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最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上报的340例ADR报表,将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途径方面,静滴引起的ADR比例最高;药品类别方面,抗菌药引起ADR比例最高;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医院收集到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ADR报告中女75例占55.15%,男61例占44.85%;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69例占50.74%居首位,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0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例占41.18%,其中较严重的ADR4例。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医院收集到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ADR报告中女75例占55.15%,男61例占44.85%;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 69例占50.74%居首位,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0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例占41.18%,其中较严重的ADR 4例.结论 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2005-2006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共209例ADR报告作比较分析。结果ADR发生年龄分布50岁以上的老年人2005年占41.06%,2006年占28.7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2006年(占72.54%)比2005年(占39.29%)有较大增长,均列首位;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2006年(占7.19%)比2005年(占28.57%)有所降低;ADR发生的首位给药途径2005年为口服给药,2006年为静脉给药;ADR临床表现两年均以过敏反应列于首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张茜  彭磊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12,16(4):554-556
目的分析该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了解ADR发生的规律与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2010年上报的13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报告来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21.17%);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52.55%);137例ADR共涉及80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53.28%),其次是中药制剂(16.79%);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常见(30.11%);ADR主要由药师和临床药师报告(94.16%)。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上报的200例临床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菌药(120例,60.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3例,56.5%);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高(89例,44.5%);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8例,84.0%)。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孙卫华 《海峡药学》2012,24(1):248-250
对2007~2010年度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药物因素、患者因素、ADR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ADR的发生以6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26.82%),以静滴使用为主(85.62%),引发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58.17%),其中以头抱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最常见;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35.18%).临床应着重对特殊人群、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观察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黄芳  陈登盛 《海峡药学》2012,24(9):267-268
采用统计方法,对2009~2011年收集的531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ADR无明显性别差异,以老年人居多;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抗菌药物为主要的不良反应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1.
汪荣军 《淮海医药》2012,30(6):537-538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临床药学室2009~2011年收集到的315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ADR报告中,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60.6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82.5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1.59%).ADR报告总数偏少,报告填写的质量较差.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提高报告质量,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梁影  朱齐兵 《海峡药学》2007,19(7):108-109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发生情况,探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方法 根据2005年临床药学室收集的本院医护人员自发呈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54.2%(58例),中药制剂23.4%(25例):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50.5%(54例),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较严重的ADR有7例(7.5%),死亡1例.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韩莹 《海峡药学》2011,23(10):242-243
利用Excel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情况、药品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分布特点.探讨影响ADR。结果:70例ADR中,50岁以上患者占68.57%,涉及微生物药的32例。68.57%的ADR发生于给药后1h以内,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上报的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情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口服给药所占比例最大.不良反应中涉及最多的系统为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评价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我院2002年01月01日-2006年12月31日收集并上报的19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192份报告表中,肯定21例、很可能72例、可能68例、可疑31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结论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加强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探讨其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47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2例ADR报告中,引发ADR的药品共185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共211例,占44.7%,其次是抗肿瘤及辅助药物93例,占19.7%。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分别占36.0%和11.2%;新的ADR 103例,严重的ADR 81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 9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合理规范使用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6-2007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2006—2007年浙江省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共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比较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分布在50岁以上的患者2006年占23.49%,2007年占29.52%;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2006年占67.45%,2007年占62.53%,均列首位;2007年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比2006年(8.72%)有较大增长;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位于首位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两年发生率最高的药品不良反应均为过敏反应。结论:须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上报的154例ADR报告,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药品、给药途径、发生时间、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女性ADR构成比高于男性,50岁以上及10岁以下的患者ADR构成比较高;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药,其次是中药制剂;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及时准确的上报ADR监测、分析有价值的信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32份ADR报告分别对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严重病例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332例ADR报告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为38例。引起ADR前10位药物中,抗菌药物60.00%。ADR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6例,占53.01%。结论应重视患者药物过敏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上报的2010年度共31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50岁以上患者共有120例,占37.62%;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发生频率最高,共计173例,占总敷的54.2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0例,占9.40%)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8例,占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