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乳腺纤维腺瘤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的分析,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良性病灶(纤维腺瘤)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6例共128个病灶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与病灶内及周围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即根据病灶内病理改变引起常规超声表现不同分成典型组和非典型组,比较2组间弹性成像面积比的差异。结果乳腺纤维腺瘤弹性成像面积比为(1.0179±0.0903),典型组与非典型组间弹性成像面积比对乳腺纤维腺瘤诊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4±0.0886)VS(1.0231±0.0973)]。结论病灶内病理变化对剪切波弹性成像面积比诊断结果无显著影响,而病灶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引起周围组织硬度发生改变时可能会造成弹性成像面积比的误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208例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灶在弹性参数上的差异。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平均硬度高于良性病灶(〈0.05),弹性图与二维图上的面积比、直径比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乳腺弹性成像分级较为简便、直观,病灶面积比及直径比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钱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03-10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触诊及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记录硬度分数和面积。结果良性组肿瘤硬度评分均在3分以下,1、2、3分的比例分别为41.18%、44.12%、14.70%;恶性组肿瘤评分均为2分以上,2、3、4、5分的比例分别为3.57%、10.71%、39.29%、46.43%;两组肿瘤同等级评分硬度的病例比例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组患者的平均病灶面积为(1.02±1.03)cm^2,恶性组患者平均病灶面积为(2.36±1.52)cm^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质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积极意义,肿瘤硬度的检测能有效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例患者130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肿块弹性硬度采用5分法进行半定量分析,记录肿块弹性硬度,测量弹性模式下与灰阶模式下面积比值,通过对肿块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的分析,找出良恶性诊断截点,进一步计算其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弹性硬度半定量分析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5.5%、准确率为83.8%.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截点为1.8,若以面积比≥1.8为恶性、〈1.8为良性作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标准,则本组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91.1%、准确率为86.9%.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黄欣  李静  于媛媛 《中外医疗》2013,32(10):168-16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鉴别妊娠期、哺乳期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16个病灶)于妊娠期、哺乳期间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同时对病灶使用弹性技术并记分。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意义。结果浸润性导管癌2例;乳腺淋巴瘤1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脓肿形成前期及脓肿4例;急性乳腺炎改变2例;哺乳期增生改变2例;积乳囊肿1例。弹性评分1~4分例数分别为1例、7例、5例、3例。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妊娠期、哺乳期乳腺肿块准确率87.5%;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妊娠、哺乳期乳腺肿块性质的准确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可提高该时期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美  郇凤霞 《海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莱芜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BI-RADS4级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依据Itoh制定的弹性成像5分法对病灶进行评分,计算病灶在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测定病灶整体的弹性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02例乳腺疾病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确诊乳腺癌43例(42.16%),主要包含浸润性导管癌25例(58.14%)、浸润性小叶癌8例(18.60%);确诊乳腺良性病变59例(57.84%),主要包含纤维腺瘤20例(33.90%)、乳腺腺病18例(30.51%);乳腺恶性病变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19±0.44)分、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1.95±0.63)、弹性指数(3.58±0.69),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2.37±0.85)分、(1.36±0.41)、(2.61±0.5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BI-RADS4级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8.37%、特异度为79.66%、漏诊率为11.63%、误诊率为20.3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乳腺性肿瘤患者病例.全部173个病灶以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5.94%(55/64)、特异性为82.57%(90/109)、准确性为83.82%(145/17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组中组织弹性硬度≥4分的出现率85.94%,显著性大于良性组的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为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64例女性患者的67个乳腺病灶,采用飞利浦公司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配有弹性成像软件,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断病灶弹性硬度评分,计算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之间比较用Kappa一致性检验,多种检查方法间两两比较用基于χ2分割法的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04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弹性成像硬度评分结合面积比法、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5种方法两两比较,联合诊断对乳腺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评分法与面积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硬度评分法+面积比法与常规超声+UE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和面积比法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两者结合使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2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9.
赵青  马斌林 《重庆医学》2013,42(8):866-868,87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与面积比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38例患者(乳腺肿块153个),按病情分为两组,恶性组46例(肿块46个),非恶性组92例(肿块107个)。比较两组的病灶弹性成像图和灰阶声像图的面积比值等资料。结果恶性组中弹性硬度4~5分的出现率(84.78%)明显高于非恶性组(13.08%),P<0.05;恶性组肿块的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值明显大于非恶性组肿块的面积比值(P<0.05)。结论以面积比1.2为最佳界点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方面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因乳腺癌拟行保乳手术病人84例,术前评估均运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乳腺钼靶X线单独及联合检查。并在术后与病理结果作比较,明确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钼靶X线与单一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对乳腺癌拟行保乳术前的影像学表现和准确度。结果乳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钼靶X线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单一的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或单一的钼靶X线检查的病灶检出率(P < 0.05和P < 0.01);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方面,乳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病灶检出率为70.73%,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出率为60.98%,乳腺钼靶X线检出率为53.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可行保乳术的准确度方面联合检查均高于单一的乳腺超声弹性成像和钼靶X线(P <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乳腺钼靶联合检查运用于乳腺癌保乳术更有助于提高疾病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病理结果,分析32例(36个病灶)乳腺病变的超声弹性图像,对乳腺病灶的弹性成像硬度进行分级;测量弹性模式和二维模式下病灶面积,计算二者比值。【结果】(1)超声弹性成像显示,良性病变弹性分级多为0-II级(19/22),而恶性病变弹性分级多为III-V级(12/14)。(2)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6.4%;乳腺恶性病变的弹性图像面积(20.6±43.7)与二维图像面积(15.2±34.8)相比显著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恶性病变弹性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1.97±0.49)与良性病变(1.23±0.06)相比显著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的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Ultrasonography Strain Ratio ,USR)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选取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及住院乳腺肿物患者138例共138个乳腺肿块,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启动弹性成像,图像稳定后采集存图,对采集存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对肿块进行弹性应变率数值的测定(乳腺肿块组织/患侧正常乳腺的腺体组织)。结果乳腺良性肿块的S/R比值为(1.97±0.79),恶性肿块的S/R比值为(4.98±1.3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肿块的硬度能够以数值的形式进行较为直观的体现,能够对组织硬度进行半定量的评价,较传统方法来说,其对疾病的评价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常规超声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的性能。方法前瞻性纳入314例乳腺肿瘤患者(共338个病灶),分别行二维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CDFI)和UE检查,并赋值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综合诊断模型。结果 (1)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常规超声评分以及UE评分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回归方程、UE和常规超声评分判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43[Std.Error:0.014;95%CI(0.916,0.970)]、0.875[Std.Error:0.021;95%CI(0.835,0.915)]和0.850[Std.Error:0.022;95%CI(0.806,0.894)],AUC回归方程与AUCUE或AUC常规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AUCUE与AUC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UE和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0.884、0.696、0.750及0.872、0.889、0.810。结论 UE与常规超声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能力相当,两种技术联合应用的鉴别诊断能力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钼靶X 射线多模态影像学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 例三阴性乳腺癌的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 射线表现,比较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和钼靶X 射线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两者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结合弹性成像、钼 靶X 射线及两者联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1%、77.80% 和92.1%。乳腺超声结合弹性成像 与钼钯X 射线表现比较,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两种影像检查相结合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 断符合率高于单独使用超声及钼钯X 射线时。结论 多模态影像有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赵亮  柳莉莎  李明慧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74-2076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R)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301个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成像图后,测量病灶与周围组织的SR,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R诊断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并确定临界点。结果良性肿瘤的SR(1.21±1.35)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的SR(16.5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ROC曲线确定的最佳诊断临界点是3.905,SR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9%、84.3%、88.4%、5.805、90.4%、85.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结论 SR测量可以相对更加客观地反映病灶的硬度情况,是一种有效的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患者100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组(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各组超声诊断结果和SWE参数。根据病理结果评价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力。 结果与单纯SWE诊断及单纯超声诊断相比,联合组SWE+超声诊断的假阳性率最低;恶性组SWE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明显高于良性组。ROC曲线分析发现,SWE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对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更精准地评估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的良恶性,但不排除发生假阳性结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技术是否能提高 US BI-RADS 4A级乳腺病变分类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经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为US BI-RADS 4A级的患者75例,乳腺病灶共87个,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定为 BI-RADS 4A级的乳腺病灶,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采用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结合二维及彩色超声重新进行BI-RADS分级,≥4分升为4B-C级,=3分级别不变,<3分降至3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7个乳腺病灶中,弹性评分≥4的6个,=3分的11个,<3分的70个。病理结果显示87个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8个,弹性评分≥4的4个,=3分的2个,<3分的2个;以弹性评分≥3分为恶性,弹性评分<3分为良性标准,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6.1%和85.1%,阴性预测值97.1%,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合弹性成像后的再次BI-RADS分级,良性组的恶性率降至2.8%,恶性组的恶性率升至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BI-RADS 4A级乳腺病变的分级诊断效能,能极大地减少术前活检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X线摄影伴有微钙化的乳腺癌病人35例及乳腺良性病变3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钙化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在密度、数目、密集度、形态及分布5个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腺癌中表现为低密度为主的微钙化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钙化数目≥2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微钙化密集度≥10/cm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形态上良性组粗颗粒样钙化所占比例高,乳腺癌组仅出现1例,乳腺癌组中细沙样、线形分支样、蠕虫样及混合型钙化出现率高(P<0.01)。分布上弥漫状分布仅见于良性组,线状及段状分布乳腺癌组所占比例较高(P<0.01)结论:微钙化灶的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其钼靶X线征象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微小恶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超声检查中肿块小于10 mm的微小癌超声资料,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微小癌的准确性。结果:22例病灶弹性成像评分为2例3分, 14例4分, 6例5分;病灶的应变率比值平均为4.76,与弹性评分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微小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海燕  郑慧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9):1551-1553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例。对2组乳腺肿瘤的超声灰阶声像特征(肿瘤形态、边界、有无沙砾样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以及血流分级与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①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以下超声灰阶声像特征更为显著:肿瘤形态不规则(25/30 vs. 3/30)、边缘呈“毛刺”或“蟹足样”改变(23/30 vs. 5/30)、沙砾样改变(16/30 vs. 4/30)、纵/横比≥1(13/30 vs. 1/30)、后方回声衰减(11/30 vs. 2/30)等,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以下的血流特征更为显著:血流分布Ⅱ、Ⅲ级(26/30 vs. 4/30)、能测出血流频谱(27/30 vs. 10/30)、血流峰值流速≥20 cm/s(18/30 vs. 2/30)、血流阻力指数≥0.7(25/30 vs. 2/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及恶性乳腺肿瘤中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