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法将ASODN转染入QBC939细胞中,转染12、24、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细胞状态及转染率,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1.11μ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XIAP mRNA表达和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 转染效率可达95%;与对照组比较,1.11μumol/L细胞抑制率为(27.63±1.15)%(24 h),(42.95±1.07)%(48 h);mRNA下调23%(P<0.05);G_0/G_1期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约27.34%、9.94%(P<0.05).结论 ASODN能有效下调QBC939细胞XIAP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法尼酯X受体(FXR)激动剂GW4064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检测QBC939细胞株中FXR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浓度为0.5、1.0和5.0μmol/L的法尼酯X受体(FXR)激动剂GW4064刺激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4、48 h后细胞活力的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药物刺激48 h后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并以RT-PCR检测QBC939细胞株中FXR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浓度为1.0、5.0μmol/L的GW4064在作用24 h后即能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P0.05);在药物作用48 h后,所有浓度的GW4064均能对肿瘤细胞生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显示,药物刺激48 h后,对照组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3.38%,加入0.5μmol/L浓度GW4064的细胞凋亡率为10.02%;而加入1.0和5.0μmol/L浓度的GW4064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至23.74%和42.11%。RT-PCR结果显示,所有浓度的GW4064于刺激48 h后,QBC939细胞株中FXR基因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W4064能通过特异性激动FXR有效抑制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细胞活力,并促进其凋亡,这一过程可能与其上调FX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SB939对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DA-MB-231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SB939处理细胞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影响;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膜联蛋白V(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等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检测p21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 mRNA水平.结果 SB939 明显抑制上述两种细胞增殖,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21±0.320)、(5.647±0.470)μmol/L;1 μmol/L药物作用细胞24h,G2/M期比例增加,分别为(21.20±1.90)%、(28.35±2.25)%,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分别为(37.60±1.34)%、(34.40±1.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P剪切明显增加,bax、p21表达增多,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cdc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减少;p21 mRNA水平增加,Cyclin B1 mRNA水平减少.结论 SB939在体外条件下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在体外对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生长对数期的胆管癌细胞QBC939随机分为实验组(GH组)和对照组(NS组),GH组按剂量和培养时间分为50μg/L 2 h(GH50-2 h),50μg/L 24 h(GH50-24 h),100μg/L 2 h (GH100-2 h),100μg/L 24 h(GH100—24 h)四个亚组,NS组按培养时间也分为NS-2 h、NS-24 h两个亚组,2 h和24 h后分别吸取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2并将细胞计数;胆管癌细胞用不同浓度GH培养24 h后固定,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同时在不同浓度GH干预的培养液中行细胞爬片后固定,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GF1/2受体的mRNA(IGF1R mRNA/IGF2R mRNA)。结果培养液中加人GH 2 h后,QBC939细胞无明显增多(P>0.05),但24 h后细胞数目增多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NS组(S%:34.60±1.37;PI:0.42±0.01)比较,GH组S%和细胞增值指数(P1)[GH50组:S%(39.36±1.62;PI:0.48±0.02);GH100组:(S%:45.74±2.15;PI:0.53±0.02)]也明显增加(P<0.05)。IGF1R mRNA/IGF2R mRNA在胆管癌中呈阳性表达,且GH可诱导细胞IGF1R mRNA表达,但不诱导IGF2R 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GH在体外能促进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H-IGF1-IGF1R轴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潘生丁(DP)阻断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hENTs)后,5-氟尿嘧啶(5-FU)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Panc-1细胞分为hENTs未阻断组和hENTs阻断组,hENTs阻断组再根据DP浓度分为5μmol/L DP组和10μmol/L DP组。各组细胞分别在含有1.5×106ng/L 5-FU或不含5-FU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改变。结果①各组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在含有1.5×106ng/L 5-FU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5μmol/L及10μmol/L DP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未阻断组(P<0.05),10μmol/L DP组又明显高于5μmol/L DP组(P<0.05);在不含5-FU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各组之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在含有1.5×106ng/L 5-FU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未阻断组细胞进入合成期(S期)的比例减少,停滞在合成前期(G1期),5μmol/L DP组及10μmol/L DP组的细胞进入合成期(S期)的比例较未阻断组进一步减少(P<0.05),且随着DP浓度的增加,细胞进入合成期(S期)的比例减少得更多(P<0.05),5μmol/L DP组和10μmol/L DP组进入合成期(S期)的比例分别是未阻断组的87.09%和74.06%。5-FU对细胞合成后期(G2期)的影响较小,除5μmol/L DP组较未阻断组G2期细胞数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含5-FU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各组细胞周期中各期无明显改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DP阻断细胞膜上hENTs后,能显著增强5-FU对胰腺癌细胞促凋亡作用及抑制胰腺癌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这种增强作用可能与阻断hENTs后细胞内5-FU浓度提高有关,而与DP本身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鱼藤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0、1、10和25μmol/L)鱼藤素作用于胃癌细胞MKN-45 24、48、72和96 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鱼藤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及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结果:1μmol/L鱼藤素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抑制率为(28.82±0.002)%。随着鱼藤素浓度(10、25μmol/L)增加,作用时间(48、72、96 h)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加,表明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1、10和25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显示鱼藤素显著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S期细胞比例升高,G_0/G_1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下降;10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G_2/M期细胞比例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下降(P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阻断剂(环巴胺)对DU1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1、10、50、100μmol/L)环巴胺干预DU145细胞,分别在24、48、72h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环巴胺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检测50μmol/L环巴胺作用4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环巴胺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依赖关系,当浓度>10μmol/L作用24h后会显著抑制细胞增殖,10、50、100μmol/L浓度组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42%、12.70%和59.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当环巴胺浓度达10μmol/L以上,干预48h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对照组、10、50μmol/L浓度组的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2.17±2.21)%、(60.13±2.75)%和(74.30±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凋亡峰也随环巴胺浓度增加而逐渐增高。50μmol/L环巴胺作用48h后DU145细胞cyclinE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降低61.90%(P<0.01)。结论:环巴胺可以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DU145细胞cyc-linEmRNA表达水平,从而将DU145细胞阻滞于G1期有关。环巴胺亦可以诱导DU14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D3]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1,25(OH)2 D3与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免疫细胞化学观察bcl-2的表达.结果 0.1~0.5μmol/L的1,25(OH)2 D3对胆管癌细胞QBC939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经1,25(OH)2 D3作用72h后细胞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下降,其中0.5μmol/L组细胞G1期由(50.3±1.0)%上升至(65.5±3.2)%,S期由(39.4±0.5)%下降至(23.6±0.7)%;并且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0.5μmol/L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由0.5%上升至24.6%;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1,25(OH)2 D3能抑制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引起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bax基因表达变化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0/μmol/L Gen作用肝癌HepG2细胞72 h为对照组,以不同浓度(20、40、60及80μmol/L)Gen为浓度依赖性实验;以60μmol/L Ge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0 h为对照组,60μmol/L Ge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相(6、12、24、48及72 h)为时间依赖性实验;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含量;RT-PCR分析bax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20、40、60及80 μmol/L)的Ge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72 h后,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7.7±1.3)、(11.2±0.9)、(4.9±0.5)、(4.8±0.3)pmol/106 cells vs (29.4±0.5)pmol/106 cells],P<0.01;bax mRNA表达(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26±0.02、0.33±0.05、0.35±0.06、0.38±0.05 vs 0.09±0.01),P<0.01;细胞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9)%、(18.7±1.6)%、(28.7±2.5)%、(27.9±2.0)% vs(2.6±0.1)%],P<0.01.60μmol/L Ga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相(6、12、24、48及72 h)后,各时相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2.6±0.9)、(12.0±1.4)、(7.5±0.8)、(5.6±0.5)、(4.3±0.6)pmol/106 cells vs(29.2±0.6)pmol/106 cells],P<0.01;12 h后bax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25±0.06、0.29±0.02、0.30±0.02、0.35±0.04 vs 0.09±0.01),P<0.01;24 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0.5)%、(20.5±2.0)%、(30.7±1.6)% vs(2.6±0.1)%],P<0.01.结论 Gen能减少 IP3生成,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imethylaminoeth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ein,17-DMAG)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生抑制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CCK-8检测17-DMAG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生的影响;DAPI染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7-DMAG作用于HT-29细胞24 h后细胞核的形态;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实验分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17-DM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生.0.1μmol/L、0.25μmol/L 、0.5μmol/L、1.0μmol/L、2.5μmol/L和0.5μmol/L作用于HT-29细胞24 h后,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14.36±0.95)%、(22.17±1.15)%、(28.45±1.16)%、(35.04±1.58)%、(46.85±2.44)%和(57.19±2.06)%;作用48h后,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0.80±1.17)%、(27.55±0.65)%、(33.33±1.23)%、(46.20±4.76)%、(55.45±4.47)%和(61.75±2.72)%;作用72h,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9.62±2.27)%、(39.19±1.74)%、(44.29±2.00)%、(50.66±2.17)%、(58.84±3.18)%和(70.74±2.65)%.DA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0.25μmol/L、0.5μmol/L、1.0μmol/L与2.5μmol/L的17-DMAG作用HT-29细胞24h,均可见到细胞凋亡的改变.AnnexinV-FITC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HT-29细胞24h的自然总凋亡率(早期+晚期)为(2.72±0.57)%,0.25μmol/L、0.5μmol/L、1.0μmol/L和2.5μmol/L 17-DMAG干预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5.38±0.46)%、(6.88±0.52)%、(10.44±0.32)%与(17.87±4.66)%,不同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DMAG药物作用HT-29细胞24h,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增加趋势.结论 17-DMAG体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生,诱导其通过Caspase-3途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β上调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克隆形成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EGFP-N1-NGF的QBC939细胞,上调神经生长因子-β的表达(高表达组),转染pEGFP-N1-NC组的QBC939细胞作为对照组。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转染效果,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在450nm波长下,24小时测得对照组QBC939细胞的吸光度值为0.409±0.014,高表达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为0.691±0.029;48小时测得对照组QBC939细胞的吸光度值为1.612±0.044,高表达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为2.033±0.00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倍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直径大于500um的单细胞克隆数比例为10%,高表达组直径大于500um的单细胞克隆数比例为2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S期细胞数所占比例为(15.643±0.693)%,高表达组S期细胞数所占比例为(40.193±1.671)%,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5.76±0.97)%,高表达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8.82±0.9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调神经生长因子-β能够增强QBC939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能够促进细胞进入S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蟾毒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运用MTT检测蟾毒灵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蟾毒灵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激活型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蟾毒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表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随蟾毒灵浓度增加,膜电位发生下调。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蟾毒灵处理QBC-939细胞48h后,Caspase3蛋白被剪接活化,激活型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升高;同时,Caspase3的作用底物多聚聚合酶PARP的降解产物(Cleaved-PARP)表达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蟾毒灵能够明显抑制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蟾毒灵的抗癌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调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以及化疗药洛拉曲克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成酶表达水平以及对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Ts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阴性对照,转染至LOVO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观察沉默TS基因后其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另联合洛拉曲克作用于LOVO细胞,观察两者对LOVO细胞的TS蛋白表达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转染TSsiRNA后,LOVO细胞TS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亦低于对照组(均P〈0.05)。TSsiRNA联合洛拉曲克组细胞IC50值为(1.46±0.25)μm01/L,而阴性对照组和单用洛拉曲克组的IC50值分别为(6.81±0.31)μmol/L和(6.47±0.43)μmol/L。TSsiRNA联合洛拉曲克作用于细胞36h后。细胞凋亡指数为(62.12±0.89)%,高于单用TSsiRNA和洛拉曲克[(21.56±0.67)%和(40.51±0.83)%.均P〈0.05]。结论TSsiRNA可以下调人LOVO细胞中T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凋亡增加,并可以增强洛拉曲克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Wang J  Dai JQ  Zhang CF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919-923
目的 探讨不同胆汁酸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IL-6的表达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游离胆汁酸以及其对应的甘氨酸结合型胆汁酸作用于胆管癌细胞株QBC939,药物浓度分别为:胆酸(CA)800 μmol/L、脱氧胆酸(DCA)100 μmol/L、鹅脱氧胆酸(CDCA)100 μmol/L、甘氨胆酸(GCA)1200 μmol/L、甘氨脱氧月胆酸(GDCA)200 μmol/L以及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300 μmol/L.以MTT法检测不同胆汁酸刺激24、48、72 h后胆管癌细胞活力的变化,并以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中IL-6表达的改变.结果 DCA、CDCA、GCDCA作用48 h后,肿瘤细胞活力比值(A处理组/A对照组)分别为0.61、0.58和1.26;作用72 h后,CA、DCA、CDCA、GCA、GDCA和GCDCA各组肿瘤细胞活力比值分别为0.48、0.50、0.42、1.29、1.30和1.41;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组细胞活力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细胞培养48和72 h后,IL-6表达量分别为(198±32)ng/L和(323±34)ng/L,CA、DCA、CDCA、GCA、GDCA和GCDCA作用48 h后IL-6的表达量分别为(106±33)ng/L、(88±29)ng/L、(116±54)ng/L、(413±21)ng/L、(587±32)ng/L和(366±30)ng/L,作用72 h后IL-6表达量分别为(123±66)ng/L、(45±21)ng/L、(74±45)ng/L、(792±13)ng/L、(1310±22)ng/L和(845±18)ng/L;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组IL-6表达量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胆汁酸CA、DCA和CDCA能减少胆管癌细胞IL-6的表达,并抑制细胞活力;而结合胆汁酸GCA、GDCA和GCDCA能增加胆管癌细胞IL-6的表达,并促进细胞活力.胆汁酸能通过IL-6途径改变胆管癌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γ-氨基丁酸(GABA)对胆管癌细胞株QBC_(939)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取GABA母液,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稀释,配成浓度为1、10、100、1000μmol/L为实验组;对照组仅加入与实验组相同体积的完全培养液.采用MTT比色法观察GABA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_(939)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ABA对胆管癌细胞株QBC_(939)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分析GABA对胆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分析GABA对胆管癌细胞株QBC_(939)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的影响,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M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GABA浓度由1 μmol/L增至1000 μmol/L,GABA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率由2.6%增至26.8%;细胞凋亡率由4.80%±0.04%增至28.03%±0.01%;穿透Matrigel胶的能力由(60±10)个减至(43±4)个,均呈剂量依赖性(F=7.833,83.765,7.598,P<0.05).同时胆管癌细胞分泌的MMP-2和MMP-9活性下降,cAMP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07,9.148,27.418,P<0.05).结论 GABA可能通过受体后信息介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减弱胆管癌细胞株QBC_(939)的侵袭转移能力,可能与其抑制基质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是否能够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对NK细胞介导杀伤作用的敏感性,以及是否在不同类型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系中有相似的作用。方法:以激素依赖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为模型,不同浓度(0、5、10、15、20、25nmol/L)硼替佐米处理细胞后,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5、20、25nmol/L硼替佐米处理DU145细胞48、72h后,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82.79±2.04)%、(73.59±2.95)%、(74.16±6.16)%和(71.24±5.30)%、(51.20±2.91)%、(38.02±2.67)%,同样处理LNCaP细胞后,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77.04±7.74)%、(42.61±6.62)%、(23.85±6.04)%和(36.45±7.02)%、(14.94±5.76)%、(11.65±5.87)%。与对照组相比,硼替佐米强烈抑制两种细胞系的增殖(P0.05)。15、20、25nmol/L硼替佐米处理DU145细胞24h后,DU14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4.41±1.32)%、(16.13±1.55)%、(14.48±1.42)%,而在LNCaP细胞,20、25nmol/L硼替佐米处理24h后,凋亡率为(12.77±1.28)%和(14.84±1.6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DU145细胞对硼替佐米诱导的凋亡作用较LNCaP细胞更加敏感。但是,在短期分析中硼替佐米不能致敏两种细胞系对NK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在长效分析中,用硼替佐米处理肿瘤细胞后,20nmol/L硼替佐米+NK组诱导的DU145细胞和LNCa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83±5.06)%和(30.31±3.62)%,较单独应用硼替佐米或者NK细胞更高(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够应用于致敏前列腺癌细胞对NK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提高当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水平。而且此治疗策略对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患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EphB4及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5、10、20和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h,然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后PC-3细胞中EphB4和bcl-x1的表达情况。结果:5、10、20和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0.93%、31.32%、51.63%、65.43%。5~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40u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h后,凋亡细胞占(12.10±1.2)%,处理组比正常对照组(3.18±2.1)%凋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后,EphB4的表达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而且bcl—xl的表达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小鼠GC-2spd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的GC-2spd细胞经平均功率密度为0、10、30mW/cm2微波辐射15min,于辐射后1~24h,应用MTT法、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观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及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10、30mW/cm2微波辐射后1~24h(除30mW/cm2辐射后12h外),GC-2spd细胞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光镜见部分细胞突起变短,数目减少,胞内空泡增多;辐射后6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14.59±1.09、8.48±1.73 vs 4.56±2.09,P0.05或P0.01),电镜见细胞核染色质凝集边移或核膜破裂,内质网明显扩张;辐射后6h和24h,细胞内cAMP含量(nmol/g)明显降低(1.65±0.17、1.96±0.10 vs 2.77±0.24,2.13±0.33、1.69±0.27 vs 3.02±0.47,P0.05或P0.01)。结论:10和30mW/cm2微波辐射可引起GC-2spd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9.
Zhu QY  Hu R  Liu L  Yuan L  Huang WZ  Ma L  Gu X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9):790-793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给予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MTT法检测槲皮素对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槲皮素能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生长,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浓度由低到高,其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3.01±1.32、4.84±1.73、20.35±1.30、16.78±1.89、27.25±4.01,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0.18±1.16、6.22±0.04、24.29±4.19、22.4±4.26、41.42±5.43,当药物浓度>150μmol/L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显示PC-3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其中浓度150μmol/L和200μmol/L组,24 h的凋亡率(%)分别19.10±0.28、26.55±0.78,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27.65±1.06、38.30±5.96;电镜观察到细胞的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