;由于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致盲者至少已达七万多人。  相似文献   

2.
张巡  吴峥峥 《四川医学》2019,40(5):525-528
<正>近视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Holden等[1]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4. 06亿人患有近视眼(世界人口的22. 9%),到2050年全球将有47. 58亿人口近视(世界人口的49. 8%)。根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很高,特别是在东亚地区,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2-3]。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全球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致盲的第  相似文献   

3.
近视是儿童中最普遍的视觉障碍,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中国的近视患病率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呈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具有分层观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脉络膜微血管结构及形态,并可对血管密度进行量化,具有快速、无创、三维成像等特点,目前已逐步开展OCTA在近视眼机制中的研究,本文将对OCTA在7-9岁儿童近视初步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视网膜周边变性近视患者激光光凝术后行LASEK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25例(187眼)伴有视网膜周边变性患者,并施行了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和LASEK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施行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及LASEK近视矫正手术后,术后1年发现1例视网膜脱离(术后2年发现2例视网膜脱离,新出现视网膜干洞1例),视网膜囊样变性1例,其他类型的变性6例.结论 视网膜周边变性激光光凝术后,行IASEK手术治疗近视,仍然会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等近视眼的并发症,因此,该类患者术后仍应定期详细检查眼底.  相似文献   

5.
朱大权 《当代医学》2008,(15):32-34
近视,是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现象.近20年来,我国近视眼患病率在急剧的增加,全国近视患者已超过3亿,在世界排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近视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假说很多,至今尚无定论.目前,虽然没有一种学说能完整的阐述近视的发病机理,但基本肯定近视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30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近视动物模型实验,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在形觉剥夺性近视、遗传基因定位及近视眼生物化化学物质改变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河北省小学生近视现状和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2021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22所小学的6 753名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查、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眼科常规检查。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其近视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河北省小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为33.82%,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6.67%,农村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P<0.01);男生近视患病率为30.02%,女生近视患病率为3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2,P<0.01)。小学生近视以轻度近视为主,随年龄和年级增长加重。年龄、父母近视、教室采光照明、电子产品使用、户外活动、做眼保健操、读写距离是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 河北省小学生近视率已达较高程度,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和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针对近视影响因素做好精准防控,确保小学生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7.
近视,是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现象.近20年来,我国近视眼患病率在急剧的增加,全国近视患者已超过3亿,在世界排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近视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假说很多,至今尚无定论.目前,虽然没有一种学说能完整的阐述近视的发病机理,但基本肯定近视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30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近视动物模型实验,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在形觉剥夺性近视、遗传基因定位及近视眼生物化化学物质改变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朱大权 《当代医学》2008,(16):32-34
近视,是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现象.近20年来,我国近视眼患病率在急剧的增加,全国近视患者已超过3亿,在世界排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近视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假说很多,至今尚无定论.目前,虽然没有一种学说能完整的阐述近视的发病机理,但基本肯定近视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30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近视动物模型实验,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在形觉剥夺性近视、遗传基因定位及近视眼生物化学物质改变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柳州市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1 5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并对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文化程度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1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7.68%,其中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6.2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46%;不同性别组间和不同文化程度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糖尿病病程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州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偏高,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年龄≥18岁人群视力及屈光状态,了解成人近视患病率及不同近视程度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在宁夏地区抽取10个调查点,对其中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和裂隙灯下眼部情况检查。对近视人群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致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应检查人数6 145人,实际检查人数5 721人(93.1%),平均年龄(64.27±13.48)岁,其中男性2 558人(44.7%),女性3 163人(55.3%)。其中2 969人(51.90%)被诊断为近视,轻度近视患病率为22.44%,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7.60%,高度近视患病率为11.85%。男性和女性近视患病率分别是51.72%和52.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人群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患病率在20~29岁组人群中最高(23.80%)。随着文化程度升高,人们近视的患病率逐步升高,且在大学及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P<0.05)。结论 宁夏地区成人近视患病率较高,近视的患病率因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近视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希望学校和家长注意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及近视度数加深.方法:通过统计北辰区某小学2000、2005及2010年近视人数,比较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变化.结果:这三年该小学学生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且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学校和家长要采取措施,预防小学生近视发生及近视度数加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先天五运六气特点与分布差异。【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住院病例共867例,对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主运、主气、运气相合、客主加临密切相关;主运中,金运时期出生者患病率最高,火运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气中,五之气阳明燥金时段出生者患病率最高,二之气少阴君火时段出生者患病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客主加临时段中,主气与客气为相生关系时段出生者患病率最高,主气与客气为同气关系时段出生者患病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运气相合特点的年份中,小逆、不和、天刑年出生者患病率最高,岁会、同岁会年出生者患病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罹患与出生时的主运、主气、客主加临、运气相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变性性近视、恶性近视等,基本属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其发展的结果导致弱视,视网膜退行性变,视网膜脱离等致低视力甚至盲。1997年至2001年我们对行后巩膜加固术有随访资料的高度近视50例、90眼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视是一个影响范围较广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向低龄化和高度近视化发展的倾向。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伴随发生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迫在眉睫。近视所带来的病理改变及并发症对于视功能的影响极大,推动着临床研究的进步。近年来,在视网膜周边离焦学说的指导下,多种近视防控产品应运而生,给予患者高效、舒适、便捷的治疗,并通过减缓眼轴增长的方式达到减缓度数增加的目的。离焦镜片已成为其中的主流治疗方式。本文就现有的几种近视防控镜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城乡结合地区中小学生视力和屈光的现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9—11月上海市城乡结合地区某社区9所学校1~8年级在校生4 508人作为研究对象。入校视力检查收集学生视力信息,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以及免散瞳验光。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该社区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0.3%(2 718/4 508),其中近视患病率为43.5%(1 962/4 508),散光患病率为34.6%(1 562/4 508),屈光参差患病率为16.1%(724/4 508),远视患病率为1.6%(73/4 508)。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4.1%(1 077/3 162),初中生近视患病率为65.8%(885/1 346), 近视患病率随年级上升而增高(P<0.01)。男生近视患病率低于女生(P<0.05),而散光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初中组近视程度高于小学组(P<0.05)。   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主要眼患为近视,需结合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特征,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措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相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常导致视功能障碍,是眼科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亦是容易导致患者心理恐惧的眼科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且2/3患者为深度近视。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后解剖复位率达90%以上。但对患者来说,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害怕特殊器械(如三面镜)检查及手术治疗等而产生焦虑或恐惧,更因担心视功能丧失和手术失败而感到心理压力导致抑郁。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可为临床正确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婷  殷蕾  贺思源  沈婷 《浙江医学》2024,46(8):856-860
目的通过收集杭州市小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的视力筛查数据,分析小学生连续4年的近视患病率变化情况。方法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纳入杭州市21所小学一至六年级(6至13岁)完成视力筛查的34474名学生(68948眼)。统计2019年至2022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并比较2020年与其他年份近视患病率的差异性。计算连续4年等效球镜值并按照性别及年龄分组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至2020年,儿童近视患病率大幅增加,其中一年级27.2%比44.5%,二年级40.1%比53.1%,三年级56.5%比66.0%,四年级62.2%比75.9%,五年级75.4%比83.6%,六年级80.4%比88.4%。经杭州市儿童近视防控策略的实施,2020年至2022年所有年级组的近视患病率均明显缓和。一年级和二年级2019年至2022年整体近视变化幅度较大(均P<0.01),五年级和六年级整体近视变化幅度较小。年级越高,近视程度越深。右眼比左眼更容易发生近视。女生相比男生的近视发展速度更快。结论疫情结束后儿童近视情况有所缓和,这可能与户外运动时间的增加等相关环境影响因素有关。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及用眼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近视筛查工作可及时发现小学生近视及高度近视的发生,从而为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测“健康”近视人群中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在眼科全科门诊进行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可行性和意义。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眼全科门诊就诊进行眼科体检的近视患者210例共210只右眼,根据等效球镜绝对值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3.00 D,43例)、中度近视组(3.00~6.00 D,98例)、高度近视组(≥6.00 D,69例)。IOL-Master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应用Optomap Daytona 200T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拍摄视网膜,记录周边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年龄为(24.97±7.39)岁,等效球镜为(-5.02±2.11)D。周边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30.95%(65例),视网膜非压迫白(WWOP)检出率为26.19%(55例), 格子样变性(LD)检出率为6.67%(14例)。其中高度近视组周边视网膜病变[46.38%(32例)]、WWOP[39.13%(27例)]检出率最高,低度近视组周边视网膜病变[11.63%(5例)]和WWOP[9.30%(4例)]检出率最低。高度近视组LD检出率[14.49%(10例)]高于中度近视组[3.06%(3例)]与低度近视组[2.32%(1例)]。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病变检出率、WWOP检出率和LD检出率分别与近视等效球镜绝对值、眼轴呈正相关关系(均P < 0.05)。  结论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是检查近视性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有用筛查工具。无论近视程度如何,都需要仔细进行周边眼底检查,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诊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特点。根据扫描图像对该类疾病分型、分期,探讨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手术预后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高度近视患者49例(49眼)经眼科常规眼底检查、B超及OCT检查确诊的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分析其OCT扫描图像特点以及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指标特点。49例中4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术后1月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预后情况,探讨手术时机。结果: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OCT扫描图像均存在玻璃体后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同时根据视网膜的图像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黄斑劈裂、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随年龄增加,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呈逐渐加重趋势。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特点不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视力下降但尚未形成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前,不同类型术后预后不同。结论:根据OCT检查图像特征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分类、分型有重要作用;OCT检查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时机选择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眼科学     
眼科学张士元一、近视我国是近视眼患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群体平均患病率7~12岁者为20%,13~15岁为30%,16~18岁为40%,>18岁者为50%。总人口中估计有近视患者约3亿人。因此防治近视已为全社会所关注。对7~18岁中小学生338例近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