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展期胃癌术前腹腔镜探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腹腔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术前均未发现腹膜转移,腹腔镜探查发现8例腹膜转移(P1~P3),腹腔镜对腹膜转移的评估显著优于传统术前诊断方法(P<0.05)。结论:腹腔镜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一种补充,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有助于手术决策的制定、估计治疗结果和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术式选择以及可切除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患者CT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进展期胃癌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 结果185例行根治性切除,13例因术中发现不可切除因素行姑息性或腹腔镜探查手术。198例患者平扫、增强CT检出率分别为93.9%(186/198)、96.5%(191/198)。在手术切除范围、腹腔镜辅助及开腹选择、远处转移判断方面,平扫CT的准确性分别为87.6%(149/170)、82.3%(130/158)、63.6%(7/11),增强CT的准确性分别为93.1%(149/160)、92.9%(130/140)、72.7%(8/11),两者在腹腔镜辅助及开腹选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平扫CT对进展期胃癌可切除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是89.2%(165/185)、23.1%(3/13)、84.8%(168/198),增强CT则分别为93.0%(172/185)、38.5%(5/13)、89.4%(177/1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MSCT增强扫描在判断切除范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方面准确性较高,在手术方式选择及腹腔镜辅助和开腹手术选择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进而提高了进展期胃癌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临床治疗的胃癌患者大部分属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患者较少.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能使原发肿瘤降期,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有改善患者生存率的可能.本文从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效果评估、化疗用药等几个方面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进行综述,来说明术前新辅助化疗是进展期胃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分析3.0TMRI动态增强成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运用。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RI对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观察并对比患者MRI特征性表现。MRI对T_2分期的准确率为85.71%(12/14),对T_3分期的准确率为76.92%(10/13),对T_4分期的准确率为93.75%(30/32)。MRI对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6.67%(52/60)。3.0TMRI动态增强成像能准确诊断进展期胃癌,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及术前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状况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胃癌所占比例很小,90%的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尽管胃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目前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0%左右。准确的胃癌术前TNM临床分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近年来.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提高了,进展期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率。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胃癌刮腹探查手术,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腹腔镜胃癌手术自从1994年日本Kitano等。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疤痕小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并发症也比较低等微创优点,因而在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目前,腹腔镜手术用于早期胃癌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多,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国内外报道例数较少.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且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6.
胃癌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进展期胃癌的危重急症之一。术前应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经消化内科、外科、药学、放射介入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肿瘤分期和可切除性。内镜检查是胃癌合并急性大出血的主要确诊手段及重要治疗方式。外科手术是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或失败后的唯一补救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位置,分期适当选择,联合多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对患者的收益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进展期胃癌(IIIb和IV期)患者,术前行氟尿嘧啶 甲酰四氢叶酸钙 乐沙定化疗,采用双周疗法;经2~3个疗程后,行CT,超声内镜复查,分期。对可切除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58.4%;其中IIIb期为64.1%,IV期为22.2%。39例III期患者中,手术根治率达71.8%。9例IV期患者中,2例行姑息手术切除,1例行探腹术。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IIIb期胃癌患者的手术根治率,而对IV期患者疗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胃癌术前CT与手术结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93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23例,胃体部癌59例,胃窦部癌11例。肿瘤肿块最大者直径1.5~11cm。93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道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手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手术切除率达93.3%;不宜手术切除组病例的不能切除率为75.0%。结论胃癌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有少部分病例癌肿甚至已经侵犯周围脏器。腹腔镜胃癌根治联合脏器切除术已经开始应用于直接侵犯周围脏器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但是目前尚未对其手术适应证达成共识,评估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JLSSG0901是日本关于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与开放远端胃切除术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自2015年该研究的Ⅱ期结果发布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日本学者认为尚不能将中国的CLASS-01和韩国的KLASS-02研究结果延用至日本,以及不适合在日本对进展期胃癌病例推荐腹腔镜手术治疗,故第6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未对进展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提出明确建议。在2022年3月第94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该项研究的Ⅲ期结果(长期结果),引起日本学者广泛关注。目前公布的Ⅲ期结果证明了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在治疗日本进展期胃癌病例中的非劣效性。该结果可能会导致在第7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修订中腹腔镜胃切除术的适应证扩大。  相似文献   

11.
进展期胃癌的术前CT分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 ,进展期胃癌仍占临床胃癌病例的 80 %以上 ,5年生存率在 30 %左右。外科手术仅能有选择地对患者进行根治性治疗、姑息性治疗或胃肠造瘘。晚期不能切除的胃癌以及有远处转移作局限性切除的患者病死率和复发率很高。手术前准确的分期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术后生存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CT扫描已广泛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分期 ,但一些研究结果对其准确性的报道尚有争论。为了进一步了解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作用 ,我们对一组已知的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 ,将术前CT检查与手术发现、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分析。一、资…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胃癌多模式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进展期胃癌多模式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进展期胃癌多模式治疗的研究进展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多模式治疗能提高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RO切除率,降低术后死亡率,延长总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进展期胃癌多模式治疗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随着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进一步规范,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多数进展期胃癌,胃癌D2根治术手术清除了癌+第1、2站淋巴结作为标准的手术方式,已获得广泛的认同与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2011年5月-2014年1月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61例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均成功完成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组治疗效果相同,且腹腔镜组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胰腺癌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胰腺癌治疗的相关文献,对胰腺癌的分类及其治疗措施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依据术前影像学评估将胰腺癌分为可切除胰腺癌、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和合并远处转移的胰腺癌。可切除胰腺癌应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以化疗。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中,静脉受侵若能够切除重建,主张行手术治疗,术后行辅助化疗;对于静脉受侵不可切除重建及动脉受侵的患者,应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重新评估,明确是否可行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或合并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多已失去手术时机,多主张行新辅助放化疗或二线联合靶向治疗。结论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已进入进展期,熟悉掌握胰腺癌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联合围手术期治疗是进展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新辅助治疗的深入研究和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进展期胃癌病人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胃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治疗模式的关注点主要在于病例选择、围手术期获益、远期预后等问题上。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已获得初步验证,但该治疗模式能否为进展期胃癌病人带来长期生存获益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此外,该治疗模式在病例选择的合理性问题上需尤为谨慎,如对于合并融合淋巴结,BorrmannⅣ型和大Ⅲ型等类型胃癌病人应进行全面评估、谨慎决策。再者,如何实现新辅助治疗后胃癌腹腔镜手术操作规范和落实腹腔镜手术资质认定是施行该项技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内手术,而腹腔镜手术在恶性肿瘤领域的治疗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腹腔镜手术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已得到认可,但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还存有争议。现阶段以中、日、韩为代表开展的CLASS01、JLSSG0901、KLASS02腹腔镜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就目前研究结果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现对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原则、临床疗效、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其可行性已达成共识。对于中国这个以进展期患者为主的胃癌大国,现阶段如何合理地推广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胃癌临床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是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外科医生也应熟识并严格把握早期胃癌内镜治疗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目前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应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进行。虽然国内腹腔镜胃癌手术开展之势迅猛,但相应的培训、准入及监督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在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如何应对学习曲线阶段和进展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开展的30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下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例资料,与同期30例进展期胃癌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病例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肿瘤根治程度.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但止痛剂使用次数、出血量和输血率、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第1天白细胞数目、术后第1天体温升高程度、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P<0.05),而在切缘距肿瘤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近期并发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方式。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7例,根据患者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早期复发组(51例)和无复发组(46例),进行单因素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瘤体直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TNM分期、N分期、T分期、术后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均是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以及TNM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而新辅助化疗则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分期以及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实施新辅助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早期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