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从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辛温发汁、缓急止痛、温经通络、温阳利水、补益疏阳、活血化瘀、平冲降逆、交通上下等十一个方面归纳整理了桂枝在论中的配伍及运用。  相似文献   

2.
3.
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祛风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心悸、痰饮蓄水、经闭癥瘕等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用桂枝,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独具匠心.因此,探讨张仲景运用桂枝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求其遣方用药之精妙所在,给吾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桂枝的临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与甘草均是<伤寒论>中应用较多的药,二者单独使用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现就二者相伍在<伤寒论>中的临床应用,并适当联系<金匮要略>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仲景运用枝枝配伍的规律作了探讨,指出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辛温发汗;配甘草,温通心阳;配附子,温经除湿;配茯苓,化气行水;配桃仁,通脉行瘀;配柴胡,双解二阳;配饴糖,温中补虚。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应用桂枝的方剂较多,纵观全书桂枝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可为解肌发表、调和阴阳、温通心阳、化气行水等功效.  相似文献   

7.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性甘温,入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在张仲景的《伤寒论》112首方剂中冠以桂枝的处方有24个,在70味中药中,桂枝的使用次数高达43次,仅次于甘草。桂枝及其组方已广泛使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现仅对其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及现代应用加以解析,翼希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浅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为后世圭臬。仲景通过桂枝(肉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及药物剂量的变化,体现桂枝(肉桂)具有“解肌温卫、温振心阳、温中补虚、温阳化气行水、温阳化饮、温通血脉、温经通络、温阳下气、定悸、散寒开结利咽”诸功。若能参悟仲景运用桂枝诸方证,自能全面掌握桂枝(肉桂)应用之道。  相似文献   

9.
桂枝是《伤寒论》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全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方剂用到桂枝,冠以桂枝为名的方剂就有24个,现将桂枝配伍运用归纳如下: 一、与芍药配伍的应用桂枝辛温,能解肌表,温通卫阳,是治疗“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主要药物,若与酸寒敛阴和营的芍药配伍,更能增强调和营卫之功,使其解表而无大汗之弊,止汗而无敛邪之虞。《医宗金鉴》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桂枝汤,就是以桂枝、芍药为主的方剂,除治疗中风表证外,还能治疗“病常自汗出”  相似文献   

10.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桂枝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分析《伤寒论》中桂枝的作用(解肌发表、温阳通阳)、用量、用法的不同,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入理解和探求仲景遣方用药精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桂枝,药用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为发汗解表,温经通阳。《本经》曰:"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疏证》曰:"和营、通阳、下气、利水、行瘀、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医方之祖  相似文献   

12.
介绍全国名中医王霞芳教授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汤复方、桂枝龙牡汤、小建中汤)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运用桂枝之道,为后世圭臬,仲景通过桂枝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体现桂枝具有"调和营卫、温经通络、温阳利水、平冲降逆、化瘀消徵、温通血脉"诸功。若能参悟桂枝的功效,自能全面掌握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桂枝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六大功效,临床应用甚广,又尤以张仲景《伤寒论》为著,《伤寒论》中含有桂枝的方剂共有37首,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张仲景既用其辛温发散,又屡用其平冲降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桂枝能升大气...  相似文献   

16.
论桂枝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或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损,表邪留恋未解者;表证兼里虚不甚,脉不浮紧而浮弱者;非外邪所致营卫不和,自汗,发作阵作者;太阴中风证或太阴表证,症见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沉取而涩者;太阳病误下,正气抗邪于上,其气上冲,热痞兼表证者;阳明经表证症见目痛、鼻干、额头作痛、缘缘面赤、汗多脉迟者;阳明日晡发热兼寒热如疟,脉虚浮的太阳表证;太阴虚寒兼表证身疼者;妊娠恶阻,产后中风持续不解者等,病机均为营卫不和,临床均可应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17.
李辉  李晶晶 《吉林中医药》2010,30(4):277-278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附子的运用,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附子与不同药物的配伍,从而扶助心、肾、脾之阳,增强机体的机能而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机体康复。应用时重在配伍。  相似文献   

18.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见“某某汤主之”的习惯用语,现在有人认为。句中之“主”字释为“主治”是加字之训。乃训诂之一忌,应是唐人因避高宗之讳而改“治”为“主”,故训“主”为“治”可也,事实是否如此呢?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新解     
任振杰  张业 《河南中医》2022,42(4):498-5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