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鲜药防病治病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未发现火之前都是靠着采食新鲜的天然动植物得以生息繁衍。他们采其叶 ,挖其根 ,摘其果 ,取其子充饥或治疗疾病 ,从而获得“神农尝百草 ,始有医药”之传说。为了发掘和整理收集鲜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经验 ,本刊拟与国家中药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基地 (本刊协办单位 )联合向全国中医药工作者征集有关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的稿件。1.征稿范围1鲜药的本草文献和应用理论探讨 ;2鲜药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经验及现代药性、药理研究 ;3鲜药采集加工、贮藏及保鲜技术 ;4鲜药外用、内服方法及剂型介绍 ;5鲜药产品…  相似文献   

2.
应用鲜药防病治病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未发现火之前都是靠采食新鲜的天然动植物得以生息繁衍。他们采其叶 ,挖其根 ,摘其果 ,取其子充饥或治疗疾病 ,从而获得“神农尝百草 ,始有医药”之传说。现代科技使得保鲜技术日臻完善 ,为鲜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了发掘和整理收集鲜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经验 ,本刊拟与国家中药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基地 (本刊协办单位 )联合向全国中医药工作者征集有关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的稿件。1征稿范围鲜药的本草文献和应用理论探讨 ;鲜药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经验及现代药性、药理研究 :鲜药采集加工 ,…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掘和整理收集鲜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经验,本刊拟与国家中药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基地(本刊协办单位)联合向全国中医药工作者征集有关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的稿件。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中药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基地 (安徽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与基层中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有奖征文于 2 0 0 1年 1月 14日在安徽饭店评选揭晓。本次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有奖征文 ,截止 2 0 0 0年 12月底 ,一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论文 95篇 ,经有关专家认真、公正的评选 ,评选出一等奖 2名 (杨明华 ,金祖汉 ,金捷 .新鲜益母草缩宫作用的研究 ;于兆安 .鲜鬼针草对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 ;二等奖 2名 (周举才 .几种常用鲜药的临方制剂及应用 ;张胜 .鲜“麻蚓液”耳道给药经穴传导治疗牙痛 …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中药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基地 (安徽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与基层中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有奖征文于2 0 0 1年 1月 14日在安徽饭店评选揭晓。本次鲜药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有奖征文 ,截止 2 0 0 0年 12月底 ,一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论文 95篇 ,经有关专家认真、公正的评选 ,评选出一等奖 2名 (杨明华 ,金祖汉 ,金捷 .新鲜益母草缩宫作用的研究 ;于兆安 .鲜鬼针草对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 ;二等奖 2名 (周举才 .几种常用鲜药的临方制剂及应用 ;张胜 .鲜“麻蚓液”耳道给药经穴传导治疗牙痛 3…  相似文献   

6.
《中医杂志》2001,42(1):39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1年全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讨会和2001年全国针灸及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将于2001年6月举行。   2001年全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讨会(简称“中医会”)征文内容如下:(1)老中医临床治疗经验总结;(2)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3)中医(包括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介绍;(4)基础研究及理论探讨;(5)临床应用成方、验方的治疗新体会,例如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等等,对其中一方在临床新用的经验与体会;(6)临床应用单味中药的治疗体会,例如白术、白花蛇舌草等等,对其中一味中药在临床新用的经验体会;(7)对于某方剂或其单味中药的研究新成果;(8)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新进展。   2001年全国针灸及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简称“针灸会”)征文内容如下:(1)针灸治疗常见病的经验;(2)推拿、按摩及其它理疗方法治疗常见病的经验;(3)体育疗法治疗常见病的经验;(4)非药物康复疗法经验;(5)穴位埋线和割治法等等治疗常见病的经验;(6)某个新、旧穴位的临床应用经验体会;(7)常用配穴临床经验体会;(8)药物外敷、外贴、外洗等临床新用的经验体会。   以上两会征文要求:(1)征文截止日期为2001年2月28日;(2)每位作者只限投1篇稿件;(3)文稿要求字迹工整,字数在2000~3000字,尽量不用表格,请自留底稿,字迹潦草者不予审阅;(4)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均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克”应为“g”,“毫升”应为“ml”,“白细胞5000/mm3”应为“白细胞5×109/L”等等;(5)文题下署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请写在稿纸首页末尾;(6)文稿务请加盖单位公章;(7)请在投稿信封左下角注明“中医会”或“针灸会”字样,来稿不退。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经专家评审后,录用文章将刊登在《中医杂志》2001年增刊上,参会代表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颁发论文证书并授予继续教育学分。   投稿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中医杂志社东方岐黄科技服务中心,邮政编码:100700。   电话:(010)64035632,传真:(010)86472013, E-mail:jtcm@163.net, 联系人:午易。  相似文献   

7.
《中医杂志》2007,48(12):1068-1068
由世界中医药杂志社、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部联合主办,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步长集团、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学会协办的"名老中医暨高级药剂师国际峰会",拟于2008年3月28日至3月30日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举办。会议征文与研讨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2)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与继承;(3)临床应用经方、成方、验方的实例;(4)中药理论研究及现代应用;(5)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与研究;(6)中医临床各科经验介绍及研究进展;(7)中药、方剂理论及现代应用综述;(8)中药的文  相似文献   

8.
《广西中医药》2004,27(6):29-29
2005年是《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及中医杂志社拟于2005年3月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举办“《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本次活动规模大 ,学术层次高 ,将展示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及开发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征义内容如下。1.征文内容 :(1)中医药传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探讨 ;(4)临床应用经方、成方、验方治疗体会 ;(5)中药理论研究及现代应用 ;(6)中医各科临床经验总结及体会 ;(7)非药…  相似文献   

9.
《鲜药的研究与应用》一书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郝近大研究员牵头,组织全国一批热衷于鲜药研究的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编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首部大型鲜药研究与应用的专著。内容涉及中医应用鲜药的历史、传统中医药理论对鲜药的认识、传统中药的保鲜技术、现代鲜药保鲜技术的发展、现代鲜药化学研究、现代鲜药药理研究、现代鲜药制剂的基础研究与应用、鲜药的临床应用、鲜药的民间应用和鲜药食疗应用,以及国外鲜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届时将进行专题报告、学术交流及儿科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工作,欢迎踊跃投稿。征文内容(1)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西医各专业的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护理经验和专题综述;(2)临床疑难、重症、少见病例报道;(3)中西医结合药理、药效研究;(4)中西医结合理论及方法研究;(5)对儿科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建议等。论文要求尚未公开发表;稿件需有全文及摘要;稿件一律用Microsoft Word文档;稿件请注明作  相似文献   

11.
鲜药治病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本文对《丁甘仁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使用鲜药品种总计达27种,鲜药使用频次共为170个频次;使用鲜药的医案达27类,未使用鲜药的医案有11类。用药特点有六个方面:(1)药物来源广泛,代表性强;(2)主治以温病为主,兼顾其他;(3)善用药食两用之品;(4)善用水生植物;(5)一物多用,辨证选药;(6)一药多用,善用"汁露"。该项研究,将为临床医生学习丁甘仁学术思想提供参考,也为开展鲜药的文献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借鉴,同时为鲜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文献综述了中药复方药理研究近况。文章介绍了汤剂、注射剂及中成药复方药理研究特点为:(1)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开展中药复方药理研究;(2) 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中药复方;(3) 单味药与复方中药相结合;(4) 实验研究与中医临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中药鲜药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特色突出,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鲜药资源丰富,在两千多种中药中有486种(占22.7%)在传统用法中是以鲜用为主的~[1]。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呼吁恢复鲜药临床供应,但近几十年来,其应用呈萎缩趋势,临床上医师与药师对鲜药了解有限。如此发展下去,中药鲜药历经几千年积累的宝贵用药经验将濒于失传。2010版《中国药典》中收载六味鲜药,其用法及贮藏等沿袭传  相似文献   

14.
归纳总结马氏芪苓溃疡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等病的临床遣药组方原则及中药组方临床运用,包括以下五点:(1)寒凉性药物的应用及适量热性药物的配伍;(2)注重以辨证为基础的治疗原则;(3)虚实补泻的双向调节;(4)注重活血化瘀药的临床应用;(5)制酸及护黏膜类中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归纳整理孙秉严先生诊治肿瘤的学术经验及用药特色,以期对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有一定帮助。有以下三点结论:(1)独创的印法望诊。运用此诊法发现,临床约有80%的肿瘤证型属于阳虚证,故其治疗主要以扶阳法为主;(2)两触诊法及癌毒学说,用于指导攻下破瘀药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3)认为有毒中药临床运用须得法,这样不仅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还会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须严格掌握有毒中药的应用准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鲜药适宜的加工方法.方法 在分析中药鲜药应用现状、鲜药的传统和现代加工方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中药适宜的鲜药加工方法.结果 传统鲜药加工方法应用普遍,但存在相应问题;现代鲜药加工技术具有优势,但需开展相应技术参数研究.结论 现代鲜药加工技术更适宜于中药鲜药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中药鲜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部分中药鲜品优于或有别于干品,两者不能混用。然而,近现代鲜药的应用呈逐年萎缩的趋势,传统鲜用为主的药物多被干品取代,鲜药治病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濒临失传。通过回顾鲜药应用的历史沿革,梳理中药鲜品与干品的差异,分析鲜药的应用现状,总结鲜药现代化保鲜技术的推广,探讨鲜药制剂的开发应用,以期为传承中药鲜用特色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1 .征文内容 :( 1)中医、中西医结合运用古方的经验体会 ,特别是古方在辨证与辨病中的运用心得 ;( 2 )药物配伍及作用机理的新见解 ;( 3 )专病专方专药的研究新成果 ;( 4 )单方验方的临床应用体会 ;( 5 )中西药联用的经验体会和配伍禁忌 ;( 6)内病外治的理论与实践 ;( 7)非药物疗法 (包括针灸、推拿、理疗、激光及自然疗法等 )的文献回顾和理论研究 ;( 8)非药物疗法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机理研究及其应用的国内外动态与进展 ;( 9)非药物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病症的经验总结与个案报道等。2 .征文要求 :( 1)论文资料务必要真实可靠 ,字迹清楚 ,…  相似文献   

19.
鲜药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应用形式在疾病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现阶段在实验研究和临床中常使用的鲜药及常用鲜药治疗的疾病,对高频中药临床应用,鲜、干中药的成分、作用、用量进行分析,得出常用鲜药及鲜药常治疗疾病,提出现阶段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定义不统一、剂量不明确、成分研究较少、保存及运输不当、如何推动经济、缺少鲜药相关疾病的基础药效、鲜药制剂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中药保鲜的意义和鲜药应用临床的独特疗效,以及中药的保鲜方法和贮藏技术。认为中药保鲜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各乡村医院或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使中药鲜药在临床真正发挥作用;应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取鲜药中的有效成分,制成容易保存、运输和安全应用的剂型,将草药发展成为制剂,解决鲜药使用上的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