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诺  温艳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98-2699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差,多数患者有诱因可循.本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常见诱因及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95例,乙肝后肝硬化75例,丙肝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伴有酒精性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其中男69例,女26例,年龄30~79(55.2±12.1)岁,40~79岁81例,按照单次住院的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24例.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率的x2检验.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4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97%。肝性脑病预后与诱因、脑病分期、肝功能、肾功能、血Na 、Child分级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E患者 80例和肝硬化患者80例,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记录碱中毒和腹水发生率。结果 肝硬化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于优于H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与肝硬化患者碱中毒发生率分别为45.9%(36/80)和9.2%(8/80),腹水发生率分别为76.5%(61/80)和31.2%(25/80,P<0.05);性别、年龄、碱中毒和腹水与HE患者生存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Child分级、HE分期和酸中毒与生存明显相关(P<0.05)。结论 HE患者Child分级、肝性脑病分期和酸中毒等明显影响其预后,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早期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孙艳芳  孔丽 《山东医药》2006,46(2):66-67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改变、计算力和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共收治8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现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隐匿性肝性脑病(CHE)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4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HE分为CHE组(n=212)和非CHE组(n=204),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实施6个月随访。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HE的危险因素。结果 CHE的发生率为5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病程、HE病史、感染、腹水、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肌酐、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MELD评分等是CHE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HE病史(OR=10.848,95%CI:4.971~23.67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OR=4.334,95%CI:1...  相似文献   

6.
169例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两所三级甲等医院1993年7月至2005年6月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169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确诊肝性脑病的日期为随访起点,通过电话、信函或再次入院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以2005年9月30日作为随访终点,患者死亡或接受肝移植及失访的时间也为随访终点。选择32个可能对肝性脑病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构建肝性脑病的预后指数(PI)模型。结果169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4.4个月,1年生存率为24.32%,2年为18.83%,5年为9.98%。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BUN、血清总胆固醇、WBC和Child—Pugh分级5个肝性脑病的独立预后因素,得出PI值的计算公式为:PI-1.218—0.027×血钠+0.039×BUN-0.219×血清总胆固醇+0.046×WBC+1.216×Child—Pugh分级。将本组患者的PI值按大小顺序等分为3组,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低PI值组〉中PI值组〉高PI值组。结论血钠、BUN、血清总胆固醇、WBC和Child—Pugh分级是肝性脑病的独立预后因素;PI值与肝性脑病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莉  姜卫国 《山东医药》1997,37(9):50-51
病历摘要 患者25岁,孕2产1。因产后出血持续6小时并失血性休克,于1995年12月16日晚10时收入院。患者系36~(+5)周妊娠,于18小时前在当地医院顺娩一女婴,产时无抽搐。产后即出现阴道流血,量多,用宫缩剂行宫体及静脉注射(量不详)效果不佳,阴道检查见宫颈及阴道壁渗血,行清宫术未刮出残留物,给予局部渗、出血点缝扎止血,阴道仍少量持续出血,6小时总出血量约2000ml,血压降至7.5/0kPa,经输血1200ml,阴道流血减少,血压渐升至12/7kPa。因抢救过程中无尿,故血止后安放导尿管,共导出尿液200ml,色深,尿常规检查无异常。1小时前先后注射速尿2次(分别为20mg及40mg),催产素10U而转本院。入院时无头痛、头晕及视物不清。婚后曾行人流术1次,无大出血史,否认心、肝、肾系统疾病。此次妊娠于33周时出现双下肢浮肿,渐加重并伴高血压(最高达21/13.5kPa),曾服降压药物(不详)及舒喘灵等,效果不明显。查体:T36.6℃,P92次/min,R22次/min,Bp20/13kPa。  相似文献   

8.
郑盛  尤丽英  唐映梅  刘海  杨晋辉 《肝脏》2012,17(3):162-165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肝硬化患者C型肝性脑病(HE)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C型HE和120例无HE的肝硬化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总甲状腺素(T4)、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检测,比较并分析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间甲状腺功能差异;比较60例C型HE各期(0、Ⅰ、Ⅱ、Ⅲ和Ⅳ期)之间甲状腺功能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11),并与Child-Pugh分级有密切相关性;HE组与无HE组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差异,TSH分别为(13.65±3.12)μU/mL、(9.26±1.86)μU/mL(P<0.01);T3分别为(0.87±0.12)nmol/L、(1.21±0.33)nmol/L(P<0.01);且在同一Child-Pugh分级,HE组与无HE组甲状腺功能亦有差异。HE不同分期甲状腺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与Ⅰ、Ⅱ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为Ⅲ、Ⅳ期患者与入院时为Ⅰ、Ⅱ期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对HE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甲状腺功能亦可能是影响H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的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是:上消化道出血22例(44.2%),感染20例(38.4%),电解质紊乱18例(35%),肾功能不全10例(19.2%),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手术、镇静剂)11例(21.2%),高蛋白饮食7例(13.5%),便秘6例(11.5%),腹泻2例(3.85%),其他3例(5.77%),不明原因3例(5.77%),诱因的多少、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风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HE)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肝硬化合并DM与未合并DM的患者HE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分析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与HE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在197例肝硬化患者中,DM患病率为21.8%;HE在肝硬化合并DM组的患病率为83.7%,显著高于不合并DM组的37.7%(P<0.05);在DM组中,GHb≥8%亚组中HE患病率为91.3%,显著高于GHb<8%亚组的75.0%(P<0.05);Ⅲ、Ⅳ期HE患者占DM组HE患者的61.1%,显著高于不合并DM组的32.8%(P<0.05);Ⅲ、Ⅳ期HE患者占DM并GHb≥8%亚组HE患者的76.2%,显著高于DM并GHb<8%亚组的40.0%(P<0.05).结论 肝硬化和DM可能存在伴随关系,DM可能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HE的风险.积极控制血糖可能有助于降低肝硬化患者HE的发病率,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视觉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BAEP、VEP、SSEP)检测。结果 三种脑诱发电位检测以BAEP异常率(46.7%)高于VEP和SSEP(均为36.7%);随着肝病程度加重,BAEP和SSEP异常率逐渐增高,分别为Child-Pugh A级41.7%和8.3%,B级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的预后因素,为HE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69例肝硬化合并HE的住院病例进行研究,以确诊HE的日期为时间基线,选择32个可能对HE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5个HE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是判断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俊杰 《肝脏》2005,10(3):242-243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为主要表现.我科自2002年以来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24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15.
肝硬化的营养不良问题被认为是目前影响肝硬化的一个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大约80.3%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即使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患者,营养不良率也高达25.4%。研究表明,肝硬化营养不良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早期进行干预可以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肝性脑病合并肝性皮质盲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合并肝性皮质盲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11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肝性脑病基础上并发肝性皮质盲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 11例肝性脑病患者肝性皮质盲发病率为3.1%,平均年龄38.8岁,随访2年,6例在2年内死亡,其余5例患者均随其肝性脑病治愈后视力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肝性皮质盲男性较女性多见,中青年患者发病比例较高,该病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逆的,不留后遗症,其预后取决于原发病.  相似文献   

17.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之一。大多数研究表明,肌少症与显性肝性脑病导致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临床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等事件风险增加,但关于肌少症与轻微性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通过对肌少症与肝性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预防轻微性肝性脑病发生,甚至降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11-05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2例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入院时的临床表现,根据WestHaven标准和Child-Pugh分级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记录入院后各生化指标的第一次结果,包括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对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影响乙肝后肝硬化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35.6%);HEⅡ期所占比例最高(36.8%),Ⅳ期居第2位(25.3%).合并HE组与未合并HE组比较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0:8:79vs0:21:31,19:68vs36:16,20.74±70.44vs46.53±10.67,136.01±6.65vs141.48±3.34,1927.34±70.52vs3342.01±38.03,91.75±84.56vs58.98±14.46,25.53±3.84vs29.48±2.58,13.57±14.76vs6.41±1.57,21.34±7.12vs18.59±1.66;bothP<0.05).肝功能程度与HE分期无关,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156.91±62.94vs104.13±73.07,112.69±60.87,104.67±82.00;bothP<0.05).血钠水平在Ⅱ期、Ⅲ期、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35.22±6.05,134.91±7.79,134.55±6.25vs139.73±5.15;bothP<0.05),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605.19±76.01vs2325.46±71.31,P<0.05).血尿素氮水平在Ⅳ期较Ⅰ期、Ⅱ期显著升高(21.65±23.69vs6.53±3.41,10.62±7.37;bothP<0.05).结论:在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居乙肝后肝硬化发生HE诱因的首位.肝功能C级、合并腹水、高血氨、高血清总胆红素、高血尿素氮、低血钠、低血清胆碱酯酶、低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增加HE的发生率.高血氨、高血尿素氮、低血钠和低血清胆碱酯酶可加重HE的程度,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肝硬化合并H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例诱因、重要生化指标(TBIL、ALB、Cr、PT)、Child-Pugh分级、HE分期、并发症。结果两组在上述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HE分期及并发症均影响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此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E患者68例,其中生存47例,死亡21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发HE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在血清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肌酐、血氨、pH值、Child评分方面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转氨酶、白蛋白、血钠、血钾、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氨和Child评分是影响H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熟悉影响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