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肾炎湿热证病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慢性肾炎湿热证病理机制的研究熊宁宁,余江毅,余承惠,龚丽娟,邓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为0.49%。其发病与感染有关,据对2540例肾活检的分析,免疫复合体肾炎占85%。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在体内形...  相似文献   

2.
湿热与慢性肾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  于尔康 《山西中医》1997,13(1):55-56
  相似文献   

3.
盗汗之证,古今良医,习以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为其正法。作者在临床中,尚每见瘀血、湿热所致者,通过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以往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为 研究对象进行前后对照前瞻性研究清热利湿法与活血化瘀 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根据血液运行的基本生理环节──气、血与脉,研究瘀血 证病理变化与表现,对其病因病机和病位,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瘀血辨证系统化、规范化,并指导 和扩大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研究张福生杨保永张连明倪青生刘元梅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青州262500)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近年来,慢性肾炎湿热证受到重视,但本证与肾小管功能改变关系未见报道。笔者对本病证患者肾小管功能的改变作了观察,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病瘀血与湿热病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对251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瘀血和湿热均与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P<0.05~0.001)。其中甘油三脂(TG)与湿热关系似更紧密,肾功能减退则似与瘀血只有关联;湿热与瘀血常相兼挟(P<0.05)。动物实验显示:肾病湿热模型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故认为湿热与瘀血胶结为患是肾小球疾病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湿热证客观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肾炎湿热证客观指标的变化262500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张福生,杨颖近年来,慢性肾炎湿热病理受到重视,作者通过对慢性肾炎湿热证多项客观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加以整理,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全国肾病学会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病湿热证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证是水湿内停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本文在探讨慢性肾病湿热证病因病机基础上,讨论了慢性肾病湿热证在实验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免疫、分子生物学、代谢、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进展,总结了肾病湿热证的微观指标,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思路和方向,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瘀血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卢富华  朱初良 《陕西中医》2000,21(4):164-165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涉及瘀血者为数不少,本文就瘀血的形成原因及现代医学的相关性作出探讨,以拟治疗慢性肾炎用活血化瘀法的必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肝病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与门脉血流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将彩色普勒测定门脉血流作为中医客辨证的指标之一,观察了106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证型(临床证候和治疗反应)与门脉血流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慢性乙肝患者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与门脉血流密切相关,血热血淤兼湿热证伴门脉血流量高于正常者为80.8%(42/52),肝郁脾虚为16.7%(1/6),其它证型为20.8(10/48),各证型之间与门脉血流量的相关性,经X^2检验,差异显著,P〈0.05,提示门脉血  相似文献   

13.
肾炎湿热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湿热证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临床医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从病因、病理、生化、免疫、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方面论证了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本特点。这其中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过程:1978年徐嵩年[1]指出邪热内蕴常为整个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干扰因素;1982年张镜人[2]提出慢性肾炎伴肾功能损害过程中,湿热是贯穿始终的病邪;1988年赵金锋[3]观察50例慢性肾炎患者,认为百分之百的病例在整个病程或病程中某个特定阶段都可表现有湿热,刘志明[4]进一步指出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肾炎1号口服液治疗慢性肾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最终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1号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mL.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治疗组治疗后腰酸无力、纳少腹胀等症状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其中除皮肤疖肿、疮疡症状外,其余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 <0.05,P <0.01),血白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 <0.05,P <0.01).结论:肾炎1号口服液对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减少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调节血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诊断慢性肾炎和判断疗效的主要指标。目前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诸多医家认为湿热贯穿于整个慢性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消减改善  相似文献   

16.
浅谈瘀血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其他疾病的主要病因。由瘀血引起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根据中医学“辨证求因”之观点,许多疑难杂症从瘀血论治多收效甚捷,因此人们对瘀血的临床症状和治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认识日趋完善成熟,愚略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议瘀血与慢性肾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 ,奠基于仲景 ,经历代演进至清代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逐渐形成一种独立学说 ,成为祖国医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组成部分。随着对瘀血认识的不断深化 ,有关活血化瘀治则的深入研究已成为创立我国新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就瘀血与慢性肾炎的关系作一简要分析。1 慢性肾炎的病机特点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 ,病机特点属本虚标实 ,本虚是肺、脾、肾三脏亏虚 ,标实是水湿、瘀血、外感等。本虚证尤以脾肾亏虚居多 ,标实证则以水湿、瘀血见广。水湿、瘀血是正虚的产物 ,又是加重正虚的病因。脾虚运化无…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海源 《中医研究》1998,11(1):52-55
近十几年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观察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涉及到慢性肾炎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血液检测指标如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等,以及其它一些观察指标。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朱丹溪系金元四大家之一,毕生孜孜以求,创立滋阴学说蜚声医林,除此之外,尚集各家之长,结合自已的临证经验,在其他方面亦颇有建树.如有关瘀血的理论,虽无专篇,却独具匠心,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金匮钩玄》、《丹溪心法》及《格致余论》等代表著作中.丹溪从瘀血的角度出发,探讨病因病机,捕捉瘀血证候特点,立法方药论述完备,见解独特,兹试析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清湿热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清湿热中药汤剂,每日1剂;对照组在西医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尿FDP、尿β2-微球蛋白、尿蛋白、尿红细胞、细胞免疫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尿蛋白,降低尿FDP,减少尿红细胞,降低尿β2-微球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