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发性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途径包括腺瘤-腺癌途径(包括锯齿状腺瘤癌变的锯齿状途径)、De novo途径和炎症-癌症途径,后者即炎症性肠病[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癌变途径;由此途径癌变产生的CRC被称为结肠炎相关性CRC(colotis associated cancer,CAC)。鉴于CRC和UC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易感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病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结直肠癌变后果最为严重.UC导致结直肠癌变的机制十分复杂,从遗传物质到信号转导等的一系列改变可能在UC相关的癌变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发病机制方面,UC相关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散发性CRC仍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重点就上述方面阐述UC相关结直肠癌变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55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以及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UC-CRC)的监测、筛查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南方医院共行结肠镜检查32926例,对其中558例UC患者以及UC-CRC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8例UC患者中,发现结直肠癌8例,均为进展期癌,总体风险为1.43%,2组病人在年龄、疾病病程、病变范围、诊断结直肠癌前活检是否有不典型增生、是否使用5-ASA类药物、激素治疗以及是否参加内镜随访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别。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疾病病程、病变范围以及结肠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为UC-CRC的危险因素;定期内镜随访、5-ASA以及激素治疗可降低UC-RC发病的风险。结论 UC患者有较高癌变的风险,但总体风险较西方国家低;UC病程大于10年、全结肠炎以及活检发现有不典型增生是发生结肠癌的高危因素,定期内镜随访以及5-ASA和激素治疗是UC患者防止发生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首例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肠癌报道于1925年。Goldgraber等 [1]总结1928年至1968年发表的50篇论文,UC相关的肠癌发病率在 0.6%~17%。Ekbom等[2]在3000例UC患者的研究中,结、直肠癌 (CRC)的相对危险性为5.7(95%CI4.6~7.0),UC患者具有较高的肠 癌发病率已是不争的事实。作者就近年来UC相关性CRC的有关研 究进展作一概述。 一、UC发生肠癌的危险因素UC形成CRC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疾病持续时间和病变范围。当 病程小于8~10年,很少发生肠癌,以后患癌的危险性每年上 升0.5%~1%[3],并有较高的累积癌变率,15年为2.5%,…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直肠炎癌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随着UC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癌变率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UC患者终身发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概率为3.7%,每人每年的发病率为0.3%;UC癌变发生率以美国和英国为最高,每人每年发病率分别为5%和4%,也是UC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认为,UC是CRC的一种癌前病变,其并发CRC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高20倍。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以结肠直肠黏膜弥漫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复发率高,典型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长期炎症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是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有效控制炎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发生率是临床重要问题。中医药多成分、多环节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控制炎症、预防癌变、已变防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监测预防及中医药防治癌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在探讨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黎文华 《胃肠病学》2010,15(7):436-43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甚至全结肠和末端回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但其癌变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丁酸对结直肠癌具有化学预防作用。本文就UC的癌变机制、丁酸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及其与UC相关结直肠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但其分期不同,预后差异较大,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目前CRC主要筛查手段为肠镜检查,但部分患者不易接受.近期较多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与CRC的发生有关,CRC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在发生癌变前可能经过数十年...  相似文献   

10.
癌变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最严重的并发症,其预防手段包括内镜监测、分子生物标志物、手术治疗及化学预防。5-氨基水杨酸盐(5-aminosalicylic acid,5-ASA)是轻-中度UC患者的一线用药,其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较全面地阐述5-ASA的化学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中预防IBD相关癌变用药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RC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饮食习惯被认为与CRC发病率有关,至今已有若干因素被认为与CRC发病相关。目前认为CRC是由环境、饮食、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致癌物作用、结合细胞遗传因素导致细胞遗传基因突变而逐渐发展。本文拟对CRC发病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癌症发病的许多危险因素都与某种形式的慢性炎性反应关联,20%以上的癌症与慢性感染有关,已证实多种微生物直接介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幽门 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上述疾病均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能增加患者罹患结肠癌的风险,随着病程延长,癌变概率逐渐升高。然而,临床上大多数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个体并没有明确的UC病史,表现为散发性的分布,与炎性反应的关系尚不明确。近年一些研究认为,肠道菌群改变是糖尿病、肥胖等的发病基础,其机制与慢性炎性反应相关,而糖尿病、肥胖等均是结直肠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菌群和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可能在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病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患者癌变风险明显增加。内镜是发现结直肠癌及癌 前病变的最佳手段,但由于肠黏膜慢性炎症、溃疡及修复改变,检出IBD 相关性异型增生的难度明显超过普通人群。 2015 年美国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监测与管理国际专家共识(SCENIC) 指出,高分辨率内镜结合靛胭脂染色技术目 前仍是IBD 结肠镜筛查的金标准,而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 等电子染色技术未获推荐。发现可疑病变后, 应根据其大体形态、活检病理、内镜切除难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结肠癌(colon cancer)和直肠癌(rectal cancer)的统称,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以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较低。但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加,据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报告,CRC居第五位,其病因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表明CRC发病与遗传因素、食物中的脂肪、肉食、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数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端结肠发展,少数遍及全结肠.UC在西方国家常见,尤在英美及北欧的发病率较高,最新资料显示,大约3%的UC患者可能最后发生结直肠癌,较一般人群高3~5倍;10年以上病程的广泛性结肠炎及慢性持续型患者其危险性增加10~20倍,有报道[1,2]UC癌变危险性逐年递增1%~2%.  相似文献   

16.
疾病波及范围和病程作为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危险因素已被证实。本研究旨在验证反流性回肠炎 (backwashileitis,BMI)是否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方法  1 982年~ 1 998年间 60 9例行结直肠切除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590例符合研究标准。BMI为肉眼和组织学证实末端回肠粘膜炎症且病变长度不小于 5cm。病人根据炎症的范围分成 3组 :①有BWI的全结肠炎 ,共1 0 7例 ;②没有BWI的全结肠炎 ,共 3 69例 ;③左半结肠炎 ,共 1 1 4例。分别评估 3组病人与CRC的关系。研究调查了性别、溃疡性结肠…  相似文献   

17.
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是一种由肠腔内炎性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有抗微生物活性、抗感染等作用,通过其含量高低可反映肠道的炎症状态,其在炎性肠病中的作用已被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关于FC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研究结果显示FC可用于CRC的筛查以及和其他肠道器质性疾病的鉴别,同时, FC的浓度与CRC的分期、发生部位以及手术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要进一步通过高质量、大样本研究以明确.本文就FC在CR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长病程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癌变风险增加,进而发展为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olorectal cancer,UC-CRC)。UC-CRC是长病程UC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多数UC-CRC都是由异型增生发展而来,因而识别高危人群,早期监测和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目前临床上监测主要依靠内镜+病理活检,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一些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可用于早期UC-CRC的监测。本文就目前UC癌变监测的现状、内镜监测及生物标志物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西方化和环境的改变,近年我国CRC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跃居第3~5位。统计学预测表明,在不久的将来CRC发病率将超过胃癌,成为胃肠道肿瘤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CRC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12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会议中有关结直肠癌的研究新进展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的发生是由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而引起的。近年来,肠道菌群在CRC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结肠黏膜从正常上皮到腺瘤及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CRC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