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并观察远期疗效。方法:共44例AML(除M3外),其中HDAra-C治疗组21例(男14例,女7例),中位年龄8.58岁;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中位年龄6.5岁;亚型:治疗组M1 3例,M2a 8例,M2b 2例,M4a 4例,M4b 3例,M5 1例;对照组:M1 5例,M2 9例,M4 8例,M5 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方案诱导和巩固治疗后分组行骨髓抑制性强化治疗。结果:1疗程CR37/44例(84.1%),2疗程CR8/44例(18.1%)。治疗组1/21例完成2疗程后失访;16/20例(80%)CCR,其中13例(65%)已停药2a~5a;2/20例(10.0%)复发;2/20例(10.0%)严重感染死亡;对照组3/23例失访和放弃;10/20例(50%完成全疗程并停药(最长15a);9/20例(45%)复发;1例严重感染死亡。结论:HDAra-C在儿童AML作缓解后强化治疗,总疗程短。远期疗效好。但骨髓抑制严重。应积极预防和控制以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骨细胞性白血病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永榕  罗军 《白血病》1999,8(1):36-37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缓解后巩固治疗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86例AML患者均经过诱导治疗得到缓解,根据阿糖胞苷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阿糖胞苷每次1g/m2、2g/m2及3g/m2,进行4个疗程的巩固化疗,观察巩固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化疗结束后随访至2015年12月,分析患者持续缓解时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比较3组剂量的安全性与疗效。[结果] 1g/m2、2g/m2及3g/m2组总生存率分别为30.2%、44.5%和60.4%(χ2=8.943,P<0.001);1g/m2组第1、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5%、45.5%和21.2%,2g/m2组分别为84.5%、70.9%和40.5%,3g/m2组分别为92.8%、78.9%和57.8%,3组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3,P=0.012)。3g/m2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6)。[结论]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 AML的疗效较好,在做好预防和治疗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前提下,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已认识到中剂量阿糖胞苷(M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和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可提高诱导缓解率和无病生存(DFS),但对化疗剂量增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则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MDAra—C对AML缓解后巩固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以阿糖胞苷2g/m^2,静滴2—3h,q12h,连续应用6个剂量为1疗程。观察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采用相应措施的效果。结果:骨髓抑制较为明显,非造血系统副反应轻微,在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后得到改善。结论:AML缓解后应用MDAra—C作巩固治疗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式可 《白血病》1999,8(3):179-181
  相似文献   

7.
DCIK细胞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 评价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确诊AML患者,经常规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中,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用血细胞分析仪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在体外诱导培养成DCIK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DCIK细胞的表型,以MTT法检测D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确认质量合格后回输给患者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治疗后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体外成功诱导培养DCIK细胞,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率为(58.3±3.3)%;DCIK细胞群中,CD3+CD56+ 占(38.4±9.42)%。10例患者经治疗后,7例持续完全缓解(continuous complete remission,CCR),占70%;患者回输DCIK后外周血中的CD4+ 、CD8+ 、CD56+ 的比例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无一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CIK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缓解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给予4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治疗后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4例患者中存活2年以上者15例(62.5%),其中8例(33.3%)已无病生存5年以上。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疗安全有效,是AML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值得更大规模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THA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属于高危型的白血病,常规化疗缓解率相对较低.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癌抗生素,我院自1996年5月-2002年1月采用国产THP为主的方案治疗了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1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C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MAC方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HA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中完全缓解(CR)33例,CR率82.5%,对照组60例中CR43例,CR率71.7%,观察组CR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2)。观察组1疗程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0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P=0.2)。结论:MAC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CD4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CD4在 AML患者中表达率为 40 .2 % ,M5 中阳性率最高 92 .9% ,M4次之为5 5 % ,CD+4 AML 高表达 HL A- DR,CD3 8、CD3 3 、CD1 5 、CD1 4 、TB系列抗原阴性。CD+4 AML 中可见 11q2 3、inv(16 )、t(9;2 2 ) ,未见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但伴 11q2 3和 inv(16 )异常的 AML频繁表达 CD4,阳性率分别为 86 .3%、6 0 .2 %。CD+4和 CD- 4 AML 在年龄、性别、肝脾肿大、CNS- L、DIC、1疗程 CR率等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不同。结论 :CD+4 AML 是一组起源较早的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髓系白血病 ,CD4的表达对 AML- M4、M5 尤其是 M5 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发脐血血浆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脐血血浆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象恢复的影响。方法 :设脐血血浆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第 2天和第 4天各输注脐血血浆 6 U ,对照组仅采用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两组病例化疗后血象和骨髓象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恢复较快 ,平均为 (11.83± 4.2 6 ) d,对照组平均为 (18.92± 5 .75 ) d(P<0 .0 5 ) ;治疗组骨髓恢复至增生活跃需 (11.2 4± 4.6 8) d,对照组骨髓恢复至增生活跃需 (19.15± 6 .76 ) 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且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及其它不良现象。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脐血血浆输注具有刺激骨髓生长和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恢复的功能 ,临床输注脐血血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五年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采用DA(VP16)与HA(VP16)联合化疗,依据不同剂量,将其分为二组,二组总有效率为66.6%。其中中等剂量组14例,8例CR,平均生存时间为267天;2例(18%)PR:小剂量组7例,2例(28.5%)CR,2例(28.5%)PR;结果提示: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采用中等剂量的化疗,相反宜小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血浆中 IL - 6浓度和 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 ,探讨 IL - 6在预测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 32例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 5 0例次发热 ,采用 EL ISA法检测患者血浆 IL - 6浓度。结果 :有感染证据的病例 IL - 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且峰值较 C反应蛋白峰值提前 1d~ 3 d;在发热首日 ,革兰氏阴性菌血症患者 IL - 6水平 (中位数 195 2 ng/ L ,范围 10 5 3 ng/ L~ 2 0 794ng/ L )较革兰氏阳性菌血症患者 IL - 6水平 (中位数 2 83 ng/ L ,范围 91ng/ L~ 1496 ng/ L )显著增高 (P<0 .0 0 1)。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IL - 6水平也较肿瘤发热或治疗相关发热患者 IL - 6水平明显增高 (P<0 .0 0 5 )。结论 :IL - 6可作为早期预测感染的敏感指标 ,检测 IL - 6将有助于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发热原因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早期病死(ED)作出预测诊断。方法对193例AML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D的危险因素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增生度及白血病细胞类型等;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总的判别符合率为86.5%,ED组及非ED组判别符合率分别为78.6%和88.7%。结论本判别函数判别符合率高,错判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抗原7A6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和化疗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议和单克隆抗体2.7A6A3,测定28例病人化疗前及化疗72h后抗原7A6的表达率,比较表达率与疗效的关系。同时设1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病人化疗前抗原7A6表达率与对照组无差别,化疗72h后抗原7A6表达明显增高,表达率与疗效呈正相关。结论测定凋亡相关抗原7A6表达率可预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了我院初治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治疗效果,同时介绍了早期巩固强化治疗方案。方法ALL诱导化疗方案:病人共分三组:(1)COP,(2)COP+DNR,(3)COP+IDA。以第8天骨髓象<5%为良好快速早期反应(rapidearlyresponse,RER)的标准。AML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为AD+VP16。结果三组RER良好的百分率分别为:683%,757%,909%。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P<005,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AML一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的占90%。结论可供分析无病生存期的ALL病例共6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85%(51/60)。AML共3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70%(21/30)。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检测与临床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例急性白血病,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检测技术,测定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外药敏。参考药敏度选择化疗药物行体内化疗。结果显示: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81.8%,阳性符合率为79.2%,阴性符合率为85.7%,敏感度为95.0%,特异性为61.5%。临床治疗效果,ANLL明显优于ALL,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6%,33.3%。该法简便、快速、敏感,对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端粒酶活性水平,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治、治疗中和完全缓解期共33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以缺铁性贫血(IDA)和骨髓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作对照,采用改良TRAP-银染法及亚利恩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检测其骨髓标本内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随访。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端粒酶阴性或低水平表达;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阳性率达70%,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端粒酶活性水平下降(P<0.05),完全缓解期端粒酶活性仍高于正常者往往预后不良。结论:端粒酶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以作为白血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一个生物学指标,有希望成为一种监测微小残留病的新的生物学标记。对白血病的抗端粒酶疗法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16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成的急性白血病给予联合方案化疗。同时以16例病前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史的急性白血病为对照。转白组CR5例,CR率为31.3%,对照组CR12例,CR率为75%,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化疗后下一疗程化疗前转白组的白细胞恢复低于3×109/L有8例,对照组2例,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生存曲线显示对照组的生存率高于转白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