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缘隧道切口和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0例9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9眼)和对照组各40例(47炎),观察组采用透明角膜缘隧道切口,对照组采用角膜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散光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眼科收诊的30例白内障患者,参照超声乳化术切口方法的差异性分为(1)组(角膜切口组)与(2)组(角巩膜缘切口组)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修复时间与术后散光度。结果 (2)组的上皮以及切口的修复时间都短于(1)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7、14d后泪液分泌量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好于(1)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4周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及平均角膜散光度都低于(1)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角巩膜缘切口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与角膜切口相比较应用价值更大,一方面能减轻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创伤、降低患者术后散光度,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患者术后视力水平,角巩膜缘切口值得在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青光眼术后患者在行白内障摘出时 ,为了保护功能良好的结膜滤过泡常给白内障手术操作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 ,从 1 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们采用了经上方角膜缘内透明角膜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对 45例 (5 4只眼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45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选择标准 :①有青光眼外滤过手术病史 ,在不用降眼压药的情况下 ,术后眼压在 2 1mmHg以下 ;②矫正视力在 4 5以下 ,裂隙灯检查有明显的晶状体皮质性、核性或后囊性混浊的白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原发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6月我院资料完整的40例(40眼)翼状胬肉患者,其中8眼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眼,27只眼为初发病例,5眼为翼状胬肉转位术后复发合并睑球粘连。患者均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睑球粘连者分离粘连的睑结膜和球结膜。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10.4个月。结果 40眼术后均无明显胬肉组织残留,仅角膜见少许斑翳;除睑球粘连患者充血显著外,其余35眼为轻中度充血;25眼术后5~7天移植片生长成活良好,切口愈合,15眼延迟到术后10天切口愈合。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征象。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的再复发,尤其对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或翼状胬肉转位术后复发的病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探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窄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显微镜下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白体窄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93例(228眼),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220眼治愈,8眼复发.复发率为3.51%。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窄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角膜缘弧形切开对角膜散光的疗效。方法: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41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在常规超声乳化完成后,根据术前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于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上做一对角膜缘松解切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对照组。结论: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超乳术中于角膜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上行角膜缘松解切口,可有效降低术前散光,方法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曾行青光眼滤过术的患者再次行白内障手术时 ,为保护滤过泡 ,手术切口一般选在角膜缘内 ,这样势必会造成术后较大的散光 ,固此既保护滤过泡 ,术后又不会出现较大的散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角膜缘内 6mm切口行囊袋内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囊袋内 )的方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 ( 2 6只眼 ) ,均为男性 ,年龄 59~ 78岁 ,平均 63.95岁 ,右 10只眼 ,左 16只眼 ,有 5例为双眼。所有患者均在 5~ 10年前曾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平均为 6.9年 ,术前眼压为 1.94~ 2 .73k …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效果,初步探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进行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共624例,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为A组,共238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为B组,共286例.结果:两组病例在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变化及超声乳化晶体核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手术切口时间明显不同,A组切口时间12.56:1:2.34分钟,B组切口时间5.25:1:2.36分钟,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13.45,P〈0.001)。结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时间短,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甙片在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雷公藤甙片在白内障林后的抗炎作用。65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甙片治疗组和泼尼松对照组。术后前8天连续观察睫状充血,角膜内皮水肿,角膜后沉着物,Tyndall征,残留皮质和后囊膜浑浊。两组的抗炎作用我明显差异;治疗组副作用明显小于对照组;残留皮质吸收和手术切口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常文勇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00-100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结膜转住埋藏及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42例患者,术后就角膜上皮修复、原翼状胬肉区球结膜充血肥厚及角膜面新生血管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周,角膜上皮均修复;1月后,有4眼原翼状胬肉区球结膜仍充血肥厚;术后12个月,有4眼角膜面有新生血管伸入(即复发).结论:翼状胬内结膜转位埋藏及自体结膜移植术是一操作方便、有效实用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通过3毫米左右的小切口,利用超声波将晶体核乳化后吸出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术后愈合快,对角膜表面曲率影响小,结膜及巩膜切口疤痕小等优点.手术室护士从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到病人术后出院期间,承担着向人们传播医疗卫生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重要作用.本文报告白内障超声雾化围手术期系列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2种术式与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关系,观察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效果。方法对90例(98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82例(90眼)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术前、术后4~8h、术后24h及术后3d的眼压。对2.93~3.99kPa的眼压采用药物治疗,对〉3.99kPa的高眼压采用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并观察其效果。蛄果患者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1.06~2.79kPa),平均1.90kPa。小切口组,术后4~8h眼压〈2.93kPa70眼.2.93~3.99kPa14眼,〉3.99kPa6眼;超声乳化组,术后4~8h眼压〈2.93kPa88眼,2.93~3.99kPa9眼,〉3.99kPa1眼。辅助切口放液及药物治疗组,术后24h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d随访眼压无再升高。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较超声乳化术,易引起术后早期高眼压,角膜缘辅助切口放液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层开展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手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方法:对41例(41眼)鼻侧巨大翼状胬肉及复发性翼状胬肉显微镜下切除,取同眼颞上方球结膜移植于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随访1年,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未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硅油填充眼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手术特点。方法对25例施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术后处理与健康指导。结果 25例眼内硅油均一次成功取出,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12例,植入睫状沟13例,术程顺利,无意外发生,术后矫正视力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结膜水肿及充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应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器械特点、手术步骤,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正确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八我院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时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0例A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和40例B组(超声乳化术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但恢复情况两者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在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数和六角型细胞所占比例方面优于B组,P〉0.0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白内障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既安全又有效,治疗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最新统计结果表明,在全国的500余万盲人中,50%以上致盲原因为白内障。迄今为止,手术治疗是使白内障盲人复明的唯一有效方法。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显微手术器械的改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由于结膜受到刺激而形成,近年来多数人主张把胬肉范围内的结膜下组织向后达泪阜附近全部尽量切除干净,在角膜缘以及附近的巩膜表面留约3~4mm宽的暴露区,以利于角膜缘附近的上皮组织迅速将其覆盖,以阻止从结膜方面的上皮或肉芽组织向角膜缘增生的机会.如果术后在角膜上,尤其在角膜缘及其附近,遗留胬肉残余组织,其复发率很高,翼状胬内的手术方法很多,笔者从2001年到2003年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的基础上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游离植片以及丝裂霉素c术中局部应用治疗翼状胬肉59例(63眼)。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复发3例,复发率4.76%,余未复发。结论:上述复合手术方式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4岁,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左眼视力1.0,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术中透明角膜切口,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第2天视力0.4.术后第4天检查:右眼视力0.5.球结膜无充血,切口对合好,角膜清亮,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浮游物偶见,房水闪辉(±),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视盘边界清楚,色正,动静脉比例1:2,黄斑中心光反射可见.眼压右眼11.2mmHg,左眼13.4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应用角巩膜缘切口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进行治疗的影响区别。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龙岩眼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组患者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时间,不同时间段角膜知觉阈值、干眼症状评分以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上皮修复时间和切口修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7 d、30 d,观察组患者角膜知觉值高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7 d、30 d SIt、BUT值高于对照组,术后1 d、7 d FL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角巩膜缘切口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能够更有效的维持泪膜的稳定,减少对泪液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