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 医疗大数据库成为高质量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设立的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CCCD), 旨在以循证医学的理论促进结直肠外科的发展, 改善患者预后。与国外主要数据库相比, CCCD包含较为全面的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信息, 记录了患者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及详细的手术资料, 但围手术期治疗数据仍需加强;应继续扩大覆盖范围, 丰富围手术期数据,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未来, CCCD有望在促进各中心医疗水平同质化、推动分级诊疗顺畅有效、发挥各中心特色实现融合发展、联通真实世界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感染性并发症作为导致二次手术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率在国内不同医疗中心差异显著。由于缺乏来自全国范围的数据, 尚无法合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为实现并发症规范化登记并为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平台, 建立胃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多中心、前瞻性数据库(PACAGE数据库)。基于全国20家医疗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电子病历报告表(e-CRF)采集网站收集胃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医疗信息, 通过现场审计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核查及清洗。在数据清洗完成后, 由主要研究者、数据管理员共同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核对和评价。当所有数据质询与疑问均已进行校正和解答后, 对数据库进行锁定, 形成最终的PACAGE数据库。PACAGE数据库信息资源丰富, 结合质量控制结果, 其数据质量高, 有望成为良好的并发症登记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3.
过去30年中国胃肠外科取得了显著进步, 体现在临床诊疗逐渐规范, 手术质量大幅提高, 术后短期和远期结局改善, 以及高质量临床研究持续开展。当前, 胃肠外科的疾病谱已由传统的良性疾病转变为以胃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恶性疾病, 以肥胖、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 以炎性肠病为代表的免疫性疾病, 需要我们对患者开展全周期管理。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 外科医师应该以外科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导向, 以疾病规范诊疗为保障, 继续推进中国胃肠外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并发症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术后胰瘘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明显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导致术后死亡。因此降低胰瘘发生率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现就胃癌术后胰瘘的定义、影响因素、预后、预测模型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达到防治胃癌术后胰瘘、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高,根治性手术仍是胃癌治疗的核心.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良好的预后已被证实.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出现在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技术缺陷、费用昂贵及预后争议等不足.本文就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现状与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中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 检索时间为2004年到2019年, 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285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 且经组织学均确诊为囊性肾细胞癌, 肾根治性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类型, 术后发生癌症特异性死亡10例(3.51%)。患者第1、5、10年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9.30%、96.85%、96.49%。结论与常见的肾透明细胞癌相比, 囊性肾细胞癌患者具有更低的临床分期, 更低比例的肿瘤进展和远处转移, 具有良好的预后和极低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 但高组织学分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肿瘤进展、复发和癌症特异性死亡, 建议接受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胃癌肝转移的总体发生率约为9.9%~18.7%, 异质性大, 患者5年生存率<20%, 尤其是甲胎蛋白阳性胃癌和胃肝样腺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更差。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和日本胃癌学会均未制定专门针对此类患者系统完善的诊疗策略。本文就胃癌肝转移的分类、诊断(血清学、影像学、病理学)、治疗(手术、药物)等方面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胃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胃癌术后复发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探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胃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但食管癌手术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较高。因此, 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发生后又如何进行处理,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食管癌围手术期与手术相关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消化道气管瘘、乳糜胸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同时, 以肺部感染为代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也并不少见。食管癌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心肺并发症的绝对高危因素。此外, 食管癌术后远期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较为常见。有效地降低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前列。自1992年Kitano等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 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亦取得长足进步。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不亚于传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逐步取代开腹手术, 成为胃癌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胃癌手术治疗理念持续更新, 新兴微创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和吲哚菁绿示踪技术等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使胃癌外科更加微创、精准, 并提高胃周淋巴结清扫质量, 国内胃癌外科技术进一步精进。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以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为主题, 回顾归纳近年来最新进展, 旨在系统阐述胃癌外科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相信未来, 我国的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必将更为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 必将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深化胃癌诊断与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中, 局部进展期胃癌占比高。对于此类患者, 单纯施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差, 并且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随着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各类临床试验和新的治疗理念,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模式也由单一化疗逐渐转变为多种疗法联合等新型治疗模式, 以改善患者疗效并延长其生存时间。笔者深入阐述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是根治胃癌的主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已经形成共识和指南,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上。胃切除术后综合征是由于胃切除术后, 因并发症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胃切除术式及吻合方法与胃切除术后综合征密切相关, 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至关重要。因此, 本文对胃切除术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的营养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然而如果给予患者不适当的营养支持,不仅不利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相反可能加重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1].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产生过度的应激反应,反而对机体本身的器官及功能造成损害[2],对于胃癌患者可能影响其术后的恢复.笔者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患者的影响,为胃癌术后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胃肠肿瘤外科研究的逐步深入,肿瘤外科尤其是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诊断信息的登记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胃癌规范化手术的推广及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推动了胃癌规范化手术安全性临床研究(如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系列研究等)开展,并进一步推动短期安全终点即并发症的数据规范化登记。我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有手术技术、器械设备及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进步, 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开始对于累及盆腔多器官及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开展更加积极的扩大切除手术。扩大手术范围可以提高切缘阴性比率, 实现肿瘤的R0切除,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延长生存时间。因此,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对于局部晚期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 已经逐渐成为标准的手术方式。目前, 在开展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过程中, 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偏高以及长期生活质量较低。对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现逐渐聚焦于盆腔术后残存的巨大空腔, 这可能是此类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并由此提出了"空盆腔综合征"这一概念。本文在汇总空盆腔综合征相关文献基础上,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 封闭的盆腔残腔随着空腔内空气被逐渐吸收、细菌繁殖及积液富集等过程而形成持续存在的负压, 进而对整个腹盆腔内器官分布产生影响;同时, 物理过程在参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过程中是否也发挥着作用, 有待探讨。汇总提出, 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 而盆腔脏器切除手术史是病史诊断中最重要的指标。在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者中,确诊年龄为57岁(47~67)岁,与肝移植手术时间的间隔为82个月(40~122)个月,随访时间为23个月(4~42)个月,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2例存活至今,1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后应重视接受新发恶性肿瘤筛查,定期接受消化内镜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胃部新发肿瘤,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最佳方法之一,移植肿瘤学理念的提出为肝细胞癌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在过去,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随着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推广,治疗的重心逐渐偏移到癌症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不同类型的患者肝移植的预后可能会有所不同,因而应对肝细胞癌肝移植的患者进...  相似文献   

18.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 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模式。精准医疗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减重代谢外科是新世纪的新兴学科, 其发展任重道远, 精准医疗的加入, 使得减重代谢学科实现快速、正向发展。在精准医疗的大环境下, 减重代谢外科现正处于起步阶段, 现阶段精准减重代谢外科的成功实施初步着眼于对于术后体质量的预测以及表观生物遗传学在体质量差异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术后恢复、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精确随访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还有待填补空缺。未来可以通过建立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库, 并完善临床登记数据, 完成长期精准随访, 实现大规模资源与数据的整合;利用好大数据平台进行深度的生物数据挖掘, 以期利用大数据参考达到对肥胖治疗的精准预测与掌控, 从而制定出详实的实施方案与细则标准。同时要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避免个人健康数据泄露。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胃癌获得根治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手术因其微创、放大视野及精细操作等优势而得到快速推广,在胃癌手术中占比逐步提高。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存在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等特点。国内不同地区及医师间的技术差距也是腹腔镜胃癌手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由于腹腔镜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需要统一的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监督及规范。腹腔镜胃癌手术质量控制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涉及术前分期、风险及适应证评估,术中高质量、同质化手术操作,术后标本处理、并发症登记及随访等各个环节。统一规范的手术质量控制不仅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相关临床研究结论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同时能助力教学培训工作、安全度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0.
肥胖已被确认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对生育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肥胖者来说, 性功能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经常被忽视。社会对肥胖的污名化使肥胖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剧, 对性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研究发现, 减重手术可以使肥胖患者的体质量减轻和性功能改善, 肥胖相关性腺功能障碍也在术后得到改善甚至消退。但是需要注意术后的体质量管理和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防止术后体质量恢复导致性激素和性功能逆转。然而, 针对减重术后精子质量的变化仍存在争议, 国内目前也缺乏有关减重术后性功能、精子参数及其机制的研究数据。因此, 本文综述了减重手术与性功能障碍以及相关机制和精子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肥胖合并性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减重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