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地震挤压伤患者高钾血症的救治情况、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更好地指导类似灾害事件的救治工作.[方法]地震发生后1周内,本院收治挤压伤患者66例,根据患者伤情分3组:(1)单纯挤压伤,无挤压综合征;(2)挤压综合征,血钾浓度正常;(3)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针对性给予补液、利尿及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防治感染及支持治疗.探讨挤压时间、挤压部位与高钾血症发生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中49例发生了挤压综合征,39例患者合并高钾血症.随着受累肢体的增加和受压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风险显著上升.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全部高钾血症患者均在入院后1 d内得以控制,3 d内完全纠正高钾.截止至2008年11月28日,66例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灾害现场救治时,通过患者挤压时间及受累部位可以迅速判断患者伤情,预测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发生,尽早采取措施.对于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的治疗,应及时快速补液、利尿及碱化尿液、血液透析,适时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截肢或关节离断,遵循抢救生命、挽留肢体、促进康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CS)的治疗结果,为指导类似灾难性事件中挤压伤、cs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2008年5月12口汶川地震后所致49例合并急性肾脏功能衰竭(ARF)的cS患者,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重物砸伤;受挤压时间4~102 h,平均24.7 h.男27例,女22例;年龄6.8~76.0岁,平均31.8岁.平均累计肢体1.5肢.49例存在ARF,血Cr平均365.6μmol/L(169~842 μmol/L),CK平均64 022 U/L(34 571~76 836 U/L),均出现肌红蛋白尿,39例合并有高钾血症(血钾5.23~6.38 mmoL/L).所有患者均予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补液、利尿、碱化尿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输血、改善低蛋白血症、预防或治疗创面感染治,扩创换药、扩创缝合.结果 CRRT治疗49例,肾脏功能在11~37 d恢复.高钾血症均在入院后当天纠正.CK在人院后13~45 d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30例52肢,截肢35例45肢.5例因感染、肢体坏死行二次截肢手术.24例创而经换药、扩创或植皮愈合,8处创面(4例)因感染、组织坏死或创面过大等原因未愈合,均为长时间(>20 d)接受CRRT治疗患者,并合并有其他系统、器官损伤.结论 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有效的早期局部和全身治疗,是成功治疗CS,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CS时创面愈合与长时间CRRT治疗之间的协调,是目前部分尚存创而患者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莲必治(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致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例中药莲必治治疗相关的ARF患者、7例非莲必治药物过敏引起的ARF患者和3例氨基糖苷类致ARF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1)9例中药莲必治注射液治疗相关的ARF病例中,年龄22岁~66岁,平均(38±12)岁;其中少尿型7例,非少尿型2例,少尿期为1~8 d,平均(4±2)d;入院时血清BUN平均为(12.23±4.97)mmol/L,Scr平均为(596.5±412.3)μmol/L.9例患者中,4例经肾活检证实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其余5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情演变诊断为ATN.所有患者经停用莲必治注射液,内科保守治疗,其中5例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是血液透析)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均与氨基糖苷类致ARF患者的相同.(2)7例非中药莲必治药物过敏的ARF病例中,年龄23岁~67岁,平均(45±13)岁;其中少尿型5例,非少尿型2例,少尿期为2~14 d,平均(6±4)d;入院时BUN平均(16.15±4.55)mmol/L,Scr(643.4±462.2)μmol/L.7例患者中,5例经肾活检证实为急性肾间质炎症(AIN),其余2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情演变诊断为AIN.所有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均行血液透析,并须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中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另外2例好转.结论:中药莲必治注射液有一定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了急性肾功衰竭(ARF)时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连续测定了5例少尿期ARF患者的EPO浓度,EPO明显低于正常,尤其在少尿期开始的2—3日内迅速下降,其中2例分别为挤压综合征(男21岁)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败血癌(女67岁)所引起的急性肾功衰竭,二者均透析治疗。例1,少尿期,随着血肌酐从370±mμol/L骤急上升到800μmol/L,EPO由35mlu/ml急剧下降至15±mlu/ml,Hb由12g/dl下降到8.5g/dl,一月后当血肌酐恢复正常后,EPO缓慢上升,Hb浓度亦逐渐提高。例2,少尿期,当血肌酐由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挤压综合征患者8例,男女各4例;年龄25~45岁,平均35.4岁.压埋时间9~152h,平均52h.均行筋膜切开手术,截肢者6例8肢.8例患者均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2例死于颅脑出血及肠穿孔.术后发生ARDS2例,DIC1例,气性坏疽1例.结果 汶川地震肌肉挤压伤的特点:(1)挤压时间超长,导致急性肾衰;(2)挤压伤因皮肤破损轻微而被误诊,延误病情;(3)受压深层肌肉常比浅层肌肉损伤更严重;(4)肌肉坏死区多发且呈不规律分布;(5)早期坏死组织与正常肌肉混杂造成治疗困难;(6)创面在坏死组织脱落后,可有继发性出血.结论 汶川地震中肌肉挤压伤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发现肌肉肿胀应行切开减压引流.创面易发生突发性出血及感染.隐匿的肌肉坏死区肌肉溶解、感染是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肢体MR检查有助于发现病灶、及时处理肌肉坏死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治疗挤压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外用湿润烧伤膏致肾功能衰竭和低温脓毒症死亡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 1 女 ,5 3岁。火焰烧伤总面积 5 6 % ,其中深Ⅱ度36 % ,浅Ⅱ度 2 0 %TBSA。在当地医院外涂湿润烧伤膏 5d ,因受外用湿润烧伤膏渗出少的误导 ,在当地医院未进行抗休克补液治疗 ,造成患者 4 8h无尿。于伤后 5d收入本单位。查体 :患者神志淡漠 ,体温 38.1℃ ,心率 12 0次 /min ,血压9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血钾 5 .5 3mmol/L ,血钠 12 5 .2mmol/L ,血氯 95 .3mmol/L ,肌酐 5 2 7.9mmol/L ,尿酸 5 85 .5mmol/L ,创面溶痂且分泌物多。入院后立即给予利尿合剂、酚妥拉明、多巴胺等治疗 ,同时行血液透析。效果不佳 ,入院 2h患者…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挤压伤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挤压伤特点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2008年5月12日-6月18日,在汶川大地震救治过程中收治202例四肢软组织挤压伤伤员.男110例,女92例:年龄1岁7个月~16岁25例,17~60岁129例,61岁以上48例.挤压时间30 min~154 h.对60例开放性损伤者行清创包扎或缝合术;16例18侧肢体毁损者及6例8侧肢体因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行截肢术;32例42侧肢体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危象者行筋膜腔切开解压术;15例行坏死肌肉切除术31次;9例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员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结果 2例在GRRT治疗期间因肠道及颅内出血死亡,余200例伤口或创面全部愈合.其中198例于治疗后15~120 d痊愈出院,2例8个月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3 d.22例26侧肢体截肢术后3~6个月均安装假肢,功能良好.结论 挤压伤治疗原则是"积极减压,慎重截肢",肌肉变硬及肌酸激酶、血钾增高是筋膜腔切开解压术的金指标,难以抉择时宁可早期减压;坏死肌肉切除不尽或坏死界限不清者应行开放性截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各种中毒引起的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各种中毒引起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35例引起ARF病例中,鱼胆中毒22例、蛇咬伤8例、狗咬伤1例、毒蕈中毒1例、黄蜂蛰伤1例、农药中毒1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其中以农民居多(30例)。ARF临床表现为少尿型32例,非少尿型3例。患者就诊时血尿素氮(BUN)平均为(26.9±11.5)mmol/L,血肌酐(Scr)平均为(1216.5±395.4)μmol/L,伴肝功能损害26例(以鱼胆中毒者发生率最高为19/12)。治愈32例,死亡3例,早期洗胃和及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各种中毒引起ARF的恢复。结论:各种中毒引起ARF的主要病因是鱼胆中毒及蛇咬伤。临床表现为少尿型ARF及肝毒性ARF,恢复较快,预后相对较好。在农村普及卫生知识是预防ARF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15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4例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患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和局部创伤给予综合治疗。结果:154例中,128例基本治愈,26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损害和死亡。结论:采用以补液、利尿、血液透析、局部切开减压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转归。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震级高、震源浅、能量大,造成巨大破坏,受伤人员数量众多.很多患者由于建筑物倒塌,遭到掩埋而造成挤压伤.汶川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多困难.多数挤压伤患者受挤压时间长、部位多,病情严重,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挤压综合征,需要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许多患者又因需要开放截肢、皮肤软组织坏死或多部位筋膜室高压切开减压而形成全身多处巨大创面,处理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