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与吴茱萸药对配伍定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与吴茱萸接6:1比例配伍,水煎液制得黄连单煎液、吴茱萸单煎液、黄连吴莱萸合煎液、黄连吴茱萸单煎混合液,依次用石油醚、氨仿、醋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和水进行萃取,用薄层色谱法对各萃取物进行定性研究,比较药对配伍后化学组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葶苈子为中医临床常用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保障其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对葶苈子临床常用的16个配伍药对进行分析。葶苈子配滑石主治:伤寒热盛,小便不利。分析:伤寒热盛,邪热循经入膀胱,与水相结,则小便不利。滑石甘寒滑利,有清热利湿通淋之功;葶苈子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药不同配伍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选用黄连解毒汤为研究对象,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各配伍组合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探索黄连解毒汤中各药物不同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各组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中药配伍对药物成分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本实验中,黄连、黄柏、栀子及黄连黄柏的交互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有显著影响,其中黄连、黄柏及黄连黄柏的交互作用使黄芩苷的含量降低,栀子使黄芩苷的含量提高,黄连与栀子,黄柏与栀子的两两交互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配伍中黄连、黄柏对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而栀子对黄芩苷有增加溶出的作用,且对减轻黄连、黄柏对黄芩苷溶出的影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不同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连解毒汤各配伍组合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不同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以L8(2)^7正交设计及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黄连、黄柏、栀子及黄连黄柏的交互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黄连、黄柏及黄连黄柏的交互作用在该汤中使黄芩苷含量降低,栀子使黄芩苷的含量提高,黄连与栀子、黄柏与栀子的两两交互作用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黄连解毒汤配伍中黄连、黄柏有降低黄芩苷的含量,栀子有增加黄芩苷的溶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黄常见药对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味药配伍应用,扩大了药物的治疗范围,增强疗效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药对.本文仅对大黄常用药对对肝胆病的治疗作一简介.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的功用. 相似文献
6.
7.
活血化瘀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研究认为,瘀血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法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学者提出糖瘀同治的观点。但糖尿病有其自身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细辛-干姜"药对配伍前后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变化,探讨药对的配伍机理.方法:分别建立10批细辛单煎液、干姜单煎液以及"细辛-干姜"药对混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获得对照指纹图谱.对配伍前后的指纹图谱的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测定指标性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6-姜酚和6-姜烯酚的含量,比较配伍前后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细辛单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 9个共有峰,干姜单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 13个共有峰.药对混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 17个共有峰,其中12个来源于干姜,5个来源于细辛.药对混煎液中的指标性成分6-姜酚、芝麻脂素、细辛脂素和6-姜烯酚浓度和药材单煎液中的浓度相当.结论:"细辛-干姜"药对配伍前后指纹图谱和指标性成分溶出度未见明显变化,药对的配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柴玲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8):1092-1093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结核杆菌极易耐药,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联合用药。而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是药师的中心任务,因此有必要对结核临床用药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做一剖析,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肖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2):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芩-黄连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黄芩-黄连"药对为检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按条件查找,逐步筛选出相应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然后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出UC的疾病靶基因;通过软件分析,得出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以及疾病各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黄芩-黄连药对治疗UC的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结果:通过查找有效成分,分析出黄芩-黄连药对中有效活性成分共51个,其中与UC密切相关的靶点共13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 226条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采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5条潜在信号通路。结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AKT蛋白酶b (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可能是黄芩-黄连药对治疗UC调控的主要通信号通路,涉及的靶点包括肿瘤蛋白53(TP5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转录因子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为实验验证该药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代表性药对进行系统归纳研究,探寻药对的普遍配伍规律,以期进一步挖掘药对丰富的内在价值并指导临床药对的运用,同时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文献学基础。方法:通过系统整理药对的中医古籍文献,就其配伍规律、方剂、药理药效、化学成分、不同配比、临床应用、数据挖掘、毒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经典名方中常见的药对配伍规律均可在治法、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物毒性作用方面进行归属,但经典名方药对的现代研究并不完善,尤其缺少药对关联规则和数据挖掘的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结论:药对作为方剂有效性的关键,在经典名方开发的文献学研究中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药对的普遍配伍规律,同时系统归纳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代表性药对的现代研究,进一步挖掘了药对丰富的内在价值,也为经典名方开发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学强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8):67-67
随着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新药不断问世,同时药源性疾病也相继增加,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学家和药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药物,是医药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归纳了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已越来越普遍,中药与西药配伍应用后大多能够增加疗效。但也有一些因配伍不当而降低了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此,中西药物配伍应用时不要忽略配伍禁忌。现将中西药物配伍有益和不利的配伍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18.
中西药联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常用中西药合理应用和配伍禁忌简述如下,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1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1.1辨病辨证、相辅相成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临床上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常可达到标本兼顾、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临床研究提示,肾阳虚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壮阳补肾中药(如淫羊藿… 相似文献
19.
20.
对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药配伍禁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的发展 ,一些新药不断地应用于临床 ,只靠原来的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第 3代喹诺酮类药物培复新与先锋铋、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时 ,在输液器滴管中出现白色凝块现象。因此 ,我们对第 3代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作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1] 第 3代静脉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福星必妥、培复新 ,其主要特点为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衣原体、支原体亦有作用 ,且与其他合成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本身耐药性发生也较缓慢 ,因此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用于治疗全身各系统感染 ,也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