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目前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然而CRS和HIPEC的适应证要求严格, 操作难度高,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经验不足的中心开展CRS+HIPEC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建立专科诊治中心可以为规范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心的必要性及国内外腹膜表面恶性肿瘤诊治中心建设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了笔者团队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心的建设经验, 强调了中心建设必须要做好两方面:一方面要实现临床上的优化, 加强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确保患者的治疗质量, 维护好每位患者的权利、福祉和健康。  相似文献   

2.
外科手术是治愈胃癌的关键。安全实施胃癌根治术离不开充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操作和严密的术后管理。充分的术前评估旨在确定病期、识别潜在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高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体质指数、术前合并疾病和低蛋白血症等术前状态因素;术中出血量和联合脏器切除等术中操作相关因素), 并通过预康复等手段优化患者身体机能状态, 以利于术者制定合理的外科治疗决策, 以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下, 旨在优化术前心肺功能和骨骼肌功能的预康复干预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了预康复措施的有效性, 但学界仍需在预康复的具体措施、有效评估指标、适应人群和干预时间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兼顾效率和安全, 才能更好地推动术前评估举措在胃癌临床实践中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但食管癌手术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较高。因此, 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发生后又如何进行处理,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食管癌围手术期与手术相关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消化道气管瘘、乳糜胸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同时, 以肺部感染为代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也并不少见。食管癌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心肺并发症的绝对高危因素。此外, 食管癌术后远期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较为常见。有效地降低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在结直肠癌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免疫治疗的主要获益人群。dMMR或MSI-H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缓解率接近100%, 其中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为60%~67%。新辅助免疫治疗在dMMR或 MSI-H结直肠癌, 尤其是直肠癌人群的应用前景, 在于可获得持续临床完全缓解, 以达到器官保留和避免手术以及放疗后对生育能力、性功能、肠道和膀胱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 部分错配修复基因正常(pMMR)或微卫星稳定(MSS)的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产生应答。在 pMMR或MSS结直肠癌中, 优化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和寻找有效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新辅助免疫治疗中, 克服原发和继发性耐药、甄别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和超进展是需要关注的临床挑战。本文就新辅助免疫治疗(主要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面临的争议与挑战以及未来探索的方向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期望为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3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n=29)和非AKI组(n=347), 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围手术期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76例患者中有29例(7.7%)患者术后发生AKI。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3.487, 95%CI:1.081~11.251, P=0.037)、术前贫血(OR=3.158, 95%CI:1.114~8.953, P=0.031)、术中输注晶体量不足(OR=0.998, 95%CI:0.997~0.999, P=0.007)、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值较低(OR=0.915, 95%CI:0.863~0.970, P=0.003)及术后Hb中~重度下降(OR=4.105, 95%CI:1.487~11.335, P=0.006)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 医疗大数据库成为高质量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设立的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CCCD), 旨在以循证医学的理论促进结直肠外科的发展, 改善患者预后。与国外主要数据库相比, CCCD包含较为全面的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信息, 记录了患者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及详细的手术资料, 但围手术期治疗数据仍需加强;应继续扩大覆盖范围, 丰富围手术期数据,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未来, CCCD有望在促进各中心医疗水平同质化、推动分级诊疗顺畅有效、发挥各中心特色实现融合发展、联通真实世界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主要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成为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男性功能的损伤, 严重影响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性功能和泌尿功能受损而放弃直肠癌的根治手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是术中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其中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主要是下腹神经, 其主要负责男性射精功能。骨盆内脏神经主要司男性阴茎的勃起。本文对这两种神经的解剖来源、分布及其对相关的泌尿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并介绍有关保留自主神经的手术分类、操作要点和效果评估。在微创外科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同时, 充分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学概念, 应用现代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实现对患者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 是结直肠外科医师的重要必修课程, 也是直肠癌外科手术规范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腹膜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 腹膜转移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晚期阶段。种子-土壤学说和寡转移学说是腹膜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主要假设。近年来,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相关的机制研究逐渐深入, 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腹膜转移灶的形成依赖于多种分子的协同作用, 以完成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至定植于腹膜并形成转移灶的全过程, 而肿瘤微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治疗方面, 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 除全身化疗外,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腹膜转移的治疗中, 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新发房颤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1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围手术期新发房颤47例, 无围手术期新发房颤133例。结果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中年龄、术后平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0, P=0.002;t=-2.184, P=0.030)。与对照组相比,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住院时间长、进食时间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2, P=0.001;t=-2.577, 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较高的术后平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低分化、肿瘤分期晚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35, P=0.018;HR=1.008, P=0.017;HR=1.950, P=0.046;HR=1.300, P=0.047)。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9.05个月和63.23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的发生与高龄和较高...  相似文献   

10.
胃肠外科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状况(PACAGE)研究首次汇报了我国全国范围的胃结直肠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文讨论了基于临床实践的胃肠道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数据库的建立及质控。结合PACAGE研究经验, 主要探讨了项目设计管理及数据质量控制。强调了研究目标明确性和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突出了设计精简病例报告表、结合人工、软件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的PACAGE数据库的挖掘, 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为临床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规律随访的成人肝脏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特征。共纳入601例成人肝移植受者, 其中女性105例, 男性496例, 年龄(51.4±9.6)岁。以随访期间内是否合并新发恶性肿瘤将601例肝移植受者分为新发恶性肿瘤组(n=26)和非新发恶性肿瘤组(n=57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移植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结果共有26例患者被诊断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 共计28例次(其中2例患者为2次发现不同的新发恶性肿瘤),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26/601)。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新发恶性肿瘤的中位时间为42(20, 70)个月。肝移植术后1、3、5、1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5%、2.0%、6.3%、21.0%、34.5%。在28例次新发恶性肿瘤中, 消化系统肿瘤最多, 共17例次(60.7%), 其次是肺癌3例次(11.1%),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2例次(7.4%), 宫颈癌、甲...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外科技术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外科手术的主要平台技术, 在外科手术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结直肠外科, 腹腔镜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已得到证实。近年来, 随着对腹腔镜下膜解剖等理念与概念的进一步深刻认识,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手术入路选择、淋巴清扫范围、邓氏筋膜是否保留、功能保护、侧方淋巴清扫、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选择、全腔镜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均有新的探讨和进展。腹腔镜胃外科领域, 一方面国内循证医学证据进入收获期, 另一方面, 保功能手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全腔镜吻合等也都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 并有新的进展。而微创手术相关的医疗装备也在近年获得发展, 并对微创手术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是消化道的高发肿瘤, 对于女性患者而言, 卵巢转移居腹腔内器官转移第二位。其症状隐匿、极易漏诊, 对全身治疗不敏感, 因此预后较差。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无相对标准诊治手段。积极手术是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首选治疗方式, 无论是否能完全R0切除, 降低肿瘤负荷与患者的预后相关。随着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不断发展, 减瘤可达到细胞水平, 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对于有卵巢转移高风险的患者, 是否预防性卵巢切除仍是极具争议的课题。本文对直肠癌卵巢转移的诊疗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 5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实施ERAS, 分为ERAS组(906例)与常规组(626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 ERA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3.7%(124/906)比19.3%(121/626), χ2=8.773, P=0.003], 引流管拔除时间较早[(6.3±1.3)d比(8.8±1.9)d, t=3.582, P=0.009], 术后住院时间较短[(8.2±1.8)d比(10.4±2.1)d, t=3.348, P=0.007], 住院花费较少[(7.8±1.2)万元比(8.9±1.7)万元, t=2.582, P=0.014], 患者满意度较高[(9.7±0.8)分比(8.3±0.6)分, t=2.418, P=0.02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ERAS可降低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  相似文献   

15.
结肠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常见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癌症疾病, 由于基因突变的发生及肿瘤转移等事件造成CRC的预后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学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肿瘤异质性检测、肿瘤转移机制探究及循环肿瘤细胞(CTCs)监测等有着特殊的技术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数据处理并回顾目前单细胞测序在CRC应用进展, 从而为了解CRC发生及肿瘤进展过程中的肿瘤内异质性、深入理解CTCs的应用与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早期结直肠癌是指浸润至黏膜下层而未侵犯固有肌层的结直肠腺癌, 约10%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存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的淋巴结转移。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的推荐, 建议具有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接受补救性根治术, 包括肿瘤分化差、肿瘤侵犯脉管、黏膜下层深度浸润和高级别肿瘤出芽等, 但该评估体系特异度不理想、易造成大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本文重点阐述上述高危因素的定义、肿瘤学意义以及学术争议;其次, 本文还介绍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新的病理学高危因素的鉴定, 基于病理学高危因素的新型淋巴结转移风险量化模型的构建, 基于肿瘤基因检测与液体活检技术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发现以及基于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旨在强化临床医生对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的客观认识, 建议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肿瘤位置和抗癌意愿等因素, 个体化地制定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于结直肠癌的择期手术, 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联合口服抗生素。由于患者肠道通畅程度各异, 需要实施个体化术前肠道准备方案, 以避免不良事件。本文概要介绍相关高级别证据、指南和共识更新, 并结合本中心的实践经验作出以下分层推荐:(1)无进食受限、肠镜可通过肿瘤的患者, 可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和预防性口服抗生素;(2)无典型梗阻症状, 但因肿瘤肠段狭窄导致进食受限或肠镜不可通过的患者, 建议术前数日开始口服小剂量缓泻药至手术前夕, 并在术前预防性口服抗生素;(3)梗阻患者无须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或灌肠。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肠梗阻, 急诊手术可能会首选肠造口或切除肿瘤后肠造口, 但急诊手术患者的肠道和全身条件往往较差, 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术, 增加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术中视野较差也可能影响手术的根治性。肠梗阻导管可以快速减压、引流, 有效解除梗阻症状, 提高一期根治性切除手术成功率。肠梗阻导管对肿瘤的挤压较轻, 较少引起肿瘤细胞播散, 而且价格较低, 但管腔较细, 容易堵塞, 需要繁琐的冲洗或定期更换, 目前研究较少。肠梗阻支架可以有效缓解肠梗阻, 为择期手术提供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 以完善术前检查、充分评估肿瘤, 改善患者全身状态, 提高患者对根治性手术的耐受性, 可以作为梗阻性结直肠癌的重要治疗策略选择。但肠梗阻支架可能对肿瘤产生挤压, 导致肿瘤细胞的播散, 增加复发率和转移率, 降低生存率。而且放入肠梗阻支架后手术时, 肠壁水肿依然存在, 吻合后造口率高达34%。肠梗阻支架-新辅助化疗的治疗策略, 可在有效缓解梗阻后, 适当延长手术等待时间2个月左右, 有助于肠壁水肿消退和患者全身状态改善, 同时, 新辅助化疗有助于局部肿瘤和潜在转移病灶的控制, 从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淋巴结区域分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07例患者, 根据手术标本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分为分拣组(123例)和未分拣组(184例)。结果分拣组淋巴结总检出数目、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较未分拣组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74±13.08)枚比(16.80±4.87)枚, t=9.381, P<0.001;(25.65±13.25)枚比(16.04±4.87)枚, t=8.979, P<0.001];分拣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较未分拣组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2.28)枚比(0.76±1.34)枚, t=1.589, P=0.113]。分拣组共52例发生转移, 其中10例出现跳跃转移现象。分拣组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患者的肿瘤位置、TNM分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淋巴结区域分拣提高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标本总淋巴结、阴性淋巴结、阳性淋巴结的检出数目, 保证了分期的准确性, 明确了阳性淋巴结位置以及跳跃转移情况, 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 随着社会进步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步升高,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 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既往常常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 但预后较差。如何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患者的腹膜转移, 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腹腔热灌注化疗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通常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共同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模式、灌注药物的选择以及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