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1],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  相似文献   

2.
周祖文 《医学文选》2001,20(5):713-715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有近 3亿 HBV携带者 ,其中我国占 45 % [1 ] 。而母婴垂直传播是 HBV的重要传播途径 ,估计约有 30 %的 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 ,亦是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阻断母婴 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 [2 ] 。近年来 ,国内外对母婴 HBV垂直传播途径及其阻断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机率  一般认为 ,母婴传播的决定的因素是母亲 HBs Ag的滴度及 HB…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保守估计全球有3亿5千万HBV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严重流行的地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为9.8%,即我国有1.2亿HBsAg携带者,其中约30%~40%是母婴垂直传播所致,而宫内感染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乙肝大国,了解HBV母婴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母婴间的HBV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与干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资料表明有30%~50%HBV感染者源于母婴垂直传播[1]。近年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阻断HBV母婴传播进行大量的研究,并提供可靠的阻断措施,但仍有15%~25%的失败率。本文对HBV宫内感染的机制和阻断效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报道,为探讨更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三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也是导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宫内已感染HBV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乙肝疫苗加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阻断HBV传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母亲携带HBsAg,HBeAg和/或HBV-DNA者新生婴儿的免疫阻断困难相当大.因此,预防和减少宫内感染,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的母婴传播途径、可能的机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以及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项桂菊 《医学综述》2008,14(19):2981-2984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婴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视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及筛检,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抗病毒治疗阻断围生期HBV母婴传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HBV感染率明显下降。本文就HBV母婴传播途径及阻断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也是造成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的主要因素。本文是为了掌握大连地区孕产妇HBV感染情况,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阻断HBV母婴传播途径的方案,对控制HBV传播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HBV的围产期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是其确切的传播规律和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我们通过对HBV阳性孕妇配对检测其胎儿脐血HBV标志物,探讨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琼  唐永昱 《华夏医学》2006,19(1):145-146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4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几率越高。弄清HBV母婴传播规律及做好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采取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2~2004年对产前检查及待产的孕妇采血进行HBsAg检查,对查出的部分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检查。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亚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76-2176
为探讨阻断HBV母婴传播方法,我们对159例分娩的HBV感染母亲进行了阻断HBV母婴传播研究,并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苏晓霞  郭艳巍  刘新伟 《医学争鸣》2005,26(13):F003-F003
0引言 乙肝病毒(HBV)可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在实行免疫预防程序后,婴儿通过产程和产后感染HBV的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HBV宫内感染难以阻断[1],是形成慢性乙肝的主要途径和原因. 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HBV相关肝病的关键[2]. 寻找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世界上控制乃至消灭乙肝的关键课题. 我们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mmunoglobulin,HBIG)联合乙肝疫苗(Hbvac)治疗,有效地阻断HBV宫内传播,同时对应用联合免疫的产妇母婴喂养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安全威胁,其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有效干预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对于降低HBV感染率、减轻HBV相关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措施不断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率和发病率都较高,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测算,我国现有HBV携带者1.2亿左右,约占世界HBV携带者的1/3,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因此,乙肝是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母婴垂直传播乙肝占乙肝感染的50%以上,是感染HBV主要途径,所以,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是预防乙  相似文献   

15.
宋坤  侯振江 《世界感染杂志》2005,5(3):257-258,26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率为7.63%。HBV可通过唾液、血液、乳汁、母婴胎盘等途径传播。本文综述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传播途径、影响因素、转归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害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1.25亿,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其中30%-50%的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而富内感染则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LDT)对控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各型肝病活动和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ALT≥2×ULN,HBeAg阳性,HBV DNA≥1×105拷贝/毫升的慢性HBV感染孕妇(42例慢性乙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乙肝、3例乙肝肝硬化),于妊娠早期(12例)、中期(7例)、晚期(28例)在护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LDT,600mg,1次/天,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观察分娩前后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HBV母婴阻断率、婴幼儿发育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接受LDT治疗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分娩前HBV DNA检测不到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89.4%和17.0%,ALT复常率为87.2%;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所有新生儿7个月时检测HBsAg、HBeAg均阴性,并可测得抗-HBs,HBV母婴阻断率达100%;对新生儿经7个月以上随访,均发育正常;母亲分娩后继续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LDT能快速降低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V DNA水平,有效地控制肝炎活动、阻断HBV母婴传播,未见婴幼儿发育异常及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在常规预防接种后HBV母婴传播率为4.29%(7/163)。孕妇HBV DNA含量越高时,新生儿脐血HBV DNA及随访的婴儿静脉血HBV DNA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出生后6个月静脉血HBV DNA水平有关(P<0.05)。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均无关(P>0.05)。结论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HBV母婴传播的低风险因素,围生期孕妇静脉血HBV DNA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并不会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HBV从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婴儿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预防母婴传播HBV是降低HBV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策略[2]。在孕妇妊娠30~32周使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DF)被发现对母婴传播具有较好的阻断作用[3]。此外,替比夫定(LdT)也被发现能够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4]。因此,通过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TDF或LdT在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联合免疫阻断下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从张家港市所有设产科的医院选取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已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婴幼儿510人,随访调查母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娩方式等,并检测婴幼儿血清中HBsAg水平。结果调查婴幼儿中,阴道顺产HBsAg阳性率为2.97%,剖宫产HBsAg阳性率为0.73%,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幼儿HBV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1,P0.05)。结论无论是HBV感染单阳还是双阳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在采取联合免疫措施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HB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并不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因此,不能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