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PE)手术在局部晚期、复发盆腔恶性肿瘤及盆腔复杂瘘治疗中的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PE手术适应证:(1)术前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局部晚期或复发的盆腔恶性肿瘤或确诊盆腔复杂瘘;(2)非手术治疗及常规手术治疗失败、术前经多学科团队讨论以及术中探查, 确认需联合切除盆腔脏器;(3)术前经过多学科团队评估可实施PE。手术禁忌证包括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营养状态或心理状态不佳而无法耐受手术。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 符合上述标准并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PE手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完整、获得患者手术知情同意的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和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情况(手术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141例患者, 其中43例(30.5%)为原发恶性肿瘤, 61例(43.3%)为复发恶性肿瘤, 28例(19.9%)为肿瘤根治后复杂瘘, 9例(6.4%)为良性病致复杂瘘。其中胃肠道来源肿瘤79例(56.0%), 生殖系统来源肿瘤30例(21.3%), 泌尿系统来源肿瘤16例(11.3%), 间叶组织来源等其他肿... 相似文献
2.
盆腔放射性损伤潜在可累及盆腔多个脏器, 由于严重放射性损伤的责任病灶具有逐步进展性及不可逆性, 晚期可并发盆腔多器官复杂瘘、穿孔或梗阻等多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联合切除作为一种多学科协作的巨创手术, 彻底切除责任病灶, 可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并最大程度地避免今后出现放射性损伤进展, 对于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应倡导盆腔放射性损伤的整体化概念, 强调多学科协作, 充分评估原发肿瘤、盆腔放射性损伤及患者整体状态, 遵循损伤控制和扩大切除手术原则, 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 以达到手术安全最大化, 争取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 回顾性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 收治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无盆腔外转移、或仅有寡转移而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同时使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的56例患者围手术期资料, 手术范围分为主要局限在骨盆腔内(骨盆腔内切除组, 41例)及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 15例)两类。所有手术应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 具体包括经腹补片覆盖Treitz韧带至骶骨岬的后腹膜缺损和骨盆入口, 补片四周分别与侧腹膜和前盆留存脏器的腹膜缘缝合、或固定于耻骨弓及耻骨联合;或经骶尾入路, 补片重建盆底肌-骶骨平面缺损。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放化疗史、复发或原发、盆腔外转移等)和手术情况(脏器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重建等);围手术期空盆脏综合征发生情况以及痊愈时间;术后恢复(肠功能恢复时间、空盆腔综合征痊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国际Cla...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盆腔肿瘤学和外科技术的进步, 外科医生重新定义了盆腔手术的边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目前被认为是部分局部晚期和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手术复杂, 切除范围大, 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 所以国内只在少数医院开展。尽管近年来肿瘤药物及外科技术设备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作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对于适应证的选择及其术前评估、新辅助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等方面, 仍存在很多争议和挑战。充分认识盆腔脏器的解剖学特征, 加强临床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 客观评估以及规范地进行术前综合治疗, 积极为复发和复杂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根治切除创造条件, 同时合理规范地实施R0切除, 仍然有可能给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局部进展期恶性肿瘤侵犯周围脏器是盆腔恶性肿瘤中常见情况。新发的直肠癌病例中约10%伴有周围组织器官侵犯, 通过联合脏器切除获得满意切缘, 可达到与无周围组织侵犯患者相似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的盆腔恶性肿瘤若仅行放化疗, 其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 通过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获得满意的切缘是局部进展期及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然而,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复杂, 常常伴随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膜解剖的发展使外科医生对盆腔筋膜层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全面的应用, 腔镜技术的进步为复杂盆腔手术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视野, 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应用在复杂的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层面优先入路是在盆腔筋膜解剖基础上, 通过盆腔无血管间隙优先分离, 为复杂的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提供可重复性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7.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主要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成为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男性功能的损伤, 严重影响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性功能和泌尿功能受损而放弃直肠癌的根治手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是术中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其中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主要是下腹神经, 其主要负责男性射精功能。骨盆内脏神经主要司男性阴茎的勃起。本文对这两种神经的解剖来源、分布及其对相关的泌尿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并介绍有关保留自主神经的手术分类、操作要点和效果评估。在微创外科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同时, 充分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学概念, 应用现代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实现对患者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 是结直肠外科医师的重要必修课程, 也是直肠癌外科手术规范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9.
文身是指将外源性不溶性色素刺入真皮层, 而在皮肤内产生永久痕迹, 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美容方式, 然而着色剂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文身操作的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但常被忽视。该文作者对文身着色剂类型、文身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 经术前影像学或术中发现的原发直肠肿瘤侵犯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以外、及侵犯邻近组织脏器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4b)并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治疗的共计173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LPE的患者为LPE组, 91例行开放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OPE)的患者为OPE组, 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1、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新辅助治疗外, LPE和OP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E组手术时间(319.3±129.3)min, 短于OPE组的(417.3±155.0)min(t=4.531, P<0.001), 术中出血175(20~2 000)ml, 少于OPE组的500(20~4 500)ml(U=2 ... 相似文献
13.
14.
盆腔筋膜是争议较大的人体解剖部位之一。结直肠外科、妇科和泌尿外科根据专科手术的特点, 分别对盆腔筋膜进行解剖标记, 命名未能形成统一。对某些特定的解剖结构(如盆丛), 不同学者对其位置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标准解剖术语的缺失, 给医师理解相应解剖结构造成困难, 也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本文结合尸体解剖研究、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 对盆腔临床解剖的常见困惑和盆腔关键临床解剖术语进行阐述, 包括:(1)尿生殖筋膜和膀胱腹下筋膜是脏筋膜的组成部分;(2)脏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是两层独立的筋膜;(3)盆丛位于脏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汇合处的外侧;(4)从层面的观点来理解盆腔侧韧带;(5)把握筋膜理解的整体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104例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41例, 年龄(64.4±10.4)岁。单纯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联合保留侧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切除29例患者纳入联合组。分析门静脉切除重建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死亡情况。随访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门静脉楔形切除侧侧吻合2例, 节段切除端端吻合27例。门静脉切除重建时间(12.7±2.9)(时间范围8~18)min, 门静脉切除长度(20.7±7.3)(长度范围8~38)mm。联合组术中出血量[M(Q1, Q3)]800.0(600.0, 1 500.0)ml、淋巴结转移58.6%(17/29), 高于对照组的[M(Q1, Q3)]600.0(500.0, 1 000.0)ml、32.0%(24/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lavie... 相似文献
17.
Binder综合征, 又称为上颌-鼻发育不良, 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 也缺少规范、公认的治疗策略指导。作者对Binder综合征病因和治疗方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总结如下:(1)已知的Binder综合征病因分为遗传和非遗传两类, 其核心为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质活性的丧失。(2)治疗方式包括正畸治疗、鼻整形术和正颌手术。其中正畸治疗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 而鼻整形术与正颌手术应被推迟至中面部发育完成后进行, 理想的时机分别为14岁后和16~18岁后;鼻整形术的首选移植材料为自体肋软骨, 合成材料是肋软骨不足或不能被获取时的备用选择;上颌截骨术主要适用于伴有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的重度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肠造口的相关技术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造口的早期并发症包括造口回缩、造口缺血坏死、造口水肿和周围皮肤炎等;远期并发症包括造口旁疝、造口狭窄和造口脱垂等。另外, 少见或者容易忽视的造口癌、造口还纳困难和社会心理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也应该引起外科医生重视。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 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也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对"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分期分阶段治疗, 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9年6月, 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收治瘢痕疙瘩患者629例, 男253例、女376例, 年龄9~78(31.3±16.8)岁。根据病情按分期由低到高施以3个阶段综合治疗、定期观察效果, 并对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Ⅰ期251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局部复发14例, 占5.5%;24个月复发4例, 占1.6%;经再次注射治疗后痊愈。Ⅱ期302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局部复发56例, 占18.6%;经再次治疗后49例(87.5%)患者痊愈, 24个月复发35例, 占11.6%。Ⅲ期76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36例, 占47.3%;再次治疗后24个月复发19例, 占25%。结论瘢痕疙瘩综合治疗后效果和复发率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根据病情分期分阶段治疗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ISR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术式, 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因其在保证肿瘤学安全性的基础上, 可使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免遭切除肛门的痛苦,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开展。ISR综合体现了学界对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精确理解、肛管局部解剖的再认识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和保肛手术的不断探索。相较传统开放手术, 随着手术平台的迭代和外科技术的进步, 采取微创方法如腹腔镜及机器人平台下的ISR似乎具有更佳的短期结局[1-2]。目前, 无论单纯经腹入路还是经腹经肛联合手术入路, 以及不同的吻合口重建形式, 相关针对技术层面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之势[3-4]。然而, ISR在可接受的功能学结果基础上, 良好的肿瘤学预后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