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内镜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是涎腺导管由于各种阻塞原因引起的腺体反复肿胀疼痛 ,常和进食有关 ,偶伴有导管口流脓。涎腺导管造影及病理主要表现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扩张不整等炎性改变的病变[1~ 3 ] 。涎石是导管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最多见于颌下腺 ,约占 80 %~ 92 % ,腮腺占 6 %~ 19% ,舌下腺及小涎腺占 1%~ 2 %。其它阻塞原因包括涎腺导管狭窄、扭转、异物、粘液栓子和息肉等。由于涎腺导管阻塞 ,出现排唾障碍及逆行感染等的一系列症状。慢性阻塞性涎腺炎常规的检查方法是X线平片 ,超声波检查和涎管造影检查 ,可粗略地判断阻塞原因和定…  相似文献   

2.
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自2003年1月至6月到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涎腺专科门诊因涎腺区反复肿胀就诊的患者25例(34侧)行涎腺内镜术。其中腮腺19例27侧,颌下腺6例7侧;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3.72岁。22例术前拍摄涎腺造影片,3例颌下腺结石病例术前加拍下颌横断咬合片。结果常规X线检查显示: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3例;慢性阻塞性涎腺炎22例。x线片显示:腮腺、颌下腺主导管及部分分支导管不均匀增粗。涎腺内镜检查显示:①导管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样物质,呈絮状、片状附着管壁;②导管存在程度不一的狭窄;③导管壁片状充血,部分可见点状、斑点状出血;④黏液栓、脓栓;⑤导管内腔变形呈不规则状,管壁向外突起形成憩室;⑥阳性、阴性结石。涎腺内镜术后,涎腺区肿胀、不适、疼痛感明显减轻,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涎腺内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介入学方法。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涎腺内窥镜诊断治疗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涎腺内窥镜诊治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有不明原因涎腺反复肿胀病史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x线平片、B超检查,对其中22例排除涎石症的患者进行涎腺造影和涎腺内窥镜检查,比较所得结果.对此22例患者应用涎腺内窥镜进行扩张狭窄导管及冲洗治疗,评价涎腺内窥镜疗效.结果:30例患者x线平片发现阳性结石8例.22例涎腺造影检查18例为慢性阻塞性涎腺炎造影表现,4例基本正常,未发现阴性结石.22例涎腺内窥镜检查导管内皆可见纤维样物质、管壁上可见充血点少数出血点、导管口及附近1cm左右较后方狭窄.22例患者导管兼有狭窄和扩张.5侧粘液栓子.1侧阴性结石.追踪观察1~8个月,平均5个月,22例患者中21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95%),只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8%),但程度及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低.结论:涎腺内窥镜能够直接准确诊断导管内阻塞原因,是一种结合了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优点的有效的诊治合一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118例阻塞性涎腺炎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其中10例做了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涎腺内外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导管的机械阻塞和唾液成份改变是其主要病因。病理组织学的主要特征是腺泡萎缩,导管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对这些病变的出现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sialadenitis,CO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与进食相关的腺体肿大疼痛,导管扩张,以及继发感染等.该病的主要病因有:导管系统存在天然解剖狭窄、导管壁炎性增厚、结石等.涎腺导管成像技术在COS临床诊断、狭窄定位、阻塞程度评价及其他相关病因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导管成像技术有普通X线片、超声、涎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T)、CBCT、MRI.本文就多种成像技术在COS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涎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涎腺慢性炎症性疾患的命名和分类存在很多混乱,很多病变的病因也不清楚,不少病变的临床表现有某些类似,但疾病的本质却各不相同。笔者就临床常见的成人和儿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和最近认识到的老年性慢性颌下腺炎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内镜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涎腺内镜技术了解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在表现和阻塞原因。方法 应用涎腺内镜对 18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导管进行观察 ,了解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 ,以明确导管阻塞发病原因。结果  18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内镜下导管内壁变化显示 ,引起腮腺导管阻塞的内在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管炎 (表现为导管内壁充血 ) 1例 ;导管炎伴脓栓 (或粘液栓子 )形成 3例 ;导管炎伴炎性增生 13例 ;导管炎伴结石 (结石常粘附在导管壁 ) 2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导管阻塞原因以导管内壁增生、局部狭窄为主 ,涎腺内镜能直接观察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的阻塞原因 ,并可同时进行相应治疗 ,内镜诊断可以反映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化性涎腺炎(CSS)是一种常累及单侧或双侧下颌下腺,表现为坚韧的痛或无痛性肿块的慢性涎腺炎症,多发于成年男性。其病机可能与基因易患性和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实验室检查示IgG4升高。CSS特异性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为富含细胞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具有明显不规则形状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其中以IgG4阳性的浆细胞大量浸润为主要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针对IgG4相关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但其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该病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但其病机、诊断标准和有效地治疗等仍无定论,相信随着该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上述问题会逐渐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内镜辅助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内镜技术了解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在表现和阻塞病因。方法:应用涎腺内镜对48例(53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导管进行观察,了解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以明确发病原因。结果:4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导管口过细,导致涎腺内镜的无法导人,故内镜检查失败;其余45例患者共进行了50侧腮腺导管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3.75%。其中,镜下有38侧导管内有出血、充血点,30侧导管狭窄与扩张,26侧导管内有纤维样物质,23侧导管内壁增生明显,12侧导管内有黏液栓子,6侧导管内有息肉,3侧导管内有结石。结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内镜下表现较复杂,以充血、出血和狭窄为主,涎腺内镜能直接观察其阻塞原因,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内镜辅助下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在涎腺内镜辅助下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进行病因诊断,根据病变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并通过长期随访评价疗效。方法:应用内镜对52例(57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导管进行观察,了解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以明确发病原因。对内镜下非结石性病因进行导管扩张术、氯霉素灌洗、碘化油灌注,对结石性病因则进行钳夹取石术、套石篮取石术和液电震波碎石术。并在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以腮腺肿胀的数据化测定为判断依据,评价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52例中有48例患者成功进行了53侧腮腺导管的内镜检查和治疗。并在术后进行了随访,随访期为1个月至3年,平均17月。近期满意率为98%,远期满意率为56%。结论:内镜能直接了解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内在病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系统研究注入甲紫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疗效 ,腺体萎缩过程及对局部和全身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1 6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接受注入 1 %甲紫至病变腺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 ,包括局部及全身症状 ,唾液总流率变化 ,末梢血像白细胞变化 ,B超动态观察腺体变化。结果 :注入甲紫后腮腺局部肿胀 1— 4周 (平均 2周 ) ,肿胀消退后临床症状消失 ,唾液分泌停止 ,主导管口完全闭塞。治疗后末梢血像白细胞在注入后 2周内轻度升高 ,然后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唾液总流率无明显变化 ,B超示注入后 1周主导管扩张更明显 ,然后减少至腺体和导管回声完全消失。未发现其它副作用。结论 :经病变腺体主导管逆行注入1 %甲紫能引起病变腮腺完全萎缩 ,疗效肯定 ,操作简便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经口底入路行颌下腺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颌下腺切除的新术式,比较以往单纯从口外颌下皮肤切口的术式。方法 于经鼻全麻下,切口采用口内入路长约3cm,自第一双尖牙近中至第二磨牙远中舌侧利用窥镜口底入路,分别切断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动脉、静脉及导管,完整摘除颌下腺。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颌下腺,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切除颌下腺在临床上是可行的,颌面部皮肤无手术切口,利于美观,同时此术式有效避免了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涎腺内镜诊治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14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涎腺镜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的患者进行涎腺镜检查.了解导管壁和导管内的表现,并同时通过涎腺镜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液电碎石术、钳取术和套石篮取石术、导管清扫扩张术.将结石或黏液栓子取出。结果:14例患者涎腺镜诊断的阻塞原因分别是:阳性结石10例、阴性结石1例,黏液栓子1例,管壁严重增生2例(其中1例结石嵌入)。11例患者成功应用治疗性涎腺镜取出结石或去除黏液栓子,导管扩张灌洗后阻塞症状消失;3例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导管增生、结石嵌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涎腺镜能直观地了解涎腺导管内的病变表现,明确导管阻塞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为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0例腭裂患者的声阻抗检查,作者分析了59耳Jerger鼓室功能曲线及镫骨肌声反射的分布,发现在腭裂患者中反映中耳病变的B型曲线占59.3%,C型曲线占6.8%,As型曲线为10%,Ad型曲线为6.8%,反映正常中耳功能的A型曲线仅占16.9%,结果表明腭裂患者中耳病变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6岁以下的发病率又高于6岁以上者(PG<0.05),但Jerger鼓室曲线的分布与腭裂类型无关。此外仅有23.6%的患者能引出镫骨肌声反射,76.4%的患者镫骨肌声反射阴性,表明有相当部分的腭裂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传音性聋。  相似文献   

15.
原发于涎腺的恶性淋巴瘤(附1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病理确诊的原发于涎腺的恶性淋巴瘤 ( ML)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腮腺、颌下腺各 9例 ,术后用 COP或 COPP等方案化疗或 (和 )局部放疗。结果 随访 2~ 14年。 2例死亡 ,1例失访 ,1例带瘤生存 ;无瘤生存 14例中 ,存活 2~ 4年者 5例 ,5年以上 9例。结论 术后化疗和 (或 )放疗对恶性淋巴瘤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in pleomorphic adenomas of the major and minor salivary glands and to compare the morphological findings of these tumors with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troma predominating in each case.

Methods an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tenascin (TN) and fibronectin (FN) was analyzed in 23 cases of pleomorphic adenomas, 11 major and 12 min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by the streptavidin-biotin method using anti-tenascin and anti-fibronectin antibodies. In addition,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morph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lesions. All cases analyzed were immunoreactive for the antibodies used. Fibronectin showed strong labeling in fibrous and chondroid stroma, while labeling was weak in hyaline and myxoid stroma. Tenascin expression was more intense in fibrous and chondroid stroma and moderate in hyaline and myxoid stroma.

Conclusions:

No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proteins was observed between major and min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相似文献   

17.
颅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正常颅面结构内在美学规律、研究复杂颅面畸形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整复手术设计方法。方法 建立了颅颌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计算机系统 (3DCMFCADS) ,并将系统应用于正常颅面分析和颅面畸形整复手术设计。结果 所建系统整机运行稳定 ,测量分析误差微小 ,精密度最大变异系数仅 1.92 % ,手术模拟设计和构建的移植体或植入体三维模型形态逼真、参数准确。所建系统和方法的优特点表现在 :1可同时显示硬、软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和手术模拟设计。 2可显示颅面立体结构 ;可定性和定量地诊断分析颅面畸形 ;可进行手术模拟并设计移植或植入修复体三维模型。 3可利用国内较普及的 CT扫描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开展工作 ,系统操作方法易于为外科医生掌握使用 ,具有临床实用性。 4定量诊断和手术设计的准确性、精密度高 ,且具有客观性。结论  3DCMFCAD系统和方法的建立为颅面畸形形成机制研究、诊断分析、手术设计和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