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痛中医证侯的分布特征.完善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长沙地区冠心痛中医证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资料分析研究.结果 ①在冠心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研究症状的组合规律;②运用多元logisitic 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冠心痛证侯的主次症状,寻找出冠心病常见证候共性的和特异性的症状指标;③初步拟定出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阴亏虚证7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 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现代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冠心病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战少了"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较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证候要素的组成和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对29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要素中气虚占93%,寒凝占91%,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血虚、气滞、肾虚、阳虚、湿阻.证候要素共有31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4.6%,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5.4%.证候要素的组合形式最多的是脾肾两虚兼寒凝血瘀证.结论 气虚、寒凝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病机;脾肾肝是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寒凝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2 675例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病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最为常见,其中血热证1 489例(55.7%),血燥证593例(22.2%)和血瘀证323例(12.1%),以上3型之间发病年龄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燥证发病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热证,血瘀证患发病年龄最大,血热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燥证,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大;血热证的复发次数少于血燥证和血瘀证(P<0.01);3型之中血热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均最短,血燥证次之,血瘀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最长(P<0.01)。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3个证候间不仅存在着时相性,而且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四诊信息。将493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70例)和考核组(123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运算组患者症状信息,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方法建立诊断阈值,并依据考核组数据对其进行前瞻性检验。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以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阴虚、火热等基本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前瞻性检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建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中医证候规范化及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症状、中医证候的分析,探讨MS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组合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遴选MS患者200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客观填写统一的病例调查表,将调查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S症状分布特点及其中医证候分布、证候组合形式的规律。结果 MS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16个;9个主要证候的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湿热证、燥热证、肾虚证、气郁证、阳虚证;证候组合中2证组合占复合证候组成的50%,其中实证以痰湿证+血瘀证多见,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多见。3证组合占复合证候的50%,均为虚实夹杂证。结论 MS以复合证候为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瘀证均明显高于阴虚证及燥热证(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结果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总病程无关。结论银屑病3个主要证型之间存在着时相性,每一次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Kappa一致性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检验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抑郁症患者 ,分别由两名专家对同一病例 ,同时进行调查 ,然后计算其中主要指标的一致系数 (Kappa ,κ值 )。结果 :各组专家对抑郁症的西医诊断的一致性最高 (κ=1.0 ) ;中医辨证、中医证候指标总积分及情志抑郁、烦躁等 5项主要证候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0 .6 <κ <0 .8) ;而少寐、纳差及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评定总分亦具有中度的—致性 (0 .4 <κA <0 .6 )。结论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1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4个症状、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有肝郁化火证、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6个证型。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病性有虚有实,实证有痰湿、湿热、血瘀、气滞(肝),虚证主要为脾气虚。结论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候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背景: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冠心病的中医病因和证候分布特征,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方法与设计:经过文献回顾与分析,初步建立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然后通过多次临床预调查及专家咨询、论证,制定正式的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制订实施方案、相关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采用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地域、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讨论:通过多地域、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冠心病的中医病因及证候分布特征,可为冠心病的临床预防及中医辨治提供参考与依据,也有利于提高中医病证研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 临床试验注册号:研究方案于2011年11月27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为ChiCTR-ECS-11001728。  相似文献   

10.
血瘀证量化诊断及病证结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瘀证量化诊断的方法和血瘀证证候实质。方法 对临床预试验血瘀证症状体征及客观指标进行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 1) 182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 2 ) 170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6因素的逐步回归显示其贡献度的顺序为内皮素 >血红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一氧化氮 ,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未能入选。 ( 3)对 6 0 1例患者血瘀证症状体征 4 0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当F =6时选出的 18因素对血瘀证诊断贡献度最大 ,并得一回归方程。将数量化资料代入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总符合率为 94 .2 4 %。结论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 ,可以得出病证结合规范且量化的由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构成的标准化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SCIWORFD)的临床特点与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总结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中央脊髓综合征(CCS )42例,前脊髓综合征(ACS)12例,脊髓半切综合征(BSS)1例.依据JOA评分,对各治疗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CCS A组95.6%,CCS B组84.2%,ACS组75%.BBS 1例治疗改善率87.5%.结论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大多表现为CCS,其次为ACS,BSS少见;CCS根据颈椎稳定性是否存在椎管内压迫物制定治疗方案、ACS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BSS不存在椎管内压迫物者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颤证患者临床资料、四诊信息进行调查及聚类分析,了解老年颤证的症状特点,分析证候特征。方法收集符合老年颤证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详细询问病史与搜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建立临床调查内容指标数据库,运用描述与计算机SPSS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老年颤证临床调查55例患者,症状的聚类分析出现起病形式并运动震颤类症状、静止性震颤类症状、认知并姿势平衡障碍类症状、疼痛麻木类症状和兼见各症并肢体颤振类症状5大聚类形式。结论老年颤证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与中医兼见症状间存在症状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主要中医证型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1868例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运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其常见证型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B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42.3%)、湿热蕴结证(23.1%)、肝郁气滞证(11.9%)、肝肾阴虚证(5.7%)、瘀血阻络证(5.3%)、脾肾阳虚证(3.4%);HBeAg与湿热蕴结证呈正相关(OR=9.010,P〈0.01),与肝郁气滞证(OR=0.335,P〈0.01)、肝肾阴虚证(OR=0.215,P〈0.01)、瘀血阻络证(OR=0.506,P〈0.05)、脾肾阳虚证(OR=0.111,P〈0.01)均呈负相关;HBeAb与湿热蕴结证呈正相关(OR=3.489,P〈0.01),与肝肾阴虚证(OR=0.356,P〈0.01)、脾肾阳虚证(OR=0.108,P〈0.01)呈负相关。结论CHB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见;CHB主要中医证型与病毒学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Chinese medicine(CM) bloodstasis syndrome(BSS) with clinical features and renal lesion indexes of the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Methods: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e data of 227 patients diagnosed as chronic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and their severity of BSS were scored three days before renal biopsies were performed.The following clinical indexes were analyzed:age,course of glomerular diseases,24-h urine protein ration...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f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igns, symptoms, lab indexes with the diagnosis of BSS, in the end to make the BSS quantitative diagnosis scale.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s of modem epidemiology and DME to put up multi-center and large sample research. Results We established BSS Quantitative Diagnosis Scale, which had relatively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quantitative diagnosis scale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based on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nd the statistic analysis is good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CM.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417例证候分布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确诊NSCLC适宜化疗、手术的群体进行西医治疗前后证候改变的抽样调查,将收集病例的症状(包括体征)进行赋值量化,数据输入数据库系统,将中医临床证候(症状)按照有关诊断标准进行归纳.[结果]NSCLC中以气虚痰热、气虚痰湿、痰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为主,分别占32.9%、30.0%、15.1%、13.4%.Ⅰ期与Ⅲ期、Ⅳ期证候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由气虚、痰热、痰湿、阴虚、气滞血瘀、阳虚6个基本因素组合而成.气虚因素最多占76.3%.痰热占52.8%,痰湿占33.8%,阴虚占18.2%,气滞血瘀占15.1%,阳虚最少仅占3.8%.舌象的相关系数值较其他症状高,表明舌象与证候相关性更明显.[结论]417例NSCLC的证候分布按比例多少排列为:气虚痰热>气虚痰湿>痰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阴虚痰热>阳虚痰湿.气虚是NSCLC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本原因,痰凝、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高血压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同时设体检健康人群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携带式全自动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观察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异性及昼夜变化节律,同时检测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结果:高血压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患者动态收缩压的变异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P〈O.01);高血压血瘀证组患者动态收缩压的变异性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动态舒张压的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非血瘀证组以杓型高血压为主,血瘀证组以非杓型为主。高血压组血脂,肝、肾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存在着明显动态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的改变,动态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的改变可能是高血压血瘀证微观辨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Bloodstasissyndrom (BSS)isacommonsyndrometypeindiabetesmellitus(DM).InordertorevealthemodernmedicalbasisofBSSinDM,previousres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