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血是肥胖症患者和接受减重手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家工作组组织肥胖代谢外科领域和血液科领域的专家, 基于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 就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的预防和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对减重手术后贫血的诊断、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达成共同的看法和建议, 形成《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管理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的制订旨在加强肥胖代谢外科医师对于减重手术相关贫血预防和处理的重视, 规范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的管理, 从而降低贫血发生率, 同时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减重代谢手术作为一种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评价也日益得到业界学者的重视。以往,由于其评价指标体系不一、综合性不强,难以对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病情、不同年龄的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目前,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虽已从较为单纯的降低体重、改善肥胖合并症逐渐转向结合生活质量量表、功能评估量表实施评价,但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等社会学指标仍被忽视。因此,构建一套综合、全面的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减重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变肠道菌群。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时空特异性, 术后不同时间点上和不同肠段中的菌群组成与结构不尽相同。减重术后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解剖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移植术后菌群发现肠道菌群参与减重手术改善代谢, 其中的机制可能和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同时, 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还与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此外, 减重术后所引起的菌群变化不仅与改善肥胖和代谢有关, 还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其中减重手术后的营养吸收不良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 阐明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菌群在减重手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85例肥胖症且合并T2D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手术术式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63例患者达到T2DM缓解标准,达标率为74.1%。缓解组患者与未缓解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减重代谢手术术式、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C肽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32 kg/m~2、 T2DM病程≥4年、空腹C肽3 ng/ml为影响减重代谢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BMI 32 kg/m~2、T2DM病程4年以及术前空腹C肽3 ng/ml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并探讨其对肥胖患者全身各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减重代谢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予以分析。结果减重代谢手术不断更新演变,其经历了开腹和微创的治疗路径,减重效果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但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无确切的"金标准"。减重代谢手术会影响肥胖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的变化,能治愈或改善肥胖相关的疾病。结论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微创化及精准化,虽然其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学科讨论并充分评估,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注重科学的营养管理,使减重代谢外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肥胖已被确认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对生育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肥胖者来说, 性功能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经常被忽视。社会对肥胖的污名化使肥胖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剧, 对性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研究发现, 减重手术可以使肥胖患者的体质量减轻和性功能改善, 肥胖相关性腺功能障碍也在术后得到改善甚至消退。但是需要注意术后的体质量管理和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防止术后体质量恢复导致性激素和性功能逆转。然而, 针对减重术后精子质量的变化仍存在争议, 国内目前也缺乏有关减重术后性功能、精子参数及其机制的研究数据。因此, 本文综述了减重手术与性功能障碍以及相关机制和精子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肥胖合并性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减重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肥胖患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 减重代谢手术(MBS)快速成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有效途径, 虽然MBS现在已经十分普遍, 成为普通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关于MBS适应证方面仍存在争议。1991年,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关于如何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肥胖等相关问题发布了一份声明, 该声明迄今为止依然是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和医院选择手术患者的标准。时到如今, 该标准已不再反映最佳实践数据, 缺乏与当下手术和患者群体的相关性。时隔31年, 2022年10月, 基于对肥胖及其合并症认识的深入以及肥胖代谢疾病证据的积累, 两个世界领先的减重和代谢手术权威组织——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SMBS)和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IFSO)联合发布了全新的MBS适应证指南, 在一系列建议中, 扩大了患者接受减肥手术的条件, 具体重大更新有以下几点:(1)对于体质指数(BMI)≥35 kg/m2的人群, 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如何, 都推荐进行MBS;(2)对于BMI 30~34.9 kg/m2合并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 应考虑MBS;(3)亚...  相似文献   

8.
肥胖是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减重代谢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被证实可安全、有效减轻患者体重,并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的一种方式。有研究发现减重代谢手术可改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如炎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但减重代谢手术可否显著降低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对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减重代谢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导语】根据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ASMBS)和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FSO)2022年最新减重代谢手术指南, 针对亚洲人群, 体质指数≥27.5 kg/m2可考虑减重代谢手术[1]。这一标准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1991年版指南提出的BMI≥40 kg/m2或≥35 kg/m2且存在代谢性疾病, 均有所下调[2]。关于该减重手术指征BMI的下调对中国人的利弊, 尚存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传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对其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减重代谢手术不仅旨在减轻体质量, 同时可改善或解决多种代谢合并症, 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等,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不断发展, 其术式也在更新迭代, 目前主流术式中, 超过50%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应用LSG要注重精准的手术操作及适应证的掌握, 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以达到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规范的术后管理, 多学科团队(MDT)及院内数据库建设, 出院后的饮食营养及运动指导、规律随访复查仍是减重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目前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减重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面对严峻的肥胖人口增长情势,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的发展与国外相比, 起步较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年手术总量已处于全球前列。在符合行减重手术干预的肥胖患者中, 我国的手术比例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对目前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取得的成绩和所面临的问题(如手术量飞速增长面临着手术方式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占比过高、手术标准制定与规范实施、术后管理不当与随访失访、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化管理带来的随访数据等), 结合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信未来在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减重代谢手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减重代谢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减重代谢手术与肠道菌群变化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 减重代谢手术后肠道菌群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厚壁菌丰度降低,拟杆菌和变形杆菌数量增加,且减重代谢手术后部分常见并发症如吻合口漏、营养缺乏及炎症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补充益生菌、益生元、饮食干预和粪便微生物移植的方法有望降低减重代谢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的持久且有效的方法,术后个体肠道菌群的变化对减重代谢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均有影响,寻找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方法对减重代谢手术后并发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减重手术是严重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大幅改善肥胖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特别是2型糖尿病。减重与代谢外科是外科学最新且发展最快的分支, 但是该学科仍然在持续演变与进步。笔者通过检索文献总结近年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进展可以分成3部分:(1)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新的适应证。目前袖状胃切除术以及Roux-en-Y胃旁路术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十二指肠转位术及其单吻合口的手术方式被医师认可但实施较少。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是最新被认可的减重手术, 其较Roux-en-Y胃旁路术简单、安全, 手术效果也优于目前大部分的减重手术。双通道手术则可能是下一个被认可的手术方法。此外, 减重手术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广, 新版世界减重手术白皮书已将亚洲人手术适应证修订为体质量指数>27.5 kg/m2。(2)手术效果以及机制。减重手术可以大幅降低肥胖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最主要的受益人群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新的基础研究以及肠道激素药物的成功, 一致显示肠道激素改变是减重手术最主要的机制。但是临床经验显示胃减容仍是减重手术组成的重要部分。(3)创新器械及其他...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2型糖尿病长期有效的方法。其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疗效明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普及。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域对该术式的认识逐渐深入。本文就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减重与代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以来,肥胖症与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二者呈平行增长态势,据统计,20岁以上成人肥胖症患病率由1980年的6.4%上升到2008年的12%。糖尿病患病人数从1980年的1.53亿上升到2008年的3.47亿,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欧美国家中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BMI>30),近90%患者超重(BMI>25)[1~3]。尽管糖尿病药物治疗不断取得进展,然而对患者血糖的长期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近十年来,胃肠减重手术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确切疗效获得广泛关注,并已被学界认可,使该学科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目前,西方国家仍将减重手术的适应证控制在BMI>40或BMI>35且合并肥胖相关并发症。我国由于国人体形特点,肥胖多表现为腹型肥胖,而腹型肥胖更易引起代谢综合征。2010版“中国糖尿病外科治疗专家指导意见”和2011版“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将减重手术适应证最低BMI界定为28,且有向心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综合征。当BMI>35时,无论有无代谢综合征,均推荐手术治疗。早期人们认为术后体重减轻是糖尿病得以缓解的原因,但随后发现术后仅几日甚至几小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即显著下降甚至恢复正常[4],而此时体重并未减轻。可见,该手术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依赖于体重减轻,二者可能遵循2个独立的机制。此前提出的“前肠”和“后肠”学说,并不能很好解释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先前所认为的一些“前肠”或“后肠”激素也并不局限在前肠或后肠分泌。本文从常见胃肠激素、脂肪组织、炎症、肠-肝-脑轴、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目前治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 减重手术术式众多, 但由于大部分的术式引起胃肠道解剖的巨大改变, 使得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为了追求更小的创伤, 减重外科医生在经典术式之外开始探索胃折叠手术。胃折叠手术包括胃底折叠术、胃大弯折叠术、内镜下胃成形术、胃底折叠术联合胃大弯折叠术、胃底折叠术联合袖状胃切除术等多种术式, 其疗效和并发症的风险介于药物治疗和袖状胃切除手术之间。胃底折叠术作为一种抗反流的术式, 也可参与到减重手术治疗中, 有效改善肥胖患者和减重手术相关胃食管反流病。胃大弯折叠术和内镜下胃成形术均有很好的减重效果。除了折叠术式本身对体质量的影响, 胃折叠术还能与其他的术式联合。胃底折叠术联合袖状胃切除和胃大弯折叠术, 可降低体质量并减少反流;胃大弯折叠术联合胃旁路等术式, 也可更加有效地降低体质量, 改善代谢。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肥胖是GER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在减重代谢手术中越来越普及, 并且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 但在治疗肥胖患者术后抗反流疗效方面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 LSG可能破坏抗反流屏障功能, 如His角功能改变、膈肌连续性的破坏以及术后食管裂孔疝增加。His角是胃食管连接处的重要抗反流屏障之一, 重建His角已被证实能有效缓解GERD症状, LSG联合His重建术有望成为有效预防肥胖术后GERD的措施。因此, 本文主要就减重手术预防GERD的研究做一综述, 旨在探讨肥胖患者术后GERD的有效治疗, 以改善患者GERD的症状以及其生活质量, 为GERD的外科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减重与代谢手术是治疗中重度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减重手术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部分未达手术指征的患者也需要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减重方式。超级肥胖患者直接进行减重手术的风险显著增高,此类患者同样需要一种易接受且效果确切的减重方式进行术前预减重以降低手术风险。限时饮食干预(TRE)是一种基于昼夜节律的减重和治疗代谢疾病的新兴策略,有希望成为减重手术的有力补充,但目前缺乏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以及机体代谢影响的全面评估。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和机体代谢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以及机体代谢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共587例受试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不限制热量的正常饮食的个体比较,采用TRE后的个体的体质量(WMD=-2.40,95% CI=-3.52~-1.29,P<0.001)及脂肪重量(WMD=-1.48,95% CI=-2.26~-0.69,P<0.001)明显减轻,甘油三酯水平下降(WMD=-8.42,95% CI=-13.69~-3.15,P=0.002),而非脂肪重量、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E是一种有效的减重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体质量,并以降低脂肪质量为主,对非脂肪质量无明显影响,同时有助于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可作为减重手术的有力补充。受所纳入的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李威杰 《消化外科》2013,(12):891-893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微创减重手术的发展,减重手术在近年来呈现跳跃式的发展,也发展出独立的减重外科分支。减重手术不但是病态性肥胖患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逐渐发展为代谢性手术,为难治性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减重手术的术式数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减重手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及发展,已成为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新的代谢性手术仍在不断地发展,预期对未来糖尿病的治疗会有很大的突破。减重外科的专科化发展则是减重手术蓬勃发展后的必然趋势,独立的减重外科可以专注于减重手术的服务以及质量提升,对减重及代谢手术的专业训练以及研究发展也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文明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肥胖及糖尿病将会持续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健康问题,减重外科的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0.
当前, 肥胖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Roux-en-Y胃旁路术(RYGB)被认为是减重代谢手术的"金标准"术式。小肠梗阻是RYGB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除了腹内疝形成之外, 空肠吻合口扭结也是其重要原因。空肠吻合口扭结的早期临床症状往往并不明显, 因此, 对空肠吻合口扭结患者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及有效治疗, 是难点也是关键。空肠吻合口扭结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技术和术者经验有关, 使用抗梗阻缝合、肠系膜分割与空肠-空肠双向侧侧吻合等手段对预防空肠吻合口扭结可能有益。如果发生空肠吻合口扭结, 应及时进行腹部CT扫描和消化内镜检查, 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并准备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