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析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脑室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复位成功,无复发。结论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途径。方法:钻颅置管,溶解血肿,负压引流。结果: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46%,减少75%以上为35%,减少50~75%为16%,缩小不足50%的为3%。结论: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是传统骨瓣开颅方法外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又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途径。方法 :钻颅置管 ,尿激酶灌注 ,溶解血肿 ,负压引流。结果 :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 4 6% ,减少 75 %以上为 3 5 % ,减少 5 0~ 75 %为 16% ,缩小不足 5 0 %的为 3 %。结论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 ,是传统骨瓣开颅方法外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又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2~68岁,平均54岁。原发脑室出血3例,继发脑室出血6例,其中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5例,丘脑出血1例。1.2临床表现:9例均有呕吐、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血肿在颅脑外伤病例中比较常见。1996-06~2001-12,我院对部分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锥穿刺血肿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法治疗。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共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5~65岁,平均30.8岁,其中18~35岁17例,占80.95%。受伤后至穿刺间隔时间最短3d,最长21d。穿刺前GCS评分8~12分8例,13~15分13例。合并颅盖骨骨折16例,颅底骨折8例。本组21例穿刺前均经过颅脑CT检查,均为幕上单发硬膜外血肿,CT值60~80Hu。血肿位于额颞部6例、…  相似文献   

7.
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选择性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条件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配到传统手术治疗组和钻孔尿激酶治疗组,比较传统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结果及疗效.结果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传统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及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继发病变,开颅清除血肿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0例病人采用颅锥穿刺尿激酶溶解血块后引流血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权  刘建平 《天津医药》1998,26(9):525-525
我院自1995~1997年,对15例硬膜外血肿病人采用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的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年龄分布为20~40岁,男10例、女5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砸伤、坠落。 2.临床表现 无昏迷者6例,有一过性昏迷9例。查体:头痛,呕吐,嗜睡,意识朦胧。术前GCS评分:9~12分5例,13~15分10例。术前均无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个性化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时GCS评分15分,均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均3-5d顺利拔管,无1例行二次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2例患者因血肿清除不彻底,于术后2-8d施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后痊愈。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效果理想,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B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总有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近6年来我院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用此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达86.7%,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显著进步率达70%,比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疗效更高,且本法定位准确,临床使用穿刺成功率达100%。结论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可靠,手术简单,容易掌握,适宜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8例,死亡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2例,其中颅内积气14例,血肿复发8例,继发性颅内出血4例,脑脊液漏3例,症状性癫痫3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其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激酶在保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通畅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配对的方法将58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组,尿激酶组23例,术后24 h给予1次尿激酶(500 U·mL-1)20~50 mL注入腹腔引流管内,0.5 h后开放引流;生理盐水组35例,术后24 h给予1次生理盐水20~50 mL注入腹腔引流管内,0.5 h后开放引流。根据B超检查结果、拔管后敷料渗出结果、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结果、术后48 h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引流管拔除后管内沉积物情况判断2组实验效果,并结合引流管通畅指标探求术后48 h引流量对引流管通畅性预测意义。结果 2组患者中B超检查结果、拔管后敷料渗出结果、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结果、术后48 h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尿激酶组中拔管前B超检查提示无明显积液比例、拔管后引流管口敷料干燥比例、测静水压时水柱波动比例以及术后48 h引流量均大于生理盐水组,并且尿激酶组的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48 h引流量对于预测引流管通畅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激酶封管能够有效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性,有助于提前拔管,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钻孔引流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疗效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ADL评分对比,钻孔引流术术后基本痊愈数明显增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和重度残疾病例,治愈患者36例,治愈率达92%;有效患者3例,有效率8%。随访8~20个月,2例复发,复发率4%。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显著,恢复速度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尿激酶、复方丹参及维脑路通联合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 2组。 2 6例用尿激酶、复方丹参及维脑路通联合治疗为治疗组 ,其余 2 2例单纯用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分别在1d、3d、7d、14d、2 1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 3d开始出现差异 (P <0 .0 1)。结论 :(1)联合用药既能溶栓又能保护脑细胞 ,故能够改善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并安全有效。 (2 )超早期溶栓联合用药优于单纯用尿激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11月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溶栓治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之后心电图ST段回落值、心肌酶谱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测定15d后治疗后的EF值,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检验了两组差别。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效果都要好于对照组,而且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增加溶栓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9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后输尿管内均放置双J管,所有患者均随访1~3个月。结果行MPCNL治疗的92例患者均一期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84.5%;手术时间(82.2±10.8)min;术中出血(102±18.6)ml;术中输血2例(2.2%),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1.1%),经输血对症治疗后行开放手术治疗痊愈;住院时间(5.8±1.2)d;尿液转清时间(2.7±1.0)d;术后感染6例(6.5%)。有14例(15.2%)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石残留,其中9例(9.8%)行二次取石,2例(2.2%)行三次取石,3例(3.3%)术后行体外震波碎石。结论超声引导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高效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