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糜烂性反流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肇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4):300-303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是一常见疾病 ,约有 10 %~ 30 %的人受影响 ,每周烧心和 /或酸反流的发生率高达 2 0 %。上消化道内镜和 2 4小时食管pH试验是诊断该病的两大重要手段。然而多数病人往往内镜 (- ) ,因此对内镜 (- )而有GERD症状者称为内镜阴性GERD。 2 4小时卧床pH试验对诊断帮助很大 ,但不是诊断金标准。部分病人无酸反流 ,仅有烧心 ,2 4小时pH试验正常 ,对这类病人称为“功能性烧心”[1] 。McDougall等 (1997)评价10 1例有烧心表现的GER…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介了非糜烂性反流病的定义和发病机制,重点论述了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具有推动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非糜烂性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肇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1):67-6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us reflux disease,GERD)是西方国家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相当高,有20%~30%的西方人群患有GERD,20%~45%的美国人经历过烧心症状。在亚洲大约每年、每月、每周出现烧心症状的是人群的29·8%、8·9%和2·5%。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症状,反流物主要是胃酸,部分患者还包括胆汁和肠液,反流导致了食管下段黏膜的损伤、糜烂甚至溃疡。症状严重的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致病原因可能是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目前尚无好的方法来动态观察LES功能和治疗不正常的LES功能。过去将GERD分为内… 相似文献
5.
罗马Ⅲ标准提出了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功能性烧心(FH)的诊断标准,实际上,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NERD和FH。NERD和FH是两种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的异质性疾病,本综述结合目前研究进展,从食管内脏敏感性、食管动力、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疾病关系、症状特点及治疗效果方面阐述两者特点,并探讨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非糜烂性反流病是指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而无内镜下食管粘膜损害表现的疾病,约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70%,其发病机制复杂,既与GERD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酸反流、内脏高敏感、非酸相关性刺激、中枢及外周水平调控等因素。其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导致患者对抗酸治疗总体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此文就非糜烂性反流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认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一次烧心和(或)反酸症状者占6.2%。GERD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BE),约70%的GERD表现为NERD。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与反流性食管炎(RE)酸袋情况的研究比较,探讨NERD及RE相关性。方法 15名健康志愿者和59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参与本研究。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是否损伤将GERD患者分为NERD组及RE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食管测压、酸袋检测及食管24 h动态pH监测。根据是否存在食管异常酸反流进一步分为食管异常酸反流阴性NERD(n-NERD)组、食管异常酸反流阳性NERD(p-NERD)组、食管异常酸反流阴性RE(n-RE)组及食管异常酸反流阳性RE(p-RE)组。比较各组间酸袋情况。结果各组间酸袋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n-NERD组酸袋持续时间最短,与n-RE组及p-RE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组酸袋平均pH值最低,与健康组、n-NERD组及p-NER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n-NERD组较RE组酸袋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平均pH值高(P<0.05)。p-NERD组仅酸袋平均pH值较RE组高(P<0.05)。结论 n-NERD与p-NERD并非单纯为NERD的两种异常酸反流不同的情况。p-NERD与RE有更多相似性,似乎为RE黏膜损伤前状态。 相似文献
9.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1次烧心及(或)反酸症状者占6.2%。GERD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及Barrett食管(BE),50%~70%的GERD表现为NERD。 相似文献
10.
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黏膜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病理性酸反流组及生理性酸反流组,其食管黏膜细胞间隙及桥粒数目等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9例NERD患者及1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作食管黏膜活检,透射电镜观察标本。图像分析仪测量食管黏膜细胞间隙宽度,同时统计相应间隙中的桥粒数目。结果RE组及NERD组的细胞间隙宽度分别为(2.39±0.42)μm及(2.21±0.68)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间隙宽度为(0.63±0.21)μm,明显小于RE组及NERD组(P〈0.05)。NERD病理性酸反流组及生理性酸反流组的细胞间隙宽度分别为(2.45±0.67)μm及(1.91±0.67)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及NERD组的桥粒数目均数分别为(0.124±0.044)个/μm2及(0.141±0.043)个/μm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少于对照组[(0.221±0.031)个/μm2],P〈0.05。NERD病理性酸反流组的桥粒数目[(0.110±0.032)个/μm2]明显少于生理性酸反流组[(0.171±0.028)个/μm2]。结论NERD组的细胞间隙明显宽于正常对照组,但与RE组无明显差别。NERD病理性酸反流组的细胞间隙明显宽于生理性酸反流组;细胞间隙间的桥粒数目也可能是酸诱导的细胞损伤标志。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调查评分(Sc)在12分以上的13例患者,经胃镜检查7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A组),6例诊断NERD(B组),两组患者均取食管病理组织行透射电镜检查,其中7例患者行食管测压和24h食管pH监测检查。结果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提示A、B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h食管pH监测A组患者较B组患者存在较多的病理性酸反流;而A、B两组患者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程度接近。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增宽可能导致NERD患者对生理性酸反流的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最常见的胃食管反流表型,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NERD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细胞间隙增宽(DIS)是NERD一个常见但非特异性的组织学特征,可由酸反流引起。本文就NERD的诊断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酸暴露情况。方法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155例,进行胃镜检查和食管24hpH动态监测。结果155例患者中诊断RE76例(49.0%),其中A、B、C、D级分别为40、24、8和4例;诊断NERD79例(51.0%);RE组中pH监测阳性57例(75.0%),NERD组26例(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RD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较R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典型的反流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各项酸反流指标均大于N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RE(LA-A)组各项酸反流指标低于中度RE(LA—B)和重度RE(LA—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RE(LA—B)与重度RE(LA—C+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例NERD中,依据监测当日症状计算SI值,pH阴性sI阳性(NERDpH^-SI^+)15例,pH阴性sI阴性(NERDpH^-SI^-)28例,NERDpH^-SI^+组的pH〈4.0(%)和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NERDpH^-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酸反流是RE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胃酸的浓度及长反流与食管黏膜接触的次数是直接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酸反流的程度与RE的严重程度之间可能相关;NERD根据酸反流与症状的关系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病理性酸反流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酸反流的强弱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一直是胃肠病学专家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逐渐认识到非糜烂性反流病与糜烂性反流病是GERD的两种不同亚型,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非糜烂性反流病较糜烂性反流病更难以完全治愈,本文就近年来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个亚型,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目前对其认识存在争议.直接造成了临床上没有清晰的标准可指导医疗实践。本文重点对NERD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内脏高敏感.炎症因素、心理因素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食管动力与胃动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胃肠激素-胃动素与食管动力方面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对照14例、反流性食管炎(RE)和NERD各30例参与试验。RE、NERD经症状评估和内镜诊断、结合24h食管pH动态监测、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诊断入组。采用四通道胃肠功能仪检测食管动力,以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蠕动压力、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状况来表示;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结果NERD组胃动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R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ESP在NERD组、RE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蠕动压力、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状况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ERD组、RE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分析胃动素与各项动力学指标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N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与RE、正常对照并无区别,食管动力学各项指标与胃动素水平也不存在相关性;NERD、RE组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胃动素在NERD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反流性食管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于治疗后4周评价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比雷贝拉唑加倍剂量组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的耐性量表(RD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探讨NERD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分配60例NERD患者,治疗组30例用疏肝通降调神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疏肝通降法治疗,观测2组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加用调神法对NERD患者的疗效、心身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RDQ评分与SDS、S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RDQ评分与SDS、SAS评分相关性下降(P〉0.05),以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RDQ、SDS、S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NERD患者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疏肝通降法加用调神法在改善NERD患者症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定义 有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hlx disease NERD)的定义尚有争议,目前认为NERD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如反酸、烧心等,症状是由食管腔内酸导致的,但在胃镜下无阳性发现。这个定义提示反流症状的产生需要酸,但并不仅仅与酸暴露的严重程度和频度有关,还与食管对酸的感知有关。对于有反流症状并且胃镜下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