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肺部感染早期筛查诊断的作用,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172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对影像学检查肺部感染者,采集痰液,行痰培养确诊,观察其影像学征象特点,计算联合检查诊断肺部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结果痰培养共检出肺部感染阳性者92例,占53.5%,阴性80例,占46.5%,胸部X线联合CT检查诊断肺部感染的阳性率、准确率分别为45.3%、91.9%,均显著高于单纯胸部X线检查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肺部感染均具有特异性CT影像学征象,其中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以实变影为主,真菌感染可见磨玻璃影、实变影与结节影共存,病毒感染可见磨玻璃影及线样影/磨玻璃样,混合感染以磨玻璃影、实变影为主。结论联合应用胸部CT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X线在早期体检筛查中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值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对高度怀疑肺部感染,且X线片正常,应进一步实施CT检查,以降低疾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具体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予以单纯X线诊断和胸部CT联合X线诊断;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中X线联合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显著高于单纯X线诊断的准确率水平(X2=5.85,P<0.05);观察组中存在磨玻璃影、结节影和线样影的例数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P<0.05).结论 :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清晰了解到临床特征,具备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成年患者CT影像特点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72例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CT影像学特点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水平资料进行整理,并对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早期MP抗体滴度以1∶80为主,占比29.17%,其次为1∶40和1∶160,均占比15.28%。72例患者中单肺病变58例,其中以右肺上叶和左肺下叶较多分别有22例和18例,占比30.56%、25.00%。CT表现以磨玻璃影、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分别有61例、50例和32例,占比84.72%、69.44%和44.44%。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者MP抗体滴度为1∶40、1∶80、1∶160时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1∶320、1∶640表现为磨玻璃影和结节影共存,1∶2560、1∶5120表现为磨玻璃影、结节影和实变影同存,1∶10240则以实变影为主要表现。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抗体滴度等级与实变影发现率有相关关系(r=0.746,P=0.021)。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早期肺炎抗体滴度与肺实变呈正相关,与其他肺部CT表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联合CT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果,为早期肺部感染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进行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并与单纯的X线相比观察肺部感染诊断情况;另选择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胸部X线及CT检测征象,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60例患者经X线联合CT检查,确诊肺部感染55例,诊断率达91.67%,其中4例经胸部X线及痰液检查确定非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为85.00%,显著高于单纯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受试者对照发现,肺部感染的患者X线和CT检查可见肺部阴影密度、形态、范围、数量以及阴影所在部位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关系显著不同。结论 X线因其低辐射、价廉、普及率高成为肺部感染初步筛查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方法,而CT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X线,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肺部感染而胸片正常者,可以选择CT扫描,两者联合显著提高了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钟万 《现代保健》2011,(36):133-134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2010年2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67例肺部弥漫性疾病患者,均经4排螺旋CT诊断分析。结果肺部弥漫性疾病的多层CT影像表现复杂,主要为线条状或网状阴影、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密度影、蜂窝状阴影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可提高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是早期诊断肺部弥漫性疾病较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开胸肺活检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10例AIP系列影像资料。结果 AIP的影像学表现为:早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对称性分布磨玻璃影;中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但实变影不如磨玻璃影常见,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晚期主要表现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状影、肺气肿。结论急性间质性肺炎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进行性间质纤维化和急进性肺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36例经确诊的胸部结节病的胸部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X线胸片及胸部CT提示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7例(75%),无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为不典型胸部结节病,9例(25%)呈不典型表现;肺部异常表现在75%的病例都发现了微结节或结节,其他异常包括小叶间隔增厚15例(41.7%),纤维化表现12例(33.3%),磨玻璃影10例(27.8%),血管支气管集聚7例(19.4%),斑片或实变影5例(13.9%)。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容易引起误诊。CT检查能发现淋巴结肿大,又可显示肺内特征性改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CT影响新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50例重症肝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48例重症肝病肺部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CT表现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感染组肺部感染的真菌类型分布情况,并比较感染组的曲霉菌和念珠菌的CT表现。结果感染组肺部感染多种真菌,其中以曲霉菌、念珠菌占较大比例,是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组的结节影、实变影、胸膜胸腔病变比对照组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影的发生率与感染与否无关,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霉菌病与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不同CT表现比较发现,对结节数、结节类型、实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膜胸腔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过程中,CT影像学具有一定价值意义。重症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不一,结节类型、实变出现时,可结合症状或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叶性肺部感染和肺炎型肺癌患者在CT影像下的特征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大叶性肺部感染患者69例和肺炎型肺癌患者54例,将大叶性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大叶性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数量及单发病灶分布情况,检查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支气管充血、小结节影、瘤体显示和磨玻璃影环绕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69例大叶性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65.3%、革兰阳性菌24株占32.0%、其他菌种2株占2.7%;试验组患者单发病灶59例占85.5%、多发病灶10例占14.5%,对照组患者单发病灶45例占83.3%、多发病灶9例占16.7%,两组患者病灶数量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CT影响特征中支气管充血、小结节影、瘤体显示、磨玻璃影环绕、囊状透亮影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部感染与肺炎型肺癌病灶数量及分布情况基本无差别,CT影像特征支气管充血、小结节影、瘤体显示、磨玻璃影环绕和囊状透亮影有差异,检查时需注意鉴别以上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度肺部磨玻璃影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CT诊断以肺部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病理诊断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良性组(19例)和恶性组(26例),观察两组磨玻璃影影像学征象及形态学表现.结果:恶性组GGO影像学征象以胸膜凹陷征(73.1%)和毛刺征(46.2%)为主要表现,多数边界清楚(61.5%),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以规则圆形多见(84.2%),恶性组病变以不规则形状(57.7%)和斑片状(34.6)等多见,仅少数为规则圆形(11.5%),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下观察肺部磨玻璃影的影像学征象和形态学表现,对肺部磨玻璃影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例PAP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进行常规胸片检查后,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肺部检查,首先行普通胸部平扫,之后行HRCT扫描,比较患者2种检查结果的影像学改变。结果胸部X线示,2例以肺门为中心呈"蝶翼"状片影,类似肺泡性肺水肿;2例两下肺广泛大片状阴影,类似肺部炎症;2例为左中上肺淡薄均匀的云雾状磨玻璃影;1例为两肺广泛分布的磨玻璃影及小结节状阴影。行HRCT检查后,在4例行普通CT检查呈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的患者中,3例表现为两肺较淡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不呈叶段分布;1例表现为磨玻璃影,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边缘可成角或呈弧形,如"地图样"改变;在其余3例普通CT表现为粟粒样结节影的患者中,2例HRCT表现为两肺磨玻璃影与小叶间隔增厚交织成"铺路石样"改变,其中1例可见蜂房征,1例肺泡实变融合成密度较高的斑片状实变阴影,并在肺泡实变区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结论 HRCT表现较普通CT更能清楚地显示PAP的特征性变化,可为PAP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在临床上的效果及应用。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拍摄CT影像的支原体肺炎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CT影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成年组和小儿组,每组各为45例,之后对这两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从影像分析来看,90例患者主要的CT影像表现为磨玻璃样变、结节状变或小斑片状实变影。治疗2周之后,CT影像有所改变,基本变为大片状实变影和合并肺外病变。直到第4周,CT影像显示病变完全消失。因此治疗前后患者的CT影像表现有很大的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分组来看。小儿组和成人组相比,小二组的磨玻璃样变和小斑片状实变影明显低于成人组,而大片状实变影、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和胸膜腔积液现象则明显高于成人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的分析可见,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在患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临床上及早发现和诊断支原体肺炎患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4)
目的:探索分析螺旋CT透明化技术对于诊断肺部病变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确诊肺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原始螺旋CT图像与透明化重建图像结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透明化重建图像符合率高达93.55%,显著性超过原始CT图像诊断符合率的72.58%。透明化重建图像支气管形态显示符合率明显优于原始CT图像(P0.05)。两种气液面病灶显示结果一致(P0.05)。透明化重建图像肺实质磨玻璃样影及胸膜增厚符合率明显优于原始CT图像(P0.05),其肺实变及肺内肿块等征像显示符合率明显低于原始CT图像(P0.05)。结论:螺旋CT透明化技术对于诊断肺部病变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肺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和多层螺旋CT对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40例为螺旋CT检查组,行X线检查的患者36例为X线检查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7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85.53%;76例隐球菌肺炎中病变位于双侧肺部41例,肺叶下部43例,肺部外周46例;CT检查组在磨玻璃影、空洞、晕征、空气支气管征、肿大淋巴结、分叶及合并网格影等征象的检出率方面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组在结节/肿块型、实变型、肺炎样浸润型、空洞型、混合型等方面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阳性率高,可以作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一种诊断方法;CT检查在新型隐球菌肺炎中诊断价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确诊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和多层螺旋CT对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40例为螺旋CT检查组,行X线检查的患者36例为X线检查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7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85.53%;76例隐球菌肺炎中病变位于双侧肺部41例,肺叶下部43例,肺部外周46例;CT检查组在磨玻璃影、空洞、晕征、空气支气管征、肿大淋巴结、分叶及合并网格影等征象的检出率方面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组在结节/肿块型、实变型、肺炎样浸润型、空洞型、混合型等方面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阳性率高,可以作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一种诊断方法;CT检查在新型隐球菌肺炎中诊断价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确诊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胸片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126例疑似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验室痰培养检查和影像学X线及CT检查,分析胸部X线、及与CT两者联合在早期肺部感染疾病种的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结果:126例患者中,经痰培养检查发现98例,阳性率为77.77%,阴性结果28例,占22.22%.胸片X线检查发现62例显示阳性,与痰培养结果比对,阳性结果中2例为非肺部感染,而其余38例痰培养真阳性者未诊断出,阳性率61.22%(60/98),诊断准确率为69.84%(88/126).胸片X线联合CT诊断发现89例显示阳性,与痰培养结果比对,其中存在6例确诊为非肺部感染,9例真阳性者未检测出,阳性率为84.69%(83/98),诊断准确率为88.10%(111/126).单独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低于联合CT检查,且诊断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析肺部感染CT影像结果,不同类型肺部感染征象存在差异.结论:相比单独X线,应用联合X线、CT检测对于疑似早期肺部感染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提高了早期疾病筛查准确性,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有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例不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胸部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不发热患者首次入院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试验室指标,同时对胸部薄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分为完全无症状、不发热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后者症状均轻微,主要症状为干咳,实验室以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结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不发热COVID-19患者胸部薄层CT以早期、恢复期影像表现为主,少数表现为进展期:(1)早期呈单肺段或多肺段斑片状、结节状、不规则形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常见血管增粗穿行,部分出现长短不一细线状高密度影;(2)进展期病灶融合成不规则片状,可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或呈"铺路石"征,部分可见局灶性实变影;(3)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变淡,通常吸收较完全,少见纤维残留灶。结论 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隐匿,但胸部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胸部薄层CT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影像学的特征,为AIDS合并PCP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眉山市中医医院25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检查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绝大部分有不安全性行为史,CT结果显示以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病变为主;同时,绝大部分还有节段性实变影和间质性病变的混合表现,首先居多者为节段性实变影,其次为间质性病变。此外,部分患者还有囊样病变。结论根据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特征,可以早期诊断并治疗AIDS合并PCP,控制疫情进展,提高PCP的治愈率和AIDS患者的存活率。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由医务人员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有利于防止疫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应用X射线和CT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小儿MPP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接受X射线与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CT检查确诊率高于X射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影像学特征在大面积斑片状影、肺部纹理增多、斑点状影、条索状影及磨玻璃样影方面均优于X射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检查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实变影不均匀,部分患儿合并肺不张、胸膜腔积液及支气管充气征,影像学清晰度高; X射线影像学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型、混合型及腺泡型,且以间质性浸润型为典型,影像边缘较模糊。结论在小儿MPP诊断中应用CT检查相比起X射线效果更佳,能够明确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有助于临床为患儿早期开展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案,可将CT检查作为小儿MPP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席庆 《医疗装备》2018,(3):23-2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X线影像特征及其对该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2016年确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30例,对患儿床旁胸部X线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0例中表现为肺纹理增强1例,细小颗粒状影3例,粗颗粒状影及网点状影13例,两肺野磨玻璃样改变10例,肺野呈均匀一片致密影,即所谓"白肺"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两肺野磨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具有诊断意义。床旁胸部X线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