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丁卫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Z1)
本文报道 2例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年龄 13、14岁 ,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发热 ,并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本症好发于年长儿 ,临床多呈急性发病 ,若延误治疗 ,可造成继发感染和脏器衰竭致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医院!100000@丁卫方 相似文献
2.
坏死性淋巴结炎亦称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由日本病理学家于 1 972年最先报导。本病为一组良性自限性疾病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以长期发热 ,淋巴结肿大 ,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较为困难 ,易出现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例 1 :女 ,1 0岁 ,因间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 2月余 ,于 2 0 0 1年 2月 1 3日入院。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在 37℃~ 38℃ ,不用退热药可自行退热 ;同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疼痛 ,不伴其它症状 ;白细胞 1 4× 1 0 9 L。当地医院以“伤寒 ?粒细胞减少症 ?”给予青霉素 ,氨苄青… 相似文献
3.
4.
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亦称坏死性淋巴结炎.或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1972年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与Fujimoto首先描述的组良性自限肚疾病,发病率低.青少年及壮年多见,临床具有以下3大特征①长期顽固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②以颈淋巴结多见的淋巴结肿大,件轻微疼痛;③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等。确诊则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学特征为:淋巴结病变区可见广泛性凝固性坏死区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增生型,坏死型和黄瘤型。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en(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下简称SNL),其表现为长期持续性有痛性颈部淋巴结肿胀、发烧、白细胞减少等,在病理组织学上,是至今原因不清的一种临床疾病。本病在颈部淋巴结肿胀的同时,伴有发烧、全身倦怠、体重减少等全身症状,在与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疾病所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胀的鉴别上,也是重要的。我们在过去的二年半中,遇到了8例SNL病例,本病在小儿决非稀有疾病,且其临床表现与成人亦有种种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7.
8.
患儿男,7岁。因发热26天,颈部痛性淋巴结肿大,于1986年7月24日入院。入院前26天起持续高热同时颈部两侧出现痛性颈核。病后较前消瘦,食欲、,精神尚好、用过青霉素、新型青霉素、中药等,但热不迟,颈核未缩小。否认结核接触史,接种过卡介苗。体检:体温39℃,脉搏116次/分,一般情况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 9例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NL)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9年 8月~ 2 0 0 3年 7月住院治疗 9例HNL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和颈部淋巴结大。淋巴结活检可见典型的病理和免疫组化改变。 6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疗程为 3~ 6个月 ,疗效显著 ,复发病例少。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需早期进行淋巴结活检 ,根据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诊断 ,并早期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较长疗程的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临床病例。结果 本组20例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SNL;发病以学龄儿为主,男女之比2:3;均有发热、淋巴结大,白细胞减少,进而行淋巴结活检确诊;20例均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随访结果1例于1年后复发,1例于2年后出现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结论 1.儿童SNL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2.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者,除进行相关化验检查外,应尽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3.SNL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亦有复发,少数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由日本学者菊池等1972年首先报告,国内儿科报告尚少。最近我们诊治一例报告于下。病历摘要患儿男,8岁。因发热,颈部包块23天于86年4月12日入院。23天前发热39—40℃,2天后右侧颈部发现包块,疼痛,伴咽痛。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未缓解。继之左颈部亦发现包块,乏力,食欲不振,且渐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2 0例临床病例。结果 本组2 0例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SNL ;发病以学龄儿为主,男女之比2 :3;均有发热、淋巴结大,白细胞减少,进而行淋巴结活检确诊;2 0例均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随访结果1例于1年后复发,1例于2年后出现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结论 1 儿童SNL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2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者,除进行相关化验检查外,应尽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3 SNL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亦有复发,少数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1岁 ,因持续发热 1个月余住院。 1个月前开始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 39℃ ,予口服抗感冒药后体温下降至 37.5℃左右。右侧颈部淋巴结出现肿痛 ,静脉滴注抗生素后肿痛减轻 ,仍间断发热。体检 :右侧颈部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者 1.5cm× 1.0cm ,触痛明显 ,质软 ,活动 ,无黏连 ,余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正常 ,腹平软 ,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血红蛋白 14 0 g/L ;白细胞 3.5 3× 10 9/L ,中性 0 .2 6 ,淋巴 0 .6 5 ;血小板 2 0 8× 10 9/L ;类风湿因子 (RF)<2 0IU/ml;CRP <1.4 3mg/L ;PPD试验 ( - )。骨髓像检查 :…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儿女 ,4岁 ,因高热 7d于 1996年 11月 9日入院。入院前无特殊病史。查体 :T 39 5℃ ,P 110 /min ,R 30 /min。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神志清 ,精神好。双侧颈部可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 5个 ,活动好 ,无明显触痛。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肿大。四肢关节无红肿及活动障碍。血、尿常规无异常。抗“O”1∶2 5 0 ,血沉 18mm/h ,CRP <10 μg/L。冷凝集试验 1∶16。肥达 外斐反应阴性。肝功能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 ,抗核抗体阴性。胸部正侧位片正常。血培养阴性。骨髓检查示正常骨髓象 ,培养阴性。入院后给予物理降温及解热镇痛…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SNL患儿33例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3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确诊SNL;发病以学龄儿为主,2/3患儿冬春季节发病,男女之比3.7:1;均有淋巴结大,发热32例,白细胞总数减少21例;其中1例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复发。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者,除做相关化验检查外,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但也有复发。少数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例1,男,6岁,因发热2 d,抽搐、昏迷1 d由外院转入本院.查体:浅昏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脑膜刺激征阴性,巴氏征阳性.血WBC 16.68×109 L-1,中性粒细胞0.92,Hb 151 g/L,PLT 38.4×109L-1,CRP<8mg/L,ESR 7 mm/1 h,凝血酶原时间3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79.15 s,纤维蛋白原0.77 g/L,凝血酶时间25.9 s,血氨81 μmol/L,补体 C3 0.53 g/L、C40.15 g/L,血ALT6U/L,AST 359 U/L,LDH 927 U/L,CK 2 285 U/L,CKMB184 U/L,心肌钙蛋白I阴性,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支原体等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17.
18.
患儿女,7岁。主因发热20天、颈部淋巴结肿痛、面部皮疹10天入院。病程中无乏力、消瘦、盗汗和关节肿痛。否认结核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体检:体温38-1℃,脉搏86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5/60mmHg(1mmHg=0-133kPa);营养中等,发育正常,神清;左颊3-0cm×3-0cm圆形片状皮疹,暗红色,略高于皮面,无触痛;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1-0cm×1-0cm~2-0cm×2-0cm,质硬,边界清,活动,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和破溃,余淋巴结未触及;咽充血,双侧扁桃体… 相似文献
19.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业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6,11(5):285-286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3例南京市儿童医院(210008)马业耕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是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它属于淋巴结炎性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长期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三大特征,病理组织学上见淋巴结内广泛的... 相似文献
20.
叶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87,(1)
患儿女,11岁。因持续发热1周及右颈部痛性包块入院。5年前曾有类似病情1个月,经强的松治疗症状消失。查体:体温39.5℃,呼吸24次/分,脉搏100次/分,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核桃大,不红,无热感、压痛明显,活动度差。全身其他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血白细胞5~6×10~9/L,中性50~60%,淋巴40~50%。血沉63mm/h,GOT、GPT、LDH正常,血培养阴性,肥达氏反应阴性,Ig正常,结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