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作者对730名居住青藏高原的7-18岁人口进行X光片调查,结果显示:各近节指骨的长度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第四,第二,第五和第一近节指骨。各近节指骨增长与身高增长间呈较高的正1关系。各近节指骨长度/身高指数随年龄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第三近节指骨指数的总体增长率最小。  相似文献   

2.
高原藏族青少年近节指骨与身高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青藏高原7-18岁藏族学生736名进行了手部X光片调查,结果显示:近节指骨长度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第四,第二,第五和第一近节指骨;随年龄增长,各近节指骨长度增加与身高增长趋势近乎平行,二者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近节指骨长度/身高指数随年龄增长均显示出缓慢上升趋势;提出了本地区近以节指骨推测藏族青少年身高的回归方程,并提出以第三近节指骨长度推算身高的数值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成人指骨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哈萨克族成人200例(男女各100例)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摄片,分别测量受检者各节指骨长度和身高,计算各节指骨长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误,并且从各节指骨长度推断指骨长度与身高的逐步回归方程。结果:男性和女性各节指骨长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建立了哈萨克族成人通过指骨长度推断身高的3个逐步回归方程(Y1=119.985+2.320YM2,Y2=107.058+1.468YM2+0.972ZX1,Y3=104.080+0.912YM2+0.906ZX1+0.931YH3)。结论:右侧拇指第二节指骨长度、右侧环指第三节指骨长度和左侧小指第一节指骨长度建立的回归方程更为合理,对推断身高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原青少年掌骨与身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青藏高原730名7至18岁城镇人口手部掌骨与身高的关系。指出:(1)各掌骨长订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一掌骨。(2)各掌骨增长与身高增长趋势基本平行,二者间呈较高正相关关系。(3)各掌骨长度/身高指数随年龄增长显示出缓慢上升趋势。(4)本文提出了本地区以各掌骨长度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对掌指骨进行X线测量,并探讨其与身高的相关关系。②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186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摄片,分别测量各掌骨、指骨长与宽,同时测量身高,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出男女各骨长和宽,其与身高的比值作为身高指数。③结果得出各掌骨长宽、各节指骨的长宽、各骨的身高指数,各骨的身高指数存在性别差异。④结论掌指骨的身高指数可为法医学、人类学对身高和性别的判定,以及临床短指征的初步筛选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示指骨各指节的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推断身高的多变量主成分回归方程。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200人(男103人,女103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示指骨各指节骨长与中点宽,将所得数据应用stata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左右示指各节长度、宽度的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示指各指节参数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检测指标单变量、多变量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 多元回归方程中,利用主成分回归建立的方程更为科学;在单变量回归方程中,示指各指节长度参数建立的方程更为合理;上述回归方程,在法医学、人类学上推断身高简单实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736名世居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藏族7-18岁青少年学生手部χ光片的调查,探讨了各掌骨长度与身高增长间的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虽然手部五块掌骨长度不一,但每块掌骨的增长与身高的增长趋势都非常相似,二者间均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各掌骨与身高间的相关程度难分高低。各掌骨长度/身高指数随年龄增长均显示缓慢增大趋势,数值仅呈相对恒定。本文提出了以各拿骨长度推算高原藏族青少年身高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示指骨各指节的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 ,其身高的多变量主成分回归方程。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 2 0 0人 (男 10 0人 ,女 10 0人 ) ,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 ,分别测量示指骨各指节骨长与中点宽 ,应用stata 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左右示指各节长度宽度的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示指各指节参数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 ,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可建立检测指标单变量、多变量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 :多元回归方程中 ,利用主成分回归建立的方程更为科学 ;在单变量回归方程中 ,示指各指节长度参数建立的方程更为合理 ;对推断身高简单实用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中国当代儿童手腕部特定成熟度指征出现年龄,描述其与青春期生长突增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样本为14 757名城市汉族健康儿童,其中男7373名,女7384名.计算年龄组身高平均数差值,绘制生长速度曲线;以回归分析方法计算第3中节指骨、桡骨骺和第一指内收肌籽骨的11个成熟度指征出现的年龄.结果 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加速期伴随以第3中节指骨骺呈方形和第1指内收肌籽骨的出现;在身高速度高峰时第3中节指骨骺覆盖骨干和第1指内收肌籽骨呈骨结;在身高生长减速期,桡骨骺与骨干开始融合,第1指内收肌籽骨发育成熟;在中节指骨3骺与骨干融合、桡骨骺与骨干融合1/2时生长突增结束.结论 特定手腕骨成熟度指征可用来推测儿童青春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provide growth reference values in body height,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 for Saudi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ces aged 9-18 years and to evaluat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using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CDC/NCHS) growth standards in body height for the assessment of Saudi adolesc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anthropometric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1053 Saudi male and female school children living in Riyadh city. The study sample was collected in the year 2000 and data were completed and refined in the year 2002. Standing height measurements were recorded for each subject using standard measuring techniques. The 10th, 25th, 50th, 75th, 90th percentiles for body height were calculated separately for boys and girls in one year intervals. The median reference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in the CDC/NHCS and with other similar studies on Saudi pop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 for Saudi boys is 13-14 years and for Saudi girls is 10-11 years. The median value for body height at 18 years old for male and female was comparable with other studies reported in similar ethnic group. CONCLUSION: The use of the CDC/NCHS growth standard for height does not appear appropriate for the assessment of growth of Saudi children aged 9-18 yea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四川凉山彝族人群指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测量208例(男151,女57)20-30岁四川彝族健康成年人左手五指长度、五指末端指节长度及身高。结果与结论男性左手10个测量指标与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中指长与身高相关性最大(r=0.372)。女性只有食指长、中指长、环指长、小指长及食指末节长与身高有显著相关性,以食指末节长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r=0.454)。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量化方法对天津地区10~15岁青少年颈椎骨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其变化趋势,确定标准值范围,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个体骨骼的成熟度。【方法】选取10~15岁患者238例,其中男113例,女125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用WinCeph8.0头影测量分析与图像数据管理系统测量第三、四颈椎体中部的高度和前后径长度,求其比值H3/AB和H4/AP4,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5岁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其颈椎H3/AB、H4/AP4值的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无性别差异,得出不同阶段的均值范围及其变化曲线图。【结论】现阶段天津地区青少年颈椎H3/A岛、H4/AP4值变化趋势与青春生长发育期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在临床中可以用颈椎H3/AR、H4/AP4均值范围及其变化曲线图,对青春生长发育期所在阶段准确量化的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以不同骨龄标准所评价的青少年手腕骨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为当代法医学提供一种更精确的推测年龄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60名(男198,女162)12~18岁生长发育正常的青少年,按CHN法和CHN05法骨龄标准评价手腕部X线片骨龄,并对不同方法评价的骨龄及生活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男12~16.5岁、女12~14.5岁之间,CHN骨龄减生活年龄之差值分别为0.33~0.99岁和0.53~1.15岁(P〈0.01);CHN05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25~0.20岁和-0.28~0.06岁(P〉0.05)。在男17~18岁、女15~17岁之间,CHN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53~-1.07岁和-0.12~-1.14岁(P〈0.05),CHN05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32~-0.56岁和-0.24~-0.81岁(P〈0.05)。结论:CHN法骨龄小于生活年龄,在大部分年龄组CHN05骨龄与生活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宝安区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症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虹  曾红友  温瑞英 《海南医学》2006,17(6):138-140
目的分析我区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间所出现的单纯性肥胖症现状.为探讨控制青春期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对宝安区2041名9~19岁青春期青少年进行量表评定,生长发育指标测量,特殊实验室检查,经过对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青春期青少年呈现肥胖症发病率为16.07%,从群体看,男性为18.83%,女性为13.42%,提示青春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从年龄段分析:<10岁组肥胖发病率为43.0%,10~14岁组为15.94%,15~19岁组为9.15%,14岁以内肥胖占85.36%,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肥胖症分度分析,轻度肥胖为7.02%,中度肥胖为6.22%,重度肥胖为2.84%.轻、中度肥胖占81.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春期肥胖主要为单纯性肥胖,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营养过剩和缺乏体育活动是孩子发胖的重要原因,遗传因素,代谢状况和个人体质特点均应予以考虑.过食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调查显示:青春期是人体的脂肪细胞增加时期之一,按发育规律,青春期突增期女孩为10-12岁,男孩为12-14岁,这期间男女均出现肌肉、脂肪组织迅速增长现象.提示预防肥胖重点应放在14岁以前的脂肪发育期及突增期.从婴幼儿开始要有正确的饮食与营养分析方法,行为指导,运动调节体脂,才能有效预防肥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健康成人进行骨密度筛查,防治骨质疏松。方法采用美国的Metriscan骨密度测量仪对2308例健康成人的第二、三、四手指的中间指骨进行骨密度检测。诊断标准:参照WHO的规定,依据中国人数据库。采用SPSS17.0和Epi Info 3.3.2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308例中男性1194例,女性1114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9.8±12.3岁。年龄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随着年龄增大,男、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有增高的趋势,且呈线性关系P〈0.001。骨密度测定值比较:男性≥60岁,女性≥40岁,各组骨密度测定值明显下降,P值〈0.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组≥60岁的各组间定值无差异,而女性组≥40岁的各组间仍存在差异,P值〈0.001。骨质疏松的检出率男、女组比较,年龄≤39岁者,无明显差异,P〉0.05,40岁~59岁及60岁以上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年龄≥40岁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多于男性,处于围绝经期女性检出率要高于老年女性。对骨质疏松者,特别是围绝经期女性,可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补钙,同时加强体育活动,并给予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718例12~18岁汉族青少年缺铁性贫血调查情况。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三项血液学检查。结果表明:贫血患病率为31.1%,其中男生为14.5%,女生为47.1%,13~1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99%属轻度贫血(<12g/dl至9.0g/dl),2/3为缺铁性贫血(占75.45%)。本调查为增进学生健康、改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青少年上肢骨骨龄与生长的关系,骨龄与青春斯身高突的关系,第一掌指关节内侧种籽骨和末排指骨干骺愈合、尺、桡骨骺愈合关系。方法:世居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7-18周岁732名健康汉族男、女学生上肢骨X光片观察。结果:上肢骨不同部位骨化中心出现男女有差别,愈合率不同。讨论:对高原地区的骨龄进行分析,比较,因受到高寒、低压、缺氧和生活条件的影响,高原青少年骨龄发育迟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