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5例MA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5例后肾腺瘤,男性1例,女性4例。CT平扫表现为界清低密度影;CT血管造影(CTA)提示瘤体呈少血管改变。肉眼观肿瘤境界清楚,呈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镜下肿瘤细胞小,均匀一致,核大质少,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并可见砂砾体钙化。免疫组化示WT-1、CD57和vimentin均(+),S-100、CK7和CKpan部分(+),而CgA、Syn和EMA(-)。术后随访提示预后较好,无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以病理学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后肾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切除术后的后肾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肾实质,界限清楚;镜下瘤细胞胚胎样,呈小腺泡状、不规则管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及肾小球样结构,间质少,见砂粒体,细胞小,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entin、CKpan、W T-1、CD57阳性,EMA、CK7、CD10、CD34、NSE、AMACR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1%;术后随访4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肾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诊断需依据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上,宜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需进行长期的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2例后肾腺瘤大体形态,并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随访惠者并复习文献。结果:巨检肿瘤境界清楚;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文献报告WT1,CD57,CK7,AE1,CD56等抗体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上皮源性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鉴别其他易于混淆的肿瘤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核型、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后标本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其核型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不一的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胚胎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发生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胰透明细胞癌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镜下显示90%以上的肿瘤细胞由透明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梁索状及腺泡状,偶见管状结构。瘤细胞含有AB—PAS阳性的酸性黏液,表达CK7、CK19和CEA等。结论 胰透明细胞癌可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导管癌亚型,诊断需与一些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胰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细胞癌(RC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胶状铁染色情况.方法 收集肾嗜酸细胞腺瘤9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CC)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Ⅰ型8例、PRCCⅡ型和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各12例,共53例,观察组织学特征,并检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和胶状铁染色结果.结果 CK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定位于胞质,在ChRCC、PPCC和CCRCC定位于胞膜.CD10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定位于胞质,在PRCC和CRCC则定位于胞膜.结论 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的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结果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CK(-)或胞质(+)、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肾嗜酸细胞腺瘤,而CK胞膜(+)、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②ChRCC、PRCC和CCRCC的免疫表型和胶状铁染色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实现三者之间的鉴别.CK7和CD117(+)、CD10(-)或胞质(+)、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CK7和CD117(-)、CD10胞膜、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PRCC或CCRCC.③CCRCC和PRCC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D15(+)支持CCRCC.④PRCC-I型和Ⅱ型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K7(+)支持PRCC-Ⅰ型.多数情况下,单凭组织形态学就能做出上述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因此组织形态学仍然是基础,而免疫组化和胶状铁染色只是辅助鉴别手段,用于少数形态学诊断困难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5例后肾腺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肾部分切除术.病理学特点:后肾腺瘤细胞均匀一致,排列成密集的小管状、腺样结构,肿瘤与肾组织分界清楚,胞浆少,无明显异形性,核分裂像罕见.病理诊断为后肾腺瘤3例,低度恶性后肾腺瘤2例.5例获随访6 ~ 36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上皮源性肿瘤,部分可含有恶性成分,少数为恶性,容易误诊为肾癌.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该肿瘤的准确诊断.保留肾脏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因其生物学行为不确定,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光学显微镜下见肿瘤无包膜,但与肾组织之间存在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巢片状,巢内细胞排列成管状、梁状、索状和实性,管状结构互相连接或沟通,漂浮于黏液样基质中,部分小管管腔塌陷或不明显,逐渐移行为梭形细胞,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透明,间质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部分区域可见出血钙化。免疫表型:小管状和梭形细胞显示CK阳性,Viminten阳性,CD34、CD56、AFP均阴性。病理诊断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类罕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预后较好,需注意与集合管癌、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后肾腺瘤等多种肾脏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03—2019-07收治的4例MA,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 3岁,术前影像学发现肾脏占位,行肾部分切除术和全肾切除术;大体切面灰白色,质中,界尚清;镜下肿瘤细胞较小,排成腺泡状,乳头状或管状,异型性小,核分裂罕见;肿瘤细胞CK、PAX-8、CD57、WT-1(+),而CK20、CK7、AMACR、S-100呈(-),Ki-67增殖指数5%;术后病理诊断为MA。结论 MA是一种罕见的肾原发性上皮性良性肿瘤,术前影像学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因此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的肾集合管癌,分析其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肾集合管癌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囊实性肿块,呈灰白或灰黄色,侵袭性强;镜下肿瘤呈弥漫性或腺管状,乳头状排列,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多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AE3) 、EMA .vimentin(+),CD10、CEA、CK7和CK20(-) .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的罕见性肾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确诊本病时应与肾乳头状癌和肾髓质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2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肾腺瘤均经手术切除并病理检查,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文献.结果 后肾腺瘤影像学表现与肾癌不易区分;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不一的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 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上皮源性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与其他易于混淆的肿瘤类型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界线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筛状、突体型和梁-管状结构组成,肿瘤实质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及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腺上皮细胞CK5/6、CK7和CD117(+),肌上皮细胞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p63、CK5/6和CD117(+)。4例随访4~65个月,1例局部复发,4例均无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罕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CC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CPRCC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49岁。6例发生于左肾,2例发生于右肾,其中6例经体检发现。肿瘤大体界限清楚,镜下由管状、乳头状、腺泡状及囊状结构组成,肿瘤细胞胞质透明,细胞核大小较一致,部分细胞核远离基底膜而位于腔缘。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PAX-8、CK7、Vimentin、CyclinD1、CA9;CA9呈杯口状阳性模式。Ki-67介于2%~10%;其中6例表达CK(H),5例表达GATA3,4例弱表达CD10,2例弱表达AMACR;CD117、TFE-3均阴性。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CCPRCC是一种肾脏惰性上皮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与其他肾细胞癌鉴别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ccpRCC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年龄37岁和50岁,男女各1例;1例发生于左侧肾,另1例发生于右侧肾。1例表现为左腰背部疼痛半年,1例为体检发现。2例肿瘤均呈实性,镜下观察肿瘤边界清楚,边缘可见纤维性包膜,透明的肿瘤细胞呈囊性、小管/腺泡、乳头以及巢状排列,可见特征性的乳头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形态温和,细胞及核仁异型性均不明显,部分区域可见小核仁,WHO/ISUP细胞核分级1~2级。肿瘤细胞胞质透明,细胞核远离,基膜位于囊性和小管/腺泡的腔面。免疫组化:瘤细胞CK7、vimentin、EMA、MOC31、PAX-2和PAX-8呈(+),CAIX呈杯状模式(+);CD117、P504S、E-cad、p53、TEF-3均(-),Ki-67阳性指数2%。术后随访时间4~25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ccpRCC是一种罕见的惰性肾脏肿瘤,需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等肿瘤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对2例膀胱副神经节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大体肿物均有完整包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及条索状,其中1例伴有鳞状细胞或腺样分化的器官样结构.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圆形、椭圆形、梭形,核分裂罕见.瘤细胞巢间有丰富的大、小血窦.免疫组化瘤细胞CgA、Syn、S-100阳性,CK、CK7、HMB45、CEA阴性.结论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较罕见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病理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研究1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观察组织病理学表现、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遗传学检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直径2 cm,切面实性、灰红色。镜下典型表现是肿瘤细胞囊腔内形成乳头状生长方式;瘤细胞胞质透明并且较温和,轻度异型性,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1级;间质中可见少量平滑肌细胞以及"流产型"血管。免疫组化:肿瘤PAX2、PAX8、CK7、CA-IX、HMWCKs、EMA和vimentin(+),间质成分desmin、caldesmon、SMA和actin(+)。FISH检测未发现17号染色体获得。随访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CCPRCC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病理学诊断较为复杂,需要与多种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男性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其中上皮成分主要是形态不一的腺管样结构,部分区域可见大小不等的囊,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另见梭形细胞围绕在腺管或囊周围构成肿瘤的间叶成分,部分呈束状排列,形似平滑肌细胞,部分呈短梭形,似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上皮细胞AE1/AE3、CK7和CK34βE12(+);梭形细胞SMA(++),desmin、vimentin、ER和PR(+),CD10部分(+).结论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预后良好,多见于女性.本例特殊之处在于患者为成年男性,且无激素类药物应用史,极为少见.该肿瘤与成人囊性肾瘤、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等多种肿瘤易混淆,应依据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有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子宫腺癌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分化的病例,1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伴卵黄囊瘤分化,1例为宫颈腺癌复发后出现卵黄囊瘤及少许绒毛膜上皮癌分化。复习2例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伴生殖细胞肿瘤分化的子宫腺癌,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明确的腺癌区及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腺癌区:肿瘤细胞呈典型的腺样或条索状生长;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CK7、EMA、PAX8(+)。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卵黄囊瘤或绒毛膜上皮癌分化):肿瘤细胞呈微囊性、假腺样、实性巢片状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区域可见S-D小体,肿瘤细胞周围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AFP、SALL4、h CG、PLAP及OCT-4等(+)。该类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并常伴有血h CG和(或)AFP水平的升高。结论子宫腺癌伴发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可能属于一种去分化现象,在病理诊断上易漏诊、误诊。本病侵袭性强,预后差,临床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对放、化疗反应不敏感,多于术后2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PIL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脾PILA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块几乎占据整个脾,肿块中央及周边各见一处钙化区。低倍镜下肿瘤呈海绵状血管瘤样,囊状扩张的薄壁管腔内衬覆立方及靴钉样内皮细胞,并呈乳头状、肾小球样突出于腔内,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D31、CD34、D2-40、vimetin和VEGFR-3(+)、CK和S-100(-),Ki-67阳性指数5%。结论 PILA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对本病确诊具有重要作用。该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应与其他血管源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未分类型肾细胞癌(UR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2001年~200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规外检肾细胞癌(RCC)422例,对10例未分类型肾细胞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URCC患者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岁),男性5例,女性5例,肿瘤最大径6~12cm(平均直径8cm),5例伴有肾包膜侵犯,2例伴有肾门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远处肺转移.组织学:各例均未伴有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等细胞学特征,10例肿瘤瘤细胞均显示出多形性,部分区域排列成腺管状,滤泡状,条索状,或呈实性片状,可见梭形瘤细胞区域及瘤巨细胞.瘤细胞胞浆丰富,核仁明显.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均Vimentin(+),CK、EMA、CD10、CK7部分阳性,CK20、34βE12均阴性,P53阳性率30%~70%.随访8例,均死亡.结论 未分类肾细胞癌为目前现有WHO组织学标准难以分类的一组肾细胞癌,具有形态的多形性及临床高侵袭性特点,预后多不佳.其发病率低,文献资料少,尚有待于更大样本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