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1次(6·2%),无一例后扩;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4次(33·3%),后扩6次(50%)。CAS治疗中,7例(25·0%)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2例(16·7%)肉眼可见组织碎片。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无神经并发症;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围手术期发生1例(6·3%)脑梗死,随访期发生1例(6·3%)脑梗死。结论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行CEA共125例次,成功率100%,其中颈动脉狭窄60%~75%者48例次,占38.4%,狭窄>75%者77例次,占61.6%,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率1.9%,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0.9%。101条颈动脉术后1个月经颈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脉最狭窄处血管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加[(6.11±1.36mmvs 1.59±0.82mm,P<0.05],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21)%降至(14±12)%,最狭窄处收缩期最大流速明显改善[(208±22)cm/s vs(93±18)cm/s,P<0.05]。81例患者术后18个月脑缺血症状较术前改善者75例(92.6%),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6.2%),脑卒中1例(1.2%),发现术侧颈动脉>60%的再狭窄1例(1.2%),低于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剥脱试验水平。结论 CEA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在预防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等重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越来越多地用于识别局部脑缺血。为评价SSEP和BAEP在监护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作者于1994年9月~1996年4月间术中辅助诱发电位监护手术夹闭49例(58次手术,70个动脉瘤)。其中男16例,女33例,平均年龄519(18~79)岁,动脉瘤直径3~4mm15例,5~9mm26例,10~14mm11例,15~19mm7例,20~24mm6例,>25mm5例。SSEP改变的临界值定为脑诱发电位波幅降低>50%,潜伏期延长(N19/P24)>10%和(或)中枢传导时间(CCT)(N19N13)增加>10ms;BAEP改变的…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一种安全、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在检查高度血管狭窄时常出现流空现象,作者通过二维时间飞跃法(2DTF)MRA成像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与流空现象有关。 作者对90d内51例102支颈动脉分叉进行2DTF-MRA和常规血管造影(CA)检查,年龄33岁~83岁,平均65岁,病史中TIA 26例(51%),卒中18例(25%),颈动脉杂音3例(6%),其他症状4例(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US)对32例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32例无脑卒中病史(对照组)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中有30例(93.75%)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67处,颈动脉狭窄23例(71.88%),其中轻度狭窄3例(9.38%),中度狭窄12例(37.50%),重度狭窄及闭塞各4例(12.50%);对照组有12例(37.50%)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22处,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2例(6.25%)。颈动脉狭窄和动脉硬化斑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升高, US显示不规则、低回声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US对早期干预和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经皮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虽可替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但其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作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CD),观察PTA对大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与CEA作比较。1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接受PTA治疗,11例接受CEA。PTA是经股动脉将5F带气囊的导管插入狭窄的颈动脉,对气囊充气(直径5~7mm,长2cm)5~10s(1例30s),其中充气1次者1例,2次3例,3次5例,4次1例,5次1例。并对成形的动脉作脑血管造影。在PTA前、期间和术后2天、1个月和6个月用TCD测定正常碳酸血和吸入8%CO_2造成高碳酸血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V_(MCA)),按公式:(吸入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478例69岁老人作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脑血管病症状和体征检查。检查资料完整的471例中,117例(25%)有明显颈动脉血流速度异常,中度狭窄20%(管腔狭窄30~60%),严重狭窄或梗塞5%(管腔狭窄大于60%)。在检查中有28例曾患有脑中风,63例患有TIA。检查结果表明单侧半球脑中风/TIA与严重颈动脉疾病有关(p<0.001),其中颈动脉完全梗塞的7例中有4例发生脑中风或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并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方法选择356例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60岁组83例,>60岁组273例,其中高血压196例、冠心病145例、下肢动脉疾病97例、糖尿病13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与≤60岁组比较,>60岁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50%103例,占28.9%,其中颈动脉狭窄≥70%33例,占9.3%。年龄>60岁(OR=2.281,95%CI:1.191~5.673,P=0.013)、冠心病(OR=2.312,95%CI:1.162~4.593,P=0.018)、下肢动脉疾病(OR=2.135,95%CI:1.093~4.985,P=0.011)是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人群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也是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77例,分别进行头颅CT或MRI、颈动脉超声和眼底照相检查,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及眼底动脉硬化分级。结果177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病变10例(5.6%),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22例(12.4%),任意颈动脉斑块形成121例(68.4%),颈动脉狭窄24例(13.6%)。正常35例(19.8%),眼底动脉硬化改变142例(80.2%),其中Ⅰ级69例(39.0%),Ⅱ级31例(17.5%),Ⅲ级42例(23.7%)。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相关(P<0.05),但眼底动脉硬化各单项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是否狭窄无相关性(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病变存在一致性,眼底照相可作为辅助方法帮助评价全身血管情况,协助颈动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对照组40例(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OIS组77例(55%),对照组24例(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I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评估血管状况,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眼部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62例,其中单侧重度狭窄59例,双侧重度狭窄3例,行眼部常规检查,明确眼部缺血的症状及体征。对59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双眼球后血管彩超,检测其眼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结果 62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57例有眼缺血表现,其中表现为一过性黑矇44例(77.2%),虹膜新生血管5例(8.7%),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5.3%),视网膜动脉阻塞3例(5.3%),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视网膜渗出、血管变细、点片状出血及微血管瘤21例(36.8%)。59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重度狭窄侧眼动脉PSV[(24.39±2.56)cm/s]较对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V[(8.76±1.26)cm/s]较对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重度狭窄侧发现眼动脉反流16例,对侧眼3例。结论眼部缺血症状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颈动脉重度狭窄会引起明显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分布特点及狭窄情况,探讨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分布规律。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0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5例(TIA组),脑梗死患者235例(脑梗死组);又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54例),中年组(137例)和老年组(149例)。结果随年龄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家族史显著增加(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TIA组(P<0.01);70%~99%血管狭窄斑块发生率高于50%~69%血管狭窄和<50%血管狭窄(P<0.01);老年组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及青年组(P<0.01)。结论超声检查显示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更为密切,导致颈动脉狭窄的斑块中,以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多见。超声检查可以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及监测。  相似文献   

13.
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1947年由Dawson对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癎的周围神经进行单次刺激时偶然发现的。常规检测的上肢和下肢SEP都是瞬态SEP,瞬态SEP由慢速(1-10.次/s)的单个电脉冲重复刺激检出。按检出成分的峰潜伏期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和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LLSE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 50例,男91例,女59例;颈动脉狭窄<50%80例,颈动脉狭窄50%~70%49例,颈动脉狭窄>70%21例;合并脑卒中45例,无脑卒中105例。采用Essen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男性患者ESRS为(3.1 98±1.701)分,女性患者ESRS为(2.441±1.643)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50%患者ESRS为(2.658±1.632)分,颈动脉狭窄50%~70%患者ESRS为(2.612±1.742)分,颈动脉狭窄>70%患者ESRS为(4.429±1.121)分,颈动脉狭窄>70%患者ES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2个狭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脑卒中患者ESRS为(4.578±1.305)分,无脑卒中患者ESRS为(2.215±1.332)分,合并脑卒中患者ESRS评分明显高于无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是否合并脑卒中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的 CT 扫描上,常发现无症状性脑梗塞(或称无症状卒中),后者与动脉狭窄的关系未明。该文就此进行了研究。作者共比较了3组病人的 CT 所见。组1,为因无症状性颈部杂音接受颈动脉 Doppler 扫描,并证实有无症状性狭窄者,共115例;组2,为 TIA 但颈动脉正常者,共63例;组3,有 TIA 且有颈动脉狭窄者,共203例。颈内动脉狭窄分轻(35%~50%)、中(50%~75%)和重(>75%)三度。3组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结果 381例 CT 中,137例阳性全部为小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 54%)、饮酒(55例,60. 44%)、糖尿病(31例,34. 07%)、心脏病(69例,75. 82%)、高脂血症(52例,57. 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 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 26%)、颈动脉狭窄(65例,71. 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 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 876,95%CI:1. 028~3. 424)、糖尿病(OR=2. 125,95%CI:1. 015~4. 450)、hs-CRP异常(OR=1. 627,95%CI:1. 062~2. 495)、颈动脉狭窄(OR=2. 375,95%CI:1. 155~4. 886)及颈动脉斑块(OR=1. 650,95%CI:1. 060~2. 570)均显著相关(P0. 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老年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本文对5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了SEP检查,并选择健康老年人3?例作对照。采用丹迪EVOMATIC4000型脑诱发电位仪,刺激部位为腕部正中神经,引导电极按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放在C'_3,C'_4,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短暂性脑出血发作患者和脑梗死患者80例,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灌注血流参数。结果 80例患者颈动脉双源CTA检查无颈动脉狭窄18例(22.5%)、轻度狭窄18例(22.5%)、中度狭窄24例(30.0%)、重度狭窄20例(25.0%),总狭窄率为77.5%;四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度以上狭窄率最高(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患侧脑血流量低于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患侧,梗死中心区患侧血流量低于梗死中心区健侧(均P<0.05)。结论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可以很好地反映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为临床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有15%~20%是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据不完全统计,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年脑卒中发生率达10%~17%,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脑卒中发生率达2%。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近几年采用的方法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究竟哪种治疗方法更好,仍然是当今医学界所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1 针对CEA和CAS的循证医学研究已经有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包括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协作组(NASCET),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CAS)和欧州颈动脉外科试验(ECST)]都证实,CEA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颈动脉支架(CAS)置入术在预防糖尿病(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及改善生活质量的远期效果。方法接受CAS置入治疗的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39例,定期随访1~6年。复查颈部血管彩超、头部MRI、头部CT及灌注成像,并对2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3、6个月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修订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6年,平均33个月;3例(7.7%)脑梗死,其中2例脑梗死发生在支架置入同侧,另1例发生在对侧。28例症状性狭窄患者CAS治疗后14 d、3个月NIHSS、M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6个月B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多(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高血压史、有两个以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术后未系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前有多次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P<0.05)。3例(7.7%)术后再狭窄。结论 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是安全的,能显著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及改善生活质量。CAS术后中远期再狭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