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血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脓毒症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拯救脓毒症运动中所建议经典治疗方法,治疗组经典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进行免疫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浆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变化,及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免疫调理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其CD14+单核细胞HLA-DR和T细胞亚群CD4+、Th/Ts显著提高,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并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97例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胸腺肽α1辅助常规治疗)。1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2一般指标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2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间。3统计药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前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COPD急性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2组,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1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胸腺肽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CRP和PCT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SSC(surviving sepisis campaign,SSC)经典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胸腺肽俚。治疗,疗程为7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CRP、T细胞亚群CD3^+、CO4^+、CD8^+、CO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治疗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及CRP下降,CD3^+、CD4^+上升,CD8^+下降,CD4^+/CD8^+上升,NK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状态,有利于脓毒症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给予严重脓毒症患者ω-3脂肪酸联合利奈唑胺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某院接受急诊治疗的3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ω-3脂肪酸+利奈唑胺急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24h的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急诊治疗中联合使用ω-3脂肪酸、利奈唑胺,可获得更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胆源性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32例胆源性脓毒症患者,采用先后顺序法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A组,n=16)和常规组(B组,n=16),于术前和术后1、3、5d和7d检测患者TNF-α及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TNF-α、CRP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和7d的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术后3、5及7d的TNF-α水平,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P<0.01).此外,A组APACHEⅡ评分于术后3d开始明显下降(P<0.05),B组则于5d开始明显下降.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和护理措施对胆源性脓毒症术后炎症因子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可降低A-PACHEⅡ分值和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ICU重症感染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的ICU重症感染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自觉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功能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自觉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CT、CRP、TNF-α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ICU重症感染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和感染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诊监护室的应用价值,为抗生素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114例,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比较2组入院时CRP、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区别;比较脓毒症组中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的动态变化。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PCT和CRP均大于非脓毒症患者(P=0.001),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死亡患者第7d的PCT和CRP与第1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较第1d明显下降(P=0.001)。结论 PCT和CRP可以鉴别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动态监测CRP和PCT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颖 《安徽医药》2019,23(3):491-494
目的 研究多项炎症因子联合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辅助诊断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脓毒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感染情况不同分为革兰阳性菌脓毒组48例、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32例。另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发光分析法、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同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并作相关性分析。另外,将细菌性脓毒症病人根据治疗后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人血清PCT、CRP、IL-27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血清PCT、CRP、IL-27水平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而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经Prea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脓毒症病人血清PCT、CRP、IL-27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死亡组血清PCT、IL-27、CRP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PCT、CRP、IL-27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为影响细菌性脓毒症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T、CRP、IL-27水平以及计算APACHEⅡ、SOFA评分可诊断细菌性脓毒症,并可有效评估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50例感染患者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感染性休克组即试验组(27例)和感染组即对照组(23例),检测患者入院第1、3、5天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水平。根据患者28 d的转归情况,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死亡组(9例)和生存组(18例),分析PCT、CRP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在早期诊断感染性休克方面,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比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P<0.05),PCT比CRP更具有诊断价值。在PCT、CRP在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比较中,发现PCT与APACHE-Ⅱ(P=0.053)、SOFA评分与APACHE-Ⅱ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324),其预测价值相当,而SOFA评分与PCT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08),SOFA评分的预测价值高于PCT。结论在早期诊断感染性休克方面,PCT比CRP更具有诊断价值。在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面,PCT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其预测价值相当,SOFA评分的预测价值高于P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SS)患者血乳酸(Lac)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86例SS患者,将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在常规对症基础上加CBP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CBP组.比较2组患者Lac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CBP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Lac、IL-8、TNF-α、CRP水平低于常规组,CB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BP治疗SS有利于降低Lac及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是治疗SS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血必净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63例烧伤后脓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1例,A组采用血必净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B组单纯使用血必净治疗,C组单纯使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TNF-a、LPS、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心率均有明显下降,其中A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B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血必净或胸腺肽α1治疗,能显著改善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雅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42-194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承德市中医院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1次/6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肽α1,10 mg加入生理盐水1 m L,1次/d。两组均经过10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APACHEI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3.33%、8.82%,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11%、32.1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IL-1受体衔接蛋白(TIRA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I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APACHEII评分,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0.4 g/次,1次/d。两组患者均经7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CURB-65评分、LCQ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咳嗽、胸痛、发热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CQ评分明显升高(P0.05),CURB-65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CURB-65和LCQ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17、Gal-3、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CRP、PCT、IL-17、Gal-3、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加血浆灌流(PP)或加血液灌流(HP)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C-反应蛋白(hs-CRP)、前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变化,以比较两种血液净化模式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P组及HP组,每组15例,分别于PP或HP治疗2h后行持续CVVH治疗,并分别测定、比较两组患者0h、12h、24h后的APACHE-Ⅱ评分和0h、2h、6h、12h、24h后血清TNF-α、IL-6、IL-1、hs-CRP及PCT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后12h、24h两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且PP组均低于HP组(P<0.05);治疗后四个时点两组TNF-α、IL-6、IL-1、hs-CRP及PCT值均降低(P<0.01,P<0.05),其中PP组治疗2h后IL-6、IL-1、PCT及6h后PCT值显著低于HP组(P<0.05)。结论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脓毒症血清TNF-α、IL-6、IL-1、hs-CRP及PCT均有一定清除作用,而PP加CVVH模式优于HP加CVVH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27例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在美罗培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PCT及炎症因子、血常规、体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常规、体温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优于美罗培南,能够降低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ω-3鱼油脂肪乳对严重脓毒症的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在严重脓毒症的治疗中,促进器官功能改善、辅助控制炎症、以及对严重脓毒症平均住院日及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148例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给予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血浆CRP水平、血清白蛋白、血清甘油三脂、平均住院日、死亡率。结果ω-3鱼油脂肪乳治疗组在72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RP测定在第4天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在第7天测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在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应用于严重脓毒症可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死亡率;而未见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100例入脓毒症组及健康体检成年人80例为对照组,检测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脓毒症患者予以Sepsis集束化治疗及乌司他丁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探讨PCT水平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探讨不同预后患者PCT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治疗进展血浆PCT水平逐渐降低(P<0.01)。死亡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且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PCT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荣兵  刘丽  王燕  李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54-215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危重SI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多器宫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1);观察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6.7%、3.3%,对照组分别为36,7%、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5.32、4.58,均P<0.05).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治疗SIRS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在早期阻断SIRS向MODS发展,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联合血液净化辅助抗生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辅助血液净化,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肠道菌群、IgA、IgM、IgG、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3 d、7 d后,血清CRP、PCT、TNF-α、HMGB1、CD8+及葡萄球菌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及血清IgA、IgM、IgG、CD3+、CD4+、CD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