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精神医学杂志》2005,18(3):196-2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思维、情感与行为的相互分裂。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支持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关。近年来发现人类染色体上一些区域和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国内抑郁症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以及将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亲属的患病率与人群患病率进行比较以推断疾病是否存在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分子遗传学研究是应用分子遗传学原理在基因水平分析疾病的易感性,包括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寄养子研究是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发病作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先证者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寄养子,调查其亲生父母家系和养育父母家系各类精神疾病发病情况。二、先证者是患精神分裂症的父母,调查其寄养子患精神分裂症情况。两种方法同时与精神健康的寄养子作对照。同时  相似文献   

4.
为区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对67例患精神分裂症寄养子和56例未患精神分裂症寄养子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生身家系中患精神分裂症者明显多于养育家系;对照组生身家系中患精神分裂症者也多于养育家系,而观察组生身家系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又明显多于对照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照组的社会心理因素多于观察组。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上,遗传因素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自杀行为中5-HT系统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红  成爽  石玉中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4):244-245,225
家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均提示自杀行为中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自杀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多是参照抑郁症的模式展开的,临床上SSRI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更激发了研究5-HT递质系统的兴趣,本文就近年有关自杀行为中5-HT系统的分子遗传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生物、社会及心理等因素有关。在生物因素中,遗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遗传形式有多种,如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模式等。在对精神分裂症的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中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不同人种及种族之间无明显差异(约为1%),但在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却比一般人群高得多;并且与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7.
编后     
本刊这一期以精神疾病遗传为重点内容,作为一种尝试。自从1979年由夏镇夷教授和娄焕明教授等筹建全国精神科遗传研究协作组以来,我国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的遗传流行学、高发家系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精神药物诱变和致畸研究、以及性染色体畸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人们通过家系研究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等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迄今为止 ,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特性仍知之甚少 ,近年来 ,随着分子遗传学在精神分裂症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和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学的进步 ,人们在精神分裂症的早现遗传 ,相关基因多态性 ,候选基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1 动态突变在精神分裂症家系的早现遗传中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 ,国内外大多研究都倾向于多基因遗传 ,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 ,每个基因在疾病的发生中作用有限 ,甚至是…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学业、社交和工作技能。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约为6%~9%。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但是,ADHD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同时具有个体差异性,至今尚未阐明ADHD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对ADHD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10.
双相情感障碍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两个主要的精神障碍之一。双生子、寄养子和家系研究已经表明遗传因素是该病的病因因素之一;然而.高达61%~75%的双生子的同病率和仅有1.5%~15.5%的一级亲属危险度提示.BD不是由单一主效基因而是由多因素所致的遗传性疾病。精神药理学的证据.像单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抑郁效应和单胺受体拮抗剂的抗躁狂效应.建立了单胺能通路参与了BD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神经精神科急症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此类疾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为使广大神经精神科、内科临床医师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新成就,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本刊编辑部定于1994年6月在山东曲阜市召开全国神经精神病学急症学术研讨会。会议采取论文报告与专题辅导相结合形式进行学术研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于躁狂忧郁症(以下简称躁郁症)的遗传生物学研究虽然为数并不多,但已肯定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上起重要作用。以下介绍躁郁症的家系调查、双生子资料、遗传的异源性、药理遗传学研究、遗传方式、关联与连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系调查、双生子以及寄养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 ,本病的易感基因最有可能分布在第 13、 8、 2 2和 6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系调查、双生子以及寄养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本病的易感基因最有可能分布在第13、8、22和6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5.
分裂症发病年龄及初次住院年龄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一组出院的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分裂症)和躁郁症病人的发病年龄及初次住院年龄作了调查。对象:1974年~1983年间某综合医院精神科出院病人(主要收治急性期患者),其中分裂症446人和躁郁症115人,以主治医师的出院诊断为准。分裂症中不包括妄想狂、妄想痴呆、嫁接性分裂症,分裂样障碍。躁郁症中不包括反应性抑郁、神经症性抑郁。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的症状随时代进展而发生某些演变是今天精神科医生公认的事实。本文就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神经症以及症状性精神病的症状变迁综述于下。精神分裂症关氏(1980)通过回顾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演变主要表现在:病像的非定型化、症状减少化、神经症化及妄想主题的变  相似文献   

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基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密切相关,而大量家系研究、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已表明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释放、消除等过程有关的基因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密切相关 ,而大量家系研究、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已表明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释放、消除等过程有关的基因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及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都支持遗传因素在物质依赖中起一定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5-羟色胺与物质依赖有关,本研究以5-HT2A受体基因102T/C多态性位点为研究靶点,探讨其与海洛因依赖及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精分症)在祖国医学多称之为“雅”。不少医家认为由气血凝滞引起。文献记载精分症患者血液粘滞性增高。本文观察了61例精分症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并对30例精分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前、中期血液流变性自身前后比较,现将治疗和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