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GERD病因较多,发病的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抑酸治疗是治理GERD的最佳途径,质子泵抑制剂被用于GERD的常规治疗,但仍有一部分的患者对其疗效欠佳。近年来,炎症因子(ICs)和氧化应激(OS)在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ICs及OS为靶向的新型药物治疗,对抑酸药物疗效欠佳的GERD患者带来希望,也为其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对以上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PPI治疗失效。PPI失效的常见原因有患者的依从性差,不同类型GERD对PPI治疗反应差异,肝药酶P4502C19的基因差异及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对PPI治疗失效的患者应行胃镜和食管测压、24h食管pH测定,再决定采用增加PPI剂量,改换不影响P450药敏的药物,加服H2RA或胃动力药、手术等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7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ARMS)治疗的26例质子泵抑制剂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连续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比较手术前后的反流症状评分(GERD?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RQS评分)、食管动力及24 h测酸检查结果。结果发现:中位随访18.4个月(6~27个月),23例(88.5%)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5例(57.7%)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平均GERD?Q评分(6.23分比13.19分,P=0.004)和平均RQS评分(26.67分比10.98分,P<0.001)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平均DeMeester评分(10.69分比53.15分,P<0.001)、平均酸反流时间百分比(3.56%比9.92%,P<0.001)、平均酸反流总次数(36.9次比139.9次,P=0.001)均明显低于术前,平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25.19 mmHg比13.63 mmHg,P<0.001)和平均远端收缩积分(1 819.15 mmHg·s·cm比1 007.67 mmHg·s·cm,P<0.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提示ARMS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短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和食管体部蠕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87例GERD合并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2组均接收治疗1个月。采用GERD症状评分、胃食管24 h pH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来分析2组治疗前后抑酸,胃食管动力及房颤发生的影响及疗效;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标本,并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水平。 结果经食管24 h pH监测发现,研究组在GERD症状评分,食管近端弱酸反流(%)、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等指标,与其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分析显示,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显著改善食管上段括约肌(UES)静息压、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等指标(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以及QT离散度(QTd)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心率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无效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该联合治疗在GERD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较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症状及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改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舟山医院收治的60例R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行改良ARMS治疗,对照组行ARMS治疗。记录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根据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评估临床疗效。应用咽喉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估患者的咽喉反流和吞咽情况。比较2组的C反应蛋白(CRP)、IL-6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胃食管阀瓣进行Hill分级。应用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于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RSI指数均较低,而MDADI评分均较高,术后1周和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降逆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气逆证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随证加减的健脾降逆方、雷贝拉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随访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随访期间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RDQ总积分以及治疗前后症状发作频率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健脾降逆法随证加减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伴焦虑抑郁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NERD患者进行心理测评,随机抽取80例伴焦虑抑郁的NERD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40例不伴焦虑抑郁的NERD患者为C组。A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组、C组只给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及HAMA、HAMD的评分。结果 RDQ问卷症状程度、频度总分、HAMA、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3、42.64、37.36、39.73、21.35,P均0.05);A组治疗前后RDQ症状程度、频度总分的差值(分别为12.31±3.54、14.11±2.46)大于B组(5.62±3.45、5.30±2.13)(Post-hoc检验,P=0.032、0.025);A组治疗前后HAMA、HAMD、PSQI评分的差值(分别为10.23±4.31、10.22±3.32、7.10±4.02)均大于B组(分别为4.90±4.38、3.56±5.26、2.76±4.21)和C组(3.10±1.27、1.91±1.32、3.09±1.38)(Post-hoc分析,A组与B组比较,P=0.003、0.002、0.003;A组与C组比较,P=0.002、0.001、0.004)。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PPI在治疗NERD躯体症状的同时,能显著改善伴焦虑抑郁的NERD患者的精神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PPI。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质子泵抑制剂和益生菌的基础上应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于早晚饭前服用,2次/d;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口服,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曲美布汀片100 mg口服,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其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症状和发作频率评分以及肠道菌群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erdQ评分、DCI、HRM、症状发作频率评分以及肠道菌群分布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CI、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erdQ、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症状以及发作频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评价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79.17%(38/48),观察组疗效评价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3.75%(45/4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肠杆菌以及酵母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质子泵抑制剂和益生菌的基础上应用曲美布汀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加食管的运动能力,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状态,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7)
目的考察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免疫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样本炎症因子、免疫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治疗组(79.03%)(χ2=5.522,P0.05);治疗后,胃镜检查发现,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溃疡面积缩小,数量减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内CD3、CD4、CD8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CD8降低,CD4增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CD8更高,CD4更低(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45%,对照组复发率为29.0%,组间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具有改善炎症,提高免疫作用,可降低溃疡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胆胃方治疗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53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食管24hpH及胆红素监测证实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且为单纯性胆汁反流,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给予胆胃方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以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烧心、反酸、胸痛、胃脘灼痛等主要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1),中医证候愈显率为66.0%,总有效率为96.2%。[结论]胆胃方治疗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中健脾汤联合米曲菌胰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就诊的120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对照组服用米曲菌胰酶片,研究组服用米曲菌胰酶片+调中健脾汤,两组均治疗1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估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4周时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炎症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GAS、SS水平相较于治疗前降低,MTL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较于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加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3个月时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清肠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强的松基础治疗,试验组加服健脾清肠方,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疗程为12周.患者采用标准激素减量方法撤减激素.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及激素撤退情况分析.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Rα的表达,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累积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上调GRα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健脾清肠方可有效改善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中医证候,上调GRα的表达水平,改善激素依赖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健脾疏肝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及PC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全幽门结扎 贲门肌切开术"制作动物模型,2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慰剂(谷维素)组、阳性对照组(加斯清)、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取食管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PCNA表达.结果: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食道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抑制PCNA表达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小剂量:284.83±30.49vs 330.00±35-35,P<0.05:中剂量:239.67±28.84vs330.00±35-35,P<0.01:高剂量:203.00±25.29vs330.00±35.35,P<0.01),其疗效与加斯清相当.结论:健脾疏肝方有助于降低PCNA的高表达,并有抗胃食管反流,减轻食管炎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奥美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GER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观察组50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枳术宽中胶囊1.29 g,3次/d。治疗8周后,复查两组胃镜并评价临床症状。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P〈0.05);观察组胃镜治疗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4%,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理气健脾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年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的患者117例,分为治疗组(n=52)与对照组(n=65),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理气健脾方汤剂口服。观察患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胃镜检查、Child-Pugh分级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1年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为19. 2%,对照组为38. 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12,P=0. 038);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934,P=0. 037),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 928,P 0. 05)。治疗组患者门静脉宽度治疗前为(14. 1±2. 7) mm,治疗后为(12. 2±2. 4)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829,P=0. 006);对照组患者门静脉宽度治疗前为(14. 6±2. 8) mm,治疗后为(14. 3±2. 5)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718,P=0. 92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门静脉宽度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 715,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红色征患者20例,治疗后为9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 884,P=0. 008);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前缓解,重度患者由52例下降至3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 982,P=0. 038)。结论理气健脾方可能具有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患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宽度,改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GERD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患者80例, 采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问卷评分及MMPI问卷测评,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黏膜保护剂, 胃动力剂, 抗抑郁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及心理辅导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GERD评分均大于12分, 治疗后小于10分, 治疗前GERD评分及MMPI评分各项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 结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辅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及脑肠肽、神经激素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消化不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 of dyspepsia, SID)、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治疗前后的病理变化情况、餐后胃电图参数、胃肠动力指标及脑肠肽水平差异,并通过RT-PCR法对胃黏膜组织中胃促生长素、胆囊收缩素mRNA的表达进行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胃黏膜可见水肿、充血及炎性改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组织形态恢复正常,未发生肠上皮化生、出血及增生等改变。研究组治疗后SID评分、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清热降浊方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CGN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在雷公藤多苷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降浊方治疗。两组治疗疗程12 w。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 w 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 w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 w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 w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未合并明显动脉粥样硬化(AS)的T2DM患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30例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6年,每年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CIMT。结果随访期间研究对象胰岛素日用量30U/d,体重、hsC-RP、TNF-α、ICAM-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先降低后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体重、HbA1c、hsC-RP、TNF-α、ICAM-1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诊断未合并明显AS的T2DM患者采用生理剂量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可减轻慢性炎症,阻止AS发生发展,长期获益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