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玉蓉 《西部医学》2013,25(5):723-72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肺出血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日龄、原发病、早期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 4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中早产、低体重儿发病率高于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发病主要在出生后1周内。原发因素主要为严重缺氧和感染。肺出血前的表现主要为反应、呼吸、心率等的改变。采用综合治疗,输注凝血因子的患儿较未输注凝血因子的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缺氧和感染的防治,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8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3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缺氧窒息的发生率,做好保暖,预防肺出血的发生.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反应差、呼吸改变和发绀应考虑为肺出血,连续胸部X线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早期诊断.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可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出血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早期诊断及疗法、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24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肺出血患儿,治愈9例,存活率37.5%。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缺氧窒息及硬肿症、感染等为肺出血高危因素,强调早期诊断,合理使用呼吸机及止血药,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林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207-20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酸中毒等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早发现、早应用机械通气,预后好。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是防止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以利临床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发病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季节、硬肿程度、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肝素治疗与否的病死发生率。结果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忠儿、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肺出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循环障碍等因素死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肝素治疗忠儿死亡率低于未用肝素治疗忠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结论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患儿、合并HIE、并发肺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DIC、MODS等因素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肝素治疗可以降低本病死亡率。提示临床:降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死亡率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加强围产期保健,保护早产儿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其治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和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1例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71.4%),低出生体重(76.2%),窒息(57.1%),肺部感染(23.8%),缺氧缺血性脑病(23.8%),寒冷损伤(19.0%)密切相关,呼吸机治疗16例,痊愈10例,治愈率62.5%。结论有严重原发病的高危新生儿出现紫绀加重、呼吸心率改变、肺部湿啰音出现或增多、气管插管吸出血性痰可早期诊断肺出血。早发现,早插管,早上机,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4月在该科ICU病房住院的新生儿肺出血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质儿、严重窒息缺氧、硬肿症和感染是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早期临床表现有:在原发疾病基础上出现频繁呼吸暂停,肺部湿口罗音。气管口或气管内发现血性分泌物。结论 尽可能避免引起新生儿肺出血的各种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早插管,加强呼吸道管理可降低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顾丹凤  沈莉荣 《吉林医学》2013,(35):7369-737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市立医院1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后,寻求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在16例肺出血中,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痊愈2例,治愈率为12.5%。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日龄以及Apgar评分导致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日龄越小、Apgar评分越低,发生肺出血的几率越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尽早采用机械通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早期肺出血诱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盛  何念海  明佳 《重庆医学》2004,33(4):503-504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期肺出血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诱因.结果新生儿早期肺出血34例,后期肺出血32例,早期组窒息、硬肿症、败血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为71.4%、28.6%、31.3%、39.1%,后期组分别为28.6%、71.4%、68.8%、60.9%(P<0.05).发生早期肺出血之早产儿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循环衰竭发生率为46.7%、46.7%、73.3%、26.7%、13.3%;足月儿组分别为9.1%、4.5%、100%、81.8%、50%(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为窒息、HIE,后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是硬肿症、败血症,早产儿早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为低出生体重、NRDS,足月儿的主要诱因为肺炎、HIE、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10.
郑旭 《海南医学》2003,14(4):16-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肺出血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31例肺出血新生儿中存活20例(64.5%),死亡11例(35.5%)。死亡11例均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结论:以机械通气为主辅到综合的治疗是抢救新生儿肺出血成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38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的原发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硬肿症、新生儿颅内出血等疾病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结论:降低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尽早去除应急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出血58例,以男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主69%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其病因与新生儿内在生理缺陷以及围产期窒息、感染因素心力衰竭、肺发育未成熟、凝血障碍等有关。常见并存症有羊水吸入、颅内出血、感性肺炎、败血症、心肌炎、肺透明膜病等。早期诊断困难。根据肺出血诱发因素及发机理,提出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3.
赖剑蒲 《广州医药》1998,29(4):68-69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在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现将NICU在内1989年12月至199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作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12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6例患儿均是从外院转送NICU治疗,男102例,女24例。平均体重1.73kg(0.9~2.45kg),<1.5kg38例,1.5~2.45kg88例。1.2原发病及合并症:原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8例,早产儿生活力低下28例,肺炎17例,败血症16例,重度窒息8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其他2例。合并症有硬肿、肺出血…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肺出血在新生几许多发病机制不明、诊断困难、治疗不成功、存活率低的疾病中占首位。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缺乏先兆症状,死亡率极高。因此,对新生儿肺出血疾病的研究是当前儿科工作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儿科明年6月至91年6月十年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3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资料;本组男24例,女10例。孕龄:~32周9例,~37周12例,~42周13例,孕龄最小为30周1例。出生体重:~150093例,~2000914例,~250098例,>250099例,体重最低130091冽.发病时日龄:~2天9例。~7天12例,>7天3例。最小为出生后2小时共2例,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新生儿肺出血43例的临床表现、原发病及5例尸检资料。临床表现以低体温和反应差为著,原发病以硬肿症居多。文中就肺出血与硬肿症及早产低体重的关系作了分析。本组病例与感染关系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16.
1962~1986年25年间,经尸检病理确诊的29例新生儿肺出血,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为主,生后一周内发病者27例。本组20例有窒息史,口鼻有血性分泌物流出者17例。本文描述了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及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肺出血起病急 ,病情凶险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新生儿危重症抢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早期气管插管探讨其对新生儿肺出血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儿为我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肺出血 37例 ,其中由气管插管发现的肺出血 2 1例为观察组 ,由口鼻涌出血性泡沫液体的肺出血 16例为对照组。二组性别、胎龄、体重、日龄、原发病无统计学差异。1.2 方法1.2 .1 早期气管插管指征 肺出血高危儿 (窒息、早产儿、RDS、严重感染、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农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28例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死亡原因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328例患儿死亡53倒,死亡率16.2%,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本组患儿有214例早产(65.2%),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孕母身体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劳动强度、文化水平以及孕期保健与出生体重有很大关系。临床表现主要是窒息、呼吸障碍、体温不升、硬肿症、各种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惊厥、反应低下。死亡原因主要是呼衰、肺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加强孕前、孕期检查,防止早产,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患病小儿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君  陈素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40-14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住院的40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常规检查。结果低血糖32例,其中早产儿11例,低出生体重儿15例,巨大儿4例,足月新生儿2例。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等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neonatology pneumorrhagia,NPH)的相关高危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自本院新生儿室2003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26例肺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调查的因素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时间、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凝血功能及X线表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胎龄28~36周19例(73.1%),体重低于正常儿合计为22例(84.6%),发病时间在出生后1 d 14例(53.8%),4~7 d 9例(34.6%),围生期窒息8例(30.8%).结论:早产、低体重是生理性高危因素,病理性高危因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肺部感染、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寒冷损伤综合征,且出生后第1天和第1周末为本病的两个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