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操××,男,22岁,1981年5月15日诊治。患者近日新婚,阴茎长硬不衰,精液不出,胀痛难忍,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证属“强中”。此乃“肝火盛强”,治宜“伏火解毒”。遂投:生地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麦冬12克,黄连(姜汁炒)6克,生石膏30克,黑大豆20克,鳖甲30  相似文献   

2.
药烦,系服泻药所致“下咽少顷,额上汗出,发根搔痒,……手足厥冷,甚则搌战心烦,坐卧不安,如狂之状”的特殊证候群。根据《温疫论》中的记载,可用“姜汤”治疗。我们用此法治疗两例,报道如下。案一,吴××,女,38岁。84年10月6日入院。因“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二天,症见:发热口干,左胁疼痛,脘腹胀满,按之痛甚,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苔黄厚而燥,脉沉滑数。此为热入阳明,燥结成实。治以通里攻下,峻泻热结。方用清胰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厚朴、枳壳、黄芩、胡黄连、炒元胡各10克,柴胡、赤白芍各12克,广木香6克,蒲公英30克。  相似文献   

3.
一、急性胃炎并幽门梗阻邹××,男,51岁。1978年11年7日入院。因胃痛、呕吐3天,伴发热(38℃)而入院治疗。诊断:“急性胃炎并幽门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消炎、支持疗法治疗三天无好转而转中医治疗。症见胃痛拒按,呻吟不已,呕吐黄水,大便五日未解,舌红苔黄厚,脉弦数。证属胃肠实热。治宜清热攻下。方用大承气汤加味:枳实、大黄(后下)各24克,厚朴、芒硝、莱菔子各15克,急煎鼻饲。四小时后肠鸣便通,呕止痛已。续予清胃法,二日后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医文举要     
小儿“摇头风”一例治验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周超凡彭锦1986年7月4日,女患儿王××11岁因半年前偶受惊吓,头部不由自主地上下或左右摇动。初每日摇4~5次,后几乎一分钟一次。夜间多恶梦,面色少华,舌质微淡,苔薄白,脉细弦。头摇属风证,实者为风阳上扰,虚者常见于热病后期,为虚风内动。该患儿受惊,造成气机逆乱,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自主,风阳足以上扰,而成“摇头风”,治当以平肝熄风。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白蒺藜10克石决明12克生牡蛎15克全蝎3克蜈蚣2条制南星3克甘草6克水煎服。四剂后症状大减,继服四剂而愈。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自拟“消风汤”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屡用获效。兹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指正。消风汤:银花30克(后熬),蝉衣15克、僵虫12克、防风12克,刺蒺藜18克、丹皮12克、紫草15克、生地25克、牛蒡子15克、车前仁20克(布包)。加减法:疹痛甚者,加强清热类药;水湿重者,加强除湿类药物;痒较甚者,加强祛风类药物。举例如下: 一、湿疹黄××,男,25岁。1984年9月2日诊。证  相似文献   

6.
例一、张××,24岁,未婚,1987年4月16日初诊。该患形体消瘦,月经约20天左右一行,经量少,色暗红,有少许血块,小腹胀痛,头晕心烦,每于行经前二、三天即鼻衄3~5次,一次衄血约20~30毫升,溲赤便秘,手足发烧,舌红少苔,脉象弦细而数。证属肝经郁火夹冲脉之血上逆,伤及阳络而为鼻衄,是谓“逆经”之证,宜清泄肝经之火,凉血以顺肝气,仿付青主“顺经汤”加减化裁:当归15克、丹皮20克、茯苓20克、熟地25克、沙参15克、牛膝10克、白芍20  相似文献   

7.
“炎症”是现代医学名词。证之于祖国医学有寒、热、虚、实之分,如笼统地一见“炎症”即用苦寒清热,属实热者固然能效,属虚寒者,却非所宜,往往变证随起。病例一:韩××,女,11岁,小学生,住梓潼城关镇。患儿在1970年3月份因经常鼻  相似文献   

8.
杨××,男,46岁。1984年1月6日诊。患者值雪天守护自留柴山回家,入夜自觉右侧腰腿疼痛,并沿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跟,屈伸不利,动则痛剧。西医诊断为“急性坐骨神经炎”。因患者不愿服西药,故改由中医治疗。查:舌淡体胖,苔薄白,六脉沉细而弦紧。证属阴寒内盛,流注经络所致之痹证。治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处方:麻黄12克、附片20克(先煎)、细辛8克、牛膝15克、防已15克、木瓜15克、黄芪30克。服上方2剂,其痛大减,连服4  相似文献   

9.
遗尿验方     
笔者以自拟“遗尿方”,治疗遗尿证多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盐水炒益智仁、白果各15克, 上桂1克。将上药放入猪尿胞内,煨熟吃汤。刘××,男,18岁。1984年3月17日诊。遗尿多年,曾服中西药治疗无效。诊见脉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论》。为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法成痞而设。本方乃寒温并用,辛苦同进,补泻兼施,能起到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的作用。笔者现将十多年来运用此方的点滴体会陈述如下: 一、呕吐(一)阴阳不调,胃失和降杨××,男,45岁。1976年10月21日诊。饭后呕吐已月余。钡餐透视,肝功能均无异常发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给半夏泻心汤:半夏12克、黄芩9克、黄连6克、干姜9克、党参15克、甘草9克、大枣10枚,加  相似文献   

11.
验案二则     
案一:李××,男,50岁。两耳鸣响,左耳失聪,病已2月,经××医院检查:左耳鼓膜内陷。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穿刺抽水三次,未见好转。此病由感冒而起,现仍鼻塞。处方: 薄荷(后下)4.5克,桑叶、牛蒡子、苦丁茶、夏枯草、连翘各10克,射干、菖蒲各4.5克,马兜铃6克。上方服五剂,听觉有好转,鼓膜穿刺已抽不到黄水,但鼓膜仍内陷。拟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 蔓荆子、党参、生黄芪各10克,黄芩、白芍各6克,葛根、升麻、炙草各3克,磁石(先煎)18克,神  相似文献   

12.
例一:余××,17岁。1961年10月就诊。患者15岁月经初潮,后因情怀抑郁而致闭经,代之以每月鼻衄一次,持续时间约3~4天,伴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口苦,无白带。经多方治疗二年无效。来诊时查见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倒经”。证属肝郁化火,挟冲气上逆,治宜柔肝养血,化瘀降冲。处方: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代赭石20克(先煎)、牛膝9克、蚕砂15克。嘱其每次鼻衄前3~5天,先  相似文献   

13.
通腑法治癃     
案一:黄××,男,65岁,退休厨师,1980年12月初诊。患者素嗜酒烙炙烩之品,因赴狗肉宴,致小便涩沥不畅。医以五苓散利之,遂小便全闭。两天后来诊之,病家面赤唇红,膀胱胀急难忍,胃脘痞满而实,按之则痛,便秘四天,口渴畏饮,舌苔黄腻而厚,脉滑实有力。此乃胃家实之明证!拟通腑法治之。处方:大黄30克(后下),花粉、芒硝(熔化)、连翘各12克,枳实、山栀子、甘草、川黄连各9克,莱菔子24克,绿豆  相似文献   

14.
眩晕多因风、火、痰、郁所致,但四者互为因果。余临床以清眩汤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眩晕获效。清眩汤组成:钩藤30克(后熬),菊花12克(后熬),僵蚕12克,刺蒺藜15克,天麻20克(为末冲服),茯苓15克,半夏12克(先熬),白术15克,生龙、牡各30克,生石决30克。风甚加全蝎5克。(一)肝阳上扰:毛××,女,38岁。78年2月6日就诊。头痛眩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不敢睁眼,恶心呕吐,诊见口干,舌红,脉弦滑,拟上方加全蜗5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30克,淮牛膝30克,冬桑叶3克。一剂显效,迭进两剂而愈。(二)血虚眩晕:王××,女,教师,40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笔者用《局方》凉膈散治疗内科、小儿科、五官科和部分传染病属于“实热内结”的危急证候,共32例,均收到随拔随应、立竿见影的效果。然“实热内结”的危急证候阶段,正是西医药治疗棘手之时。而此时如能适当运用此方,既能迅速解除厥逆、抽搐、昏迷状态,又能解热于上,攻腑于下,荡热于中,标本兼顾,清下两法具备,两全齐美。病例一:雷××,男,12岁,住院已3日,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用脱水剂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证见神志模糊,昏迷嗜睡,时有谵语抽搐,或诉  相似文献   

16.
例1.潘××,女,29岁。1984年9月28日诊。患者于4天前顺产一男婴,产后迄今未解大小便,一直赖导尿管排尿,伴微咳,咯痰不利,自汗量多,舌质淡红,脉细。两年前曾患“心脏病”,平时常有心悸、气短等症状。证由气血亏损,累及膀胱职司而致小便不通。治宜益气血、兼调水道。针刺解急,中药图后。中药:当归10克、生地10克、益母草15克、  相似文献   

17.
笔者多年来,以自拟“提升理气汤”治疗疝气,疗效满意,特简介于下: 药物组成:小茴香10~15克、党参20~30克、升麻15~2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病案举例:刘××,男,2岁多。每因哭而疝发,停而疝消。方用小茴香10克、党参15克、  相似文献   

18.
李××,男,38岁。1984年9月17日诊。不寐两月,在某医院住院月余,诊为“神经官能症”。X 光摄片提示“胃炎”“胃潴留”。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近半月通宵无睡意,一次口服安定8片或眠尔通5片亦罔效。伴心悸,脘闷腹胀,头眩欲呕,纳呆,脉沉弦,舌淡苔白腻。证属饮停心下,治以化饮利水。处方:半夏24克,茯苓30克,黄柏、生姜各15克,砂仁10克,甘  相似文献   

19.
痛证治验     
<正> “凡人所苦,谓之病”,而在病苦之中,各种痛证最为苦楚难堪。笔者遵循《素问》关于“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的主要经旨,及“痛随寒去”,“通则痛止”的基本治则,现将治疗痛证的几则医案介绍于后,请予指正。一、偏头痛患者刘××,女,31岁,干部,1976年3月6日初诊。头痛频发,七年有余,以两太阳穴为主。每因劳累、日晒而诱发加重,痛如针刺,苦楚难忍,甚则并发呕吐,经多方治疗效不著。检查血象、血压、头颅及五官均正常。患者两颊泛红,舌红苔薄黄,六脉弦细而涩。辨证:肝胆失养,风阳上扰,血瘀火炽,阻滞清窍之少阳头痛。治则:清热祛风,活血化瘀。方用清上蠲痛汤加减:酒当归10克川芎12克生地12克红花6克黄芩10克麦冬10克羌活6克白芷6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细辛2克四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20.
一、伤寒案施××,女,成人。初诊(1954年6月25日):伤寒发热六日,昼轻夜重,大便数日不行,脘腹痛,舌苔黄,脉数。此真大柴胡证之兼心弱者。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厚朴3克、炒枳实4.5克、生姜9克、枣仁12克、麻仁9克(杵)、玄明粉9克(冲)、磁石30克(先煎)、黄附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