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补脾固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长,根据久病必虚的规律,认为本病也应为本虚之证,而且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补脾固肾法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大法,通过在临床上对38例患者的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治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 相似文献
2.
3.
王丽颖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7):1484-1484
目的:观察补益脾肾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补益脾肾法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益脾肾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金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结肠的慢性炎症与溃疡病变反复发作倾向为特征的疾病,较难治愈。我们自1994年~1998年间,用自拟黄金丸治疗本病38例,并与肠炎宁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治疗组38例,年龄15~55岁,男21例,女17例;对照组20例,年龄16~60岁,男13例,女7例。经纤维结肠镜及大便化验检查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2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排除结肠癌及细菌性、结核性结肠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辨证分为大肠湿热、肝脾不和、脾肾阳虚三型。分别以清热利湿、舒肝健脾、温补脾肾中药内服,并以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达91.6%。结论:中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修复肠道损伤粘膜的作用。中药内服和灌肠同时进行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结果治愈12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91.6%。提示临床治疗该病根据其发展过程中虚实兼杂的特点,调补脾肾为本,清热燥湿为标,以整体与局部用药相结合能获显效。 相似文献
7.
8.
溃疡性结肠炎类似中医学肠氵辟、滞下、下痢、泄泻等病的描述,我们常采用调和肝脾法来治疗本病。其具体运用如下:1疏肝理气,健脾扶土邹某,女,36岁,工人。左少腹痛10余年,矢气则痛减,肠鸣便滞,日行3~4次,便后稍舒,大便夹有少许黄白粘液,诸症于情绪波动...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发热和腹痛,并有反复发作的趋势,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用自拟结肠康汤治疗1 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7—1~1998—6,我科采用中药内服与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治疗3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三个月,最长12年,本组病例均全部作乙状结肠镜,肛镜检查。轻度病变:为12例,湿热型7例,肝脾不和型3例,脾肾阳虚型2例。中度病变:为17例,湿热型6例,肝脾不和型7例,脾肾阳虚型4例。重度病变:为9例,湿热型3例,肝脾不和型4例。脾肾阳虚2例。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刺与隔姜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病程6个月~2年.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病程5个月~6年.诊断标准为长期腹泻,带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每日3~4次,并伴腹痛.大便WBC(++)、RBC(+)、脓球.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双)、天枢(双)、上巨虚(双)、合谷(双).肝郁脾虚加肝俞、脾俞,脾胃虚弱加胃俞、公孙,脓血加隐白.针刺,然后取生姜1块,切成五分钱厚薄片按取穴数分切成块,放在取针后的穴位上,将艾条切成高2cm,重约2g.脾胃虚弱者主配穴各灸2~3壮,肝郁脾虚者灸4~6壮,脓血者灸4~8壮,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或见脓血便、粘液便,食欲不振等.笔者自拟健脾清肠汤治疗本病80例,疗效较满意,现简介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 相似文献
13.
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系1998年2月~1 999年11月我院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共3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35岁,最大69岁;病程1年以下11例,2~3年1 3例,4~5年8例,6年以上6例:1年发1次1 4例,发2次5例,2次以上4例,无定期1 5例.理化检查血尿酸416.5μmol/L以上35例,其中535.5μmol/L以上15例;空腹血糖6.1nmol/L以上5例,甘油三酯1.7mmol/L以上11例,总胆固醇5.7mmol/L以上4例,尿常规有蛋白3例,关节皮下结石3例,合并肾石2例,X摄片示发展关节有不整齐齿形缺陷6例.发病诱因多为劳累、紧张、饮酒、过食醇甘厚味及外伤.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6年来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按1993年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4个月~10年。临床症状以腹泻(95例),粘液血便(60例)为主,大便次数每天3~10余次,腹痛者60例,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者25例。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纹理不清、弥漫分布、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结肠镜和结肠造影确定,均排除克隆病、肠结核、结肠肿瘤及息肉等病变。发病部位在直肠20例,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50例,其他部位25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用益肾排毒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后1年,有反复病史,经尿细菌培养阳性的慢性肾盂肾炎16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4例中,男38例,女126年龄例;18~24岁…… 相似文献
16.
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法逆转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据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法组方的芪莲舒痞方(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CAG癌前病变的关键病机。方法:筛选72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芪莲舒痞组36例,胃复春对照组36例,观察综合疗效、HP根除率、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结果:QLSP组总有效率88.9%,胃复春组总有效率63.9%,两组差异显著(P<0.05);QLSP组HP根除率72%,胃复春组43.5%,两组差异显著(P<0.05);QLSP组胃镜及病理学总有效率86.1%;胃复春组6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理积分均有明显下降,QLSP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芪莲舒痞方治疗CAG癌前病变疗效显著,提示脾滞肾虚,瘀毒内蕴是CAG癌前病变的关键病机,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42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 ,分别采用结肠汤 (蜈蚣、白芍、甘草、乌药、儿茶、紫河车、建曲、海螵蛸、黄连 )和补脾益肠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结肠镜检等指标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5)。提示 :本方对本病有舒肝健脾 ,泻火解毒 ,收敛止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l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是引起月经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引起的月经失调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治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53-5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每日1剂4,0d为1个疗程。[结果]3例治疗2个疗程2,7例均为1个疗程,治愈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